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上门回收分类垃圾 是多赢之举
2019
07-08

上门回收分类垃圾 是多赢之举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沪上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随着各地关于“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变废为宝,还催生出了垃圾分类回收“上门回收员”的新兴职业。他们用互联网在线接单,上门回收固定种类废品。一名上门回收员表示,自己目前已靠“收垃圾”月入过万。(7月3日《北京青年报》)

  要想实现垃圾减量化、集约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处理是前置条件。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近二十年的柔性实践,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改变这种局面,试点城市实行了由柔性到强制的策略转变,先出台措施要求公共机构强制执行,再逐步过渡到普遍实施,从而进入“硬约束时代”。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看似寻常但做好并不容易,既要严格遵守程序规范,进行有效的细分,又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进行精准投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一些市民出于怕麻烦的心理,难免会随性而为,任意处理垃圾,不良习惯而难以得到改变。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行业由此兴起,这意味着一种新业态、新职业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首先,此举可以实现“专业人办专业事”的服务升级,在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分类的情况下,解决“生活垃圾怎么分”所造成的困扰与麻烦。专业回收员上门服务实施分类处理并回收,既解决了垃圾分类及其出路问题,也能对市民形成行为示范,扮演了业务讲解的角色。

  其次,垃圾分类上门回收提高了市民参与的动力。垃圾若是分类处理得当,就可以变废为宝,进行第二次利用。精确的分析和精准的投放,能提高垃圾的附加值和使用效率。比如家庭所用的纸板或者其他专业性纸类,若是没有受到污染,其价值就会比受到了污染的更高。从一些地方的尝试来看,垃圾的分类回收,减少了“拾荒者”、废品收购点、废品回收站等等的中间环节,可以把一部分利益让给市民,同时可回收再生资的品质也更有保障,如纸板类不会再有中间环节去渗水。当垃圾有了残余价值,让回收员上门回收垃圾,不但不会支付必要的费用,反而还因“贩卖”而获得一定的收益,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不断得到增强。

  再次,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能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无论专职还是兼职,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需求的增加,带来了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目前,全国已有数千名上门回收员,意味着示增加了数千个新的就业岗位。这还仅是垃圾分类处理的开端,随着这一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将会创造更多的行业成长空间,“收入更高”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常态。

  最重要的是,垃圾分类处理是项系统性工程,从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处置流程,需要实行闭环式管理,否则就会面临“前端分类,末端混合”的尴尬,市民好不容易将垃圾进行了分类,不过清运人员却一股脑儿地将其混在了一起。有了回收员的上门回收,等于连接了收集存放,到运输处置的全过程,成为首尾两段的纽带,续而达到了闭环和聚合效应。(堂吉伟德)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