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只有不到1%的垃圾无法回收利用”(他山之石)
2019
11-12

“只有不到1%的垃圾无法回收利用”(他山之石)

  统计显示,在比利时,采取垃圾分类的家庭比率约为90%。2018年家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高达89%,在欧洲居首位

  垃圾分类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从幼儿园到大学,政府通过发放指导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实地观摩垃圾处理厂等多种方式开展环保教育

  近年来,比利时更加重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重环保、零浪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普通的比利时家庭里,常常可以看到几种不同颜色的袋子,它们在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白色的是用来装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的袋子;蓝色的袋子用于装塑料瓶、金属包装罐和饮料盒等废弃物;黄色袋子装废纸、纸板等;绿色袋子装树叶、枯枝等园林垃圾……

  比利时的垃圾处理如何做到精细化?如何让环保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记者来到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家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亲身观摩了解了这里的垃圾回收系统。

  上午9时半,这里的回收工人已“满载而归”,正在将从大街小巷收集的垃圾袋在分拣中心内卸货。引导记者参观的讲解员杰罗姆·瓦特莱德介绍,布鲁塞尔市所有的蓝色和黄色垃圾袋都被运到这里。分拣中心每年可处理2万吨塑料瓶、金属包装罐、饮料盒以及8万吨废纸及纸板。

  高大的厂房内,巨大的机器和传送带被刷成蓝色和黄色,标明不同类型垃圾的分拣处理线。厂房里有些许异味和粉尘,但整体干净整洁。垃圾车进进出出,却很少看到工人操作的身影,这里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

  蓝色区域主要收集可回收包装,分拣步骤多、技术较为复杂。首先,机器将蓝色垃圾袋打开,两名工人手工分拣垃圾,将误放的垃圾取出;接着,风力传动装置将垃圾袋吹走,垃圾按不同种类被自动分拣到几个传送带上。通过光学识别颜色和材质,机器将不同颜色的PET塑料瓶、饮料纸盒等区分出来;利用磁力探测方式,可以“锁定”金属包装罐;对铝制金属的专门检测则负责“挑出”铝制包装。

  在另一边的黄色区域,大纸板、白纸、文件纸、报纸等不同类型的废纸也通过自动识别被分拣出来,送往不同的传送带。

  运送到分拣中心的垃圾极少有误放的情况。垃圾回收工米歇尔介绍,所有垃圾袋都是透明的,这样市民误放垃圾,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对于误放或在规定时间外堆放的垃圾,回收工人会给垃圾袋贴上拒收的标志以示警告,如多次不改,则将面临60至600欧元不等的罚款。

  分拣中心所属公司还设有一家垃圾焚烧厂,通过焚烧不可回收垃圾,可以生产用于发电或供暖的能源。“最后的步骤才是填埋。”杰罗姆说:“在比利时,只有不到1%的垃圾无法回收利用。”

  “6.7万个330毫升的铝制罐可以回收1吨铝材。这些回收的铝材可以生产265辆自行车,节省2.4吨铝土矿、1000升水、一台冰箱使用129年所需的能量、一辆中型家用汽车行驶4.5万公里的排放量等。人们知道垃圾分类后的真正用途,才能多一分理解和支持。”杰罗姆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分拣中心承担着比利时垃圾分类教育的任务,他和同事每年要带领上千市民在此参观。

  垃圾分类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从幼儿园到大学,政府通过发放指导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实地观摩垃圾处理厂等多种方式开展环保教育。

  两个小时的参观行程安排紧凑。参观者在向导的带领下进入厂房和教学室,看视频、听讲解、互动问答。教学室是厂房上方搭建的一个玻璃房,可以俯瞰分拣中心全景。里面有用于教学的电子屏幕和一系列互动设施,可以让参观者学习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原理、意义。其中最直观的教学设备是一组展示柜,每个柜子都设有三个透明窗口,分别摆放着不同种类的垃圾、垃圾分拣处理后产生的原料、循环利用制成的产品。通过展示柜的介绍,参观者可以直观地“看到”矿泉水瓶经处理后被粉碎成PET原料,这些原料最终用来制作聚酯纤维面料的衣服。

  生活中常见的鸡蛋盒、文件袋、汽车模型、硬纸板等都可以用回收垃圾制作而成。在家庭中初步分类的垃圾在分拣中心实现了更精确的划分,再被压缩捆扎,卖到有需要的企业进行循环利用。经过分拣处理的垃圾价格并不便宜,但仍有不少企业购买。“企业认同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公众对可回收垃圾生产的环保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形成从垃圾到产品的完整闭环。”杰罗姆介绍。

  近年来,比利时更加重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重环保、零浪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可以说,垃圾分类越精细,回收利用就越精准,处理的费用也就越低。例如推广使用新的橙色垃圾袋,专门用来装食物残留物,就是更为精细化的体现。“新袋子的使用让回收利用的种类划分更加精确,从原来的全部焚烧,变为一部分可以用于堆肥或其他。精细化依然是未来垃圾分类的方向。”杰罗姆介绍。

  在分拣中心教学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垃圾处理流程的海报,前两步分别是预防垃圾产生和重复使用,第三步才是垃圾分类和利用。

  一同参观的布鲁塞尔市民塞西尔最近开始实践“零垃圾”生活方式。“现在我外出吃饭都自带饭盒和餐具,喝完的啤酒瓶用作花瓶,用回收的布料自制购物袋,还用板材搭了一棵很多年都可以使用的圣诞树。所有努力都能助力打造‘零垃圾’环境。”塞西尔表示。

  为减少垃圾生产,比利时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增加回收品类,鼓励重复利用。在布鲁塞尔埃特尔贝克区政府门厅,摆放着大小、颜色、形状各异的回收箱,电池、灯泡、眼镜、滤芯、食用油瓶等都有相对应的箱子,墙上还张贴了详细的重复利用“攻略”。门厅中还有一个橱柜,里面放着酒杯、书籍、花盆等二手生活用品供市民免费挑选。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开展了几十个环保项目,通过电影放映、农场体验日、讲座和交流等多种形式倡导环保、零浪费、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环保组织“欧洲零废弃”废弃物管理专家费伦·罗萨表示:“分类、回收等方法固然重要,但实现物品重复利用,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方莹馨)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