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随着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常态化,如何实现垃圾分类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确保垃圾分类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来看,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成效显著。”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进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同时,垃圾分类的后端工作也越来越到位。从成效看,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令干垃圾量持续上升,湿垃圾量有所下降,通过相应处理后,可大大增加包括能源在内的各方面社会资源。”
瑞银证券中国公用事业、新能源及环保行业分析师刘帅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上海垃圾分类新规的实施效果非常显著,居民生活垃圾已大体实现了分类,特别是居民小区的垃圾基本实现了全分类。同时,虽然与居民小区相比仍有提升的空间,但写字楼、商场等也开始了垃圾分类。”
“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确暴露出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刘帅指出,“从行业角度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湿垃圾处置产能明显不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46个垃圾处理试点城市,每天的湿垃圾产生规模高达22万吨,但目前已经投运的处置产能仅相当于产生规模的20%,意味着近八成的湿垃圾最终并不能被有效处理。而在干垃圾处置方面,目前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途径。相对来说,焚烧处置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危害较小,还能够进行发电,效果更理想,但目前相关产能缺口也较大,目前全国每天的干垃圾处理能力约30万吨,仍有近一半的产能缺口。”
“从市民的角度看,在实际操作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垃圾收取时间段较短,尤其是工作日只有早上7点至9点、晚上6点到8点两个时间段。同时,对老人或行动不便的群体来说,到指定区域投放垃圾不太方便,特别是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此外,目前的垃圾存放管理也存在次生污染的可能。”刘帅进一步指出。
李志青也认为,虽然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还很大。“首先,垃圾分类的方法、标准的科学合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前期在大量志愿者参与监督引导的情况下,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但目前居民垃圾分类仍较为粗放,若后续缺少相应辅助措施,可能影响垃圾分类效果。”李志青表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是一个过程,下一阶段应着重解决如何让分类工作更加精确和科学合理的问题。同时,此前的垃圾处理能力是依据混合垃圾规模设计规划,随着干、湿垃圾总量开始变化,不同类型垃圾的相应处理能力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配备。”
虽然上海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常态化,但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相关产业链企业无法实现盈利,垃圾分类事业的可持续性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初步测算,如果垃圾处理企业的产能规模低于200吨/天,同时湿垃圾的处置费用政策性补贴达不到100-120元/吨的水平,则企业很难实现盈亏平衡。从技术手段看,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仍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湿垃圾的处理工艺比较原始,如何有效提升技术也是重要问题。”刘帅指出,“此外,垃圾分类的附产品,如沼气、电力等资源不能通过市场化机制进入交易市场,企业很难获得这部分收益,参与动力就不会很足。”
刘帅表示,垃圾分类的推进是一个长期工程,包括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内,其垃圾分类从起步到产业链成熟历经30到50年时间。“因此,垃圾分类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刘帅强调,“一方面,政府需给市民更多时间来适应,同时也应给予企业一定时间进行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垃圾分类事业,或许目前算不上一门好生意,但相关产能缺口很大,未来市场供需一定非常紧张,随着垃圾分类产业更加市场化,商业前景非常良好。”
“现阶段而言,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垃圾处理的效率势必将显著提高,企业成本有望持续下降。不过,由于垃圾处理特别是湿垃圾的大规模处置今年才刚刚起步,未来1至2年,行业发展仍非常依赖于政府补贴。”刘帅进一步指出。
李志青表示,从国际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对垃圾分类产业给予扶持。“目前,国内垃圾分类事业更强调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市场化发展还待政府更多投入,如在贷款、税收、财政补贴、科研创新等领域给予扶持。同时,垃圾处理产生的资源很难与传统资源进行市场竞争,因此相关价格体系需重新确立。此外,目前上海和江浙地区的垃圾处理并没有打通,规模效应无法发挥,如果长三角区域的垃圾分类标准能够统一,不同类型的垃圾能够进行统一加工、处理、循环,不仅能强化社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也将进一步凸显。”李志青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垃圾分类事业的发展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部分发达国家在发展垃圾分类等公用事业时,收取的处理费用较高,使财政有更多收入进行转移支付,增强市场动力。但从我国国情看,这一方式并不适合。”刘帅指出,“此外,在发展垃圾处理事业时,不少发达国家引入了绿色债券等多样化金融市场化工具,但这需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至一定规模后,方能更显成效。市场化工具的应用,要求企业产能规模足够大且现金流稳定,但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企业的规模仍较小,并以区域化企业为主,产能规模很难达到较高水平,加之目前很多垃圾处理企业的大部分现金流来自于补贴资金,很难给予债券投资者稳定的收益预期。”
据新华社讯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的闭环管理,是未来探索的方向之一。
上海浦东新区航头镇长达村的村民们没想到,自己与“物联网+”的亲密接触竟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900多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放着一个两分类垃圾桶,桶上有一个小小的芯片。清晨,保洁员上门收垃圾并称重,收集车通过芯片识别户主,并记录垃圾类别和称重等数据。随后保洁员可以通过收集车上的屏幕对村民的分类情况进行评价,共有“优、良、一般、差”4个档位。所有数据即时传送到后台。
不仅是垃圾桶,收集车上也有芯片,记录车辆运行的轨迹。收集车将垃圾短途驳运到村里的处置站,站长会查看收上来垃圾的“干湿纯净度”。村民、保洁员、站长层层监督,实现更精细的垃圾分类管理。
与浦东长达村类似,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将感应芯片置于运输车上,运输车每经过一个小区,就会记录相应的干湿垃圾重量。在后台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罗列着每个小区的湿垃圾分出率,“51.28%、57.64%、64.10%……”,而目标设定则为60%,哪些小区达标、哪些小区待改进一目了然。
伴随智能化实践,垃圾分类成效明显。今年3月至今,长达村每天的湿垃圾分出量达到55.28吨,生活垃圾减量率61.7%,村子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新成路街道的湿垃圾比例由平台使用之初的18.7%升至66.5%。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842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