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昨今两天,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向全社会发布公告,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在申城,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但是环保需要,更将是市民生活移风易俗的新变革、新时尚。地方立法又如何保障新变革、新时尚在申城落地开花?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申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2018年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申城,会否坐视“垃圾围城”?绝不!
新时尚,恰恰契合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需要。而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规范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个环节,完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各项措施,有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之城;有助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展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明形象,并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头减量是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推进全过程垃圾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地方立法为此开出了药方。过往,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对促进“源头减量”都有要求,但大多为倡导性规定。源头减量,须成刚性约束,由此,地方立法针对“特定对象”提出了强制性规范——积极推进产品包装物、快递包装物减量;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应当按照要求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绿色办公、绿色消费,将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作为着力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这些制度设计,都让新时尚有法可依。
新时尚,来自市民生活,来自社区实践,汇集了公众智慧。经过多年实践,申城生活垃圾管理坚持全程管控、确保系统推进、推动社会参与,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地方立法将这些经验制度化、法治化。
过去两年,“开门立法”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作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下社区活动的主题,听取市民意见近两万人次,发放三万余份调查问卷。三次征求全体市人大代表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共有270多位代表提出380多条意见建议,其中50多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先后组织150多位市人大代表参加立法实地调研和代表论坛。
同时,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布,共收到280多条修改建议;聚焦实践中的堵点问题和关键条款,立法调研深入10多个区、40多个住宅小区、20多家企业。立法听证会开进虹桥街道,就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收集容器设置、大件垃圾管理“三大内容”在居民家门口直接听取意见。此外,广州、宁波、杭州、厦门、大连、青岛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也成为上海地方立法的“他山之石”。
新时尚的诞生,离不开时间的积淀。1996年以来,申城开展了多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于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市政府连续七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列入实事项目,2014年出台政府规章《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对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北京、上海等城市要向国际水平看齐,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为全国做出表率。国务院2017年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上海等46个城市要在2020年年底前,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立法,都在铺垫着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养成。《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依法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面对事关城市未来的重大变革——申城市民将是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受益者,更将是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创造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859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