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固然不错,却也不能就此止步。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上岗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总数已达5034人。在实行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的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在短时间内提高近50%(12月17日《重庆日报》)。
不用说,上述新闻及有关数字的背后,是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优势,并将其转换为治理效能的生动体现。
今年3月,重庆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制度”,按照“市、区县、镇街、社区”建立四级指导员队伍,对垃圾分类法规、标准和知识进行宣传,对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现在看来,这一制度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即便谈不上立竿见影,起码是成效显著,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其他城市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也设有指导员,但大多数没有层级划分。相比之下,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制度”层级设计更细致,职责划分更明确。比如,市级分类指导员需要定期对区县级分类指导员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并做好记录、存档,对主城区的指导每周不少于1次,每月还要对所负责区县的指导员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此外,要获得指导员资格并正式上岗,须接受专业培训,还要通过系统考核等。
这些既不乏探索创新,更是种因地制宜和求真务实。正因为如此,使得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有利做好垃圾分类。因而短时间内,就使得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提高近50%。也正因为如此,在本月初举行的“2019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论坛”上,重庆“生活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制度”获评“中国繁荣城市管理创新范例”。
当然,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固然不错,却也不能就此止步。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一方面,推行垃圾分类,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只有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新格局,垃圾分类才能真正做到持续健康推进。另一方面,破解垃圾困扰的最佳思路,是通过分类处理,让居民从中得到实惠,而不是增加负担。同时,垃圾分类见成效不是一朝一夕,观念的更新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出台相应的激励引导措施,让垃圾分类刻进人们的脑子里,上升为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才会习惯成自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及其优势的发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902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