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崇贤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
2019
10-04

崇贤街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

  垃圾治理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面对如何有效解决“垃圾去哪儿”的问题,杭州余杭区崇贤街道逐步完善前端源头分类、中端分装收运、末端资源化利用的闭环,走出一条垃圾分类治理新路子,积极谱写社区新文明。

  垃圾分类投放是垃圾治理的“源头”,分类是否精准、覆盖是否全面,直接决定了垃圾治理的成效。崇贤街道早在2015年便在余杭区率先引入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利用实名制和积分机制,实现溯源追踪、精准管理。去年开始,崇贤街道在北秀向阳北区和龙旋村试点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模式,目前已覆盖至13个小区及农村全域。通过开展因地制宜的城乡智能垃圾分类项目,推进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从前端实现了垃圾减量。

  “分类而不分运”是垃圾治理的另一个难题。崇贤街道瞄准中端收运关键环节,率先试点城乡环卫一体化,采取分类垃圾“专运+直运”方式,实现垃圾从“家门口”到处置终端的收运规范化,破解垃圾混装难题。

  针对分类投放的易腐垃圾、农业秸秆垃圾等垃圾开通“专运”线路,由物业公司安排专车分别收集、运输至专门处置点。同时严格控制企业生产垃圾进入垃圾中转站,倒逼企业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此外,对无法循环利用的“其他垃圾”,由环卫车统一收集运输进行填埋,避免垃圾中转造成的重复作业和二次污染。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崇贤街道立足“就地消纳、再生利用”,积极探索易腐垃圾、秸秆垃圾、可回收干垃圾等末端处置体系,以“垃圾不出镇街”为目标,从垃圾中挖掘资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通过引入微家禽蠕虫反应器技术,崇贤街道着力打造“昆虫农场”,将厨余垃圾高效转化成腐殖化虫粉砂,收获虫体蛋白与生物有机肥,目前已实现分类获得的厨余垃圾全部就地消纳。通过推进农业秸秆垃圾转化项目,对农业秸秆特别是茭白秸秆进行“饲料化+肥料化”综合利用,街道辖区产生的茭白秸秆全部实现就地消纳。借力第三方机构,设立“虎哥”回收服务站点,对可回收干垃圾实现批量化、资源化利用。

  几年时间里,崇贤街道垃圾分类从村社试点走向“全域覆盖”,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三赢”。据统计,截至8月底,累计消纳厨余垃圾3150余吨,农业秸秆垃圾3000余吨,在人口增加2万余人的基础上,较区垃圾控量指标下降0.83%,节约垃圾处置费用70余万元。 (姚萍萍)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