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担心夏天湿垃圾味道大?这个新方法1小时内就处理完还没有臭味!
2019
07-10

担心夏天湿垃圾味道大?这个新方法1小时内就处理完还没有臭味!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7月9日报道: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下男女老少每天的出门“第八件事”。眼下盛夏炎炎,许多市民开始担心,高温下的湿垃圾极易腐坏,散发阵阵臭味也可能影响生活环境。

  7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发布了“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第一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已经“试车”成功!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据悉,这项新技术未来将有望在城镇、商场、学校等不同环境下投入使用,甚至下一步,还可应用于干垃圾的转化处理。

  据了解,这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能像“变戏法”一样,“吃”的是湿垃圾,产的是农业肥,目前这组装置的设计日处理量为100吨,占地面积仅需6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特点是转化速度非常快,和传统的湿垃圾处理技术相比,根据工艺需求最快只需不到1小时就“变废为宝”,且转化过程无毒、无害、无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更不会产生臭味。

  湿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又称水热氧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模拟地球碳循环过程,将原先需要数亿年完成的“废弃生物质到化石能源”转化过程,在特定的高温高压环境中进行“湿式燃烧”,可以加速湿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把它们转化为腐殖酸、甲酸、乙酸、乳酸等高附加值产品。据悉,目前乙酸的市场价格在每吨3000元,甲酸的价格在每吨4000至1万元——湿垃圾“烧”出来的产品,商业前景可观。

  记者了解到,金放鸣教授早在1996年就开始研究水热技术。最初,她尝试利用水热氧化技术燃烧处理生活垃圾用于发电。在研究过程中,金放鸣将蔬菜类、肉类、鱼类、脂肪类等不同成分的湿垃圾进行水热氧化燃烧,发现在处理之后,无论先前湿垃圾成分如何变化,乙酸都会作为难以继续分解的最终产物残留下来。然而乙酸本身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化工原料,因此金放鸣决定“调转枪头”,将研究目标从“发电”转向“生产乙酸”这一更加环保低碳的新方向。原本乙酸在水热氧化技术中是“难啃的骨头”,现在反而在处理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上成了“香饽饽”。

  金放鸣从2011年开始进行连续式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的中试工业化开发研究。2016年,何润田博士在金放鸣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连续式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中试设备的开发,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餐饮大楼的东面,正运行着百公斤级生活垃圾水热氧化处理实验的中试设备,该中试设备被用于处理学校食堂中产生的餐厨垃圾。2019年3月,金放鸣团队获得了上海正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双方针对技术工业化展开了深度合作。经过120天的团队奋战,首套连续式(百吨级)湿垃圾水热资源化工业装置于2019年7月1日开机试验成功。

  当前,世界上应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填埋和发酵。纵观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中,应用最多的是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技术,相比之下,水热资源化技术具有占地少、速度快、无三废、无异味、无毒害、产率高、产品经济价值高、投资回收周期短等优势,有望替代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成为引领世界垃圾处理技术的风向标。

  湿垃圾水热资源化的未来蓝图,是要突破能够分解一切有机物组成成分的垃圾处理技术,打造全球范围内的全品类垃圾治理体系。当前有机物干垃圾的处理工艺只有焚烧和填埋两种。焚烧垃圾不充分将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二噁英,严重破坏空气环境。填埋将会占用和污染大量的土地。水热资源化技术如果用于回收分解全品类的有机物干湿垃圾,在经过水热氧化处理后,有机垃圾会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成分,被重新回收加工,制造成全新的产品。这一研究将使得全部有机物干湿垃圾变成可回收垃圾,实现人类和自然真正的和谐共生。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的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达到50%以上,现有水热资源化处理技术可以将此部分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加工处理成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在未来,占生活垃圾总量约40%的干垃圾也都将实现水热资源化回收再利用,记者获悉,这一技术目前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实现。如果今后能够完成技术攻坚,投入到实际使用,那么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将有望达到90%以上,从而实现战略性垃圾全品类回收再利用。

  金放鸣表示,希望与不同部门协作实现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推广水热资源化技术,让有机物垃圾通过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使城市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就地化处理模式。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