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全面深化推广生活垃圾分类 让新时尚深入人心 - 纵览四川 - 中国网·锦绣天府
2019
12-10

全面深化推广生活垃圾分类 让新时尚深入人心 - 纵览四川 - 中国网·锦绣天府

  2019年,成华区府青路街道继续按照中央、省、市、区相关部署要求,紧扣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以“一切利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最高要求,以“参与垃圾分类、为子孙留下绿水青山”为工作主线,全面深化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力争让分类融入日常生活、让新时尚深入人心。工作中,紧紧围绕促进生活垃圾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健全“四分类”(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全链条,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大格局,有效推动辖区市容环境更宜居。塑造城市街道新面貌,形成了政府协调、全民参与、共享发展的城市环境发展工作新局面,有力推动了宜居环境的品质提升。初步达到“市容有变化、居民有感受、上级有肯定、社会有认同”。

  一方面,成都市2018年底户籍人口为1476.05万,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人口数位居前列。当前成都市城市垃圾大多为填埋处理方式,占比在85%以上,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于资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现目前在成都市周边已难以找到新的填埋场。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垃圾当中产生大量渗滤液,影响到大气与土地,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于垃圾填埋场地进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成都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5万吨,成华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00吨,府青街道每天垃圾产生量约62吨,垃圾处理量呈上升趋势。府青路街道位于城市建设老旧结合区域,老旧院落占比较大。未实施分类工作前,大多数居民环保及分类意识淡薄,垃圾混合打包、甚至乱堆乱丢现象是常态,辖区生活环境指数长期偏低,每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投诉居高不下,加之辖区正处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双升级,打造绿色和谐宜居区的上升期,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迫在眉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引领分类宣传推广自2016年12月实施分类工作以来,街道主要领导挂帅成立府青路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强化分工分级责任制度落实不松懈,通过打造涵盖全辖区、人群全覆盖的“全线联动”工作队伍,形成立体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发动群众为主线”,分层次做好分类系统培训首先,将“垃圾分类,福延子孙”活动与各离退休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机结合,切实发挥社区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公益活动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小区业委会、院落居民自治组织和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等力量,联动开展分类知识普及、劝导和定期走访,推动社区清洁环境共建共享活动;

  再次,对辖区一所中学、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同时以辖区餐饮行业专题培训会、华油路商家联盟工作例会为依托,在辖区商业从业者中做好分类宣传,培养分类意识。形成覆盖辖区各社会层次的垃圾分类宣传体系,将分类知识最大限度的普及到每个人。抓氛围营造,打造“全民参与”的文明风尚宣传加码,“土洋结合”扩大影响覆盖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四进”(进小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家庭)活动;设置公益宣传画180余幅,设置移动宣传板230余块,在街道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物业小区业主QQ群、微信群持续推送分类信息、图片、抖音垃圾分类小视频等相关知识900余次,形成线上线下宣传矩阵,进一步提升分类工作影响力、感召力,充分激励广大市民探索实践垃圾分类。

  活动加力,倡导“追逐新时尚,分类进万家”。活动中以 “因地制宜,培训服务唱主角;鼓励创新,营造舆论扩影响”为主线,安排专业分类公司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开展37次分类知识培训会;在辖区各小区院落开展“垃圾源头减量,走出围城困境”分类专项知识小培训370余次,宣传服务覆盖人数达2.1万余人;结合各种传统节庆穿插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结合建党节日开展“党建引领、绿色共治、你我同行”府青街道垃圾分类公益专场宣传活动;张贴光荣榜,以“先进典型作示范,树立榜样促工作”,对43名获得垃圾分类工作先进积极分子称号的群众在全辖区通报表彰、颁发光荣证书,发放专项奖励金以资鼓励,树立垃圾分类“正能量”形象;举办“垃圾分类小晚会进小区”活动30余场次,为进一步调动居民全员参与意识,开展以社区为单位覆盖各年龄层次的“垃圾分类”专项知识竞赛活动,让垃圾分类观念充分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激励加劲,把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垃圾分类成果的重要标准。建立完善“回收资源积分换物”模式,同时加强基层管理,利用问责制、定时定点投放、环卫分类两网融合、分类收运等改善提升基层垃圾分类工作;城市的发展最根本的体现就是民生福祉,街道坚持“群众参与、群众受惠”原则,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分类工作效果的标准;在源头、项目实施、监管检查等多方面齐头推进,加强政府、社会与市民之间的联动,促分类成效提升。创新的亮点体现居民观念转变引导方式的创新。一是思想理念从“上级要求”到“群众自发”的转变。群众广泛参与才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最终目标实现路径。围绕“社区、分类公司、小区物业、业委会(自治小组)、居民”等5个要素,向加强发动群众角度切入,实现环境治理由政府推动向群众自发的转变。二是工作理念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垃圾分类工作是以人的参与为核心,以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侧重点,工作中重心下沉社区,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三驾马车”齐心协力,调动群众力量参与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治共享。街道组织分类实施进度较慢的小区、院落居民代表分批次赴辖区分类示范小区参观见习,将分类实施后带来的人居环境改善以及生活垃圾减量数据真实呈现在群众面前,用事实证明分类工作的有益性、可操作性及可复制性,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分类工作的直观认识。同时将硬性规定与柔性指导相结合,把是否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作为评判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写进各小区院落居民公约,在群众中形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约束意识。引导模式的创新一是改变分类知识普及方式。采取线下线上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巡回培训。线下由分类公司组织人员为各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离退休人员、分类积极分子以及保洁员现场讲解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分类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线上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同时推送,为垃圾分类攻坚工作营造浓厚的网络空间氛围。

  二是改变分类建设工作方向。社区是垃圾分类的基础单元,家庭是垃圾分类的细胞。原有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注重实施硬件铺设的整体规划,忽略了打通分类入户的最后100米这个关键节点。新的机制形成后,院落实现每周2-3次上门督导,每天2次巡查小区垃圾点位和综合环境卫生,形成巡查、督导、入户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入户宣传”与“点位劝导”的有效衔接,助力垃圾分类顽疾治理,固化居民分类习惯。物业、企业主导模式的创新将单一的政府主导变为政企联动。街道联合区住建交局制定小区物业考核机制,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结果直接与物业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定、品质小区评比挂钩。督促物业公司主动作为,整合物业保洁、保安人员等资源,由物业负责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性宣传督导管理工作。创新成效和社会影响府青路街道自2016年12月以来,利用近3年时间不断强化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为确保工作推动的有效性,陆续成立由企事业单位代表、物管工作人员、社区积极分子等共计270余人组成的32个分类劝导小组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辖区70多个院落小区居民、社会企业、23个驻区单位等直接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促进分类工作整体效果不断提升。

  自2016年11月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府青路街道垃圾分类收集量从2017年的56.04吨(全年)提高到302.3吨(截止2019年9月),当前日均收集量为828.21kg、末端处理减量率(户日均)约0.07kg(较之2017年提升50%),切实减少了环卫公司清运压力、提升了垃圾收集处置效率,辖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建立完善56个小区院落、4处公共场所、8家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处理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全覆盖。深入15个大中型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登记宣传工作。以多点带动整片区域推进,通过重点提高辖区水畔经典、中房蓝水湾、万科金色家园、财富又一城、沙河新城、永立.星城都等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健全辖区完善全程分类处置体系建设水平。特别是作为垃圾分类先行试点的水畔经典小区,总户数1135户、参与登记1112户,实际参与分类率达98%。在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下,辖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规范,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辖区整体环境卫生状况持续好转,特别是通过各小区院落统一配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召开辖区餐饮行业专项培训会,积极鼓励辖区餐饮商家引进油水分离设施,规范资源回收及厨余垃圾投放等措施后,人口密集居住的老旧院落、餐饮小店较多的背街小巷等原本垃圾污染的“重灾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辖区共打造了环境卫生管理示范街5条,已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整体市容市貌干净清洁,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