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傍晚,高新区会同社区柏叶林村居民梁姨吃完晚饭后,拎着两个垃圾桶来到附近的“环保垃圾屋”投放点。她驾轻就熟地将一桶装有菜叶、碎骨、鱼刺、瓜皮的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投放口,又将另一个小桶中装着的废弃纸巾、塑料袋等垃圾倒进其他垃圾投放口。接着,她走到一旁的洗手池洗手,又拿出随身携带的积分卡,请一旁检视垃圾投放是否正确的督导员盖章记录。
自今年5月8日高新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和会同社区垃圾分类样板社区建设同步启动以来,像梁姨这样精准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会同社区的10个垃圾投放点上演。
据高新区建设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设区级生活垃圾示范区,并将会同社区打造为垃圾分类样板社区,高新区从社区出发、以群众为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通过投入红外线感应环保垃圾屋、建设垃圾分类促进中心,采取“定时、定点、定类、定督导、定制度”的“五定”工作法,给会同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卡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为促使会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影响,全面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
“我们在建样板社区行动的一开始,上门入户到居民家中宣讲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会同社区党员志愿者谭美桥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有奖问答、做游戏的方式跟居民互动,让居民真正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据介绍,高新区结合党员社区“双报到”、区直属单位挂点社区党员督导服务等,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党员、共青团员、社区妇联、志愿者等组建“会同垃圾分类家庭动员组”。家庭动员组分小组开展了为期3天的上门入户宣传,走访257户居民,发放分类垃圾桶及《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等宣传资料约2000份,手把手地教居民注册“爱高新·爱分类”微信小程序。还设置了5个固定宣传栏,结合母亲节、儿童节、环境日及创建文明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端午活动等线下互动及线上竞赛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参与志愿者约800人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24小时。
此外,高新区因地制宜分别在会同古村、柏叶林村建设两座“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内设电子显示屏、分类指引、高新区分类收运流程图等,以及资源再利用艺术品展示、分类垃圾桶展示、积分兑换礼品展示以及居民分类情况一览表等,在社区营造出“人人谈论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做到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促进中心还配备了专职督导员,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垃圾分类志愿者、保洁人员在此进行业务培训,并作为学习基地向到会同古村参观游览的游客开放,在对游客进行垃圾分类科普的同时,展示高新区及会同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
截至7月11日,促进中心共开展12场次培训,培训人员约500人次。与此同时,促进中心轮流播放《珠海市垃圾分类宣传片》《珠海生活垃圾分类全指引》《垃圾分类快闪》《生活垃圾是如何清运处置的》《幸福分类》MV等宣传视频,大幅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在柏叶林村的一个垃圾投放点,记者看到,倒垃圾的居民大多拎着垃圾桶。“一个装厨余垃圾,一个装其他垃圾。”拎着两个桶的余伯说,“在家扔垃圾的时候顺手就分好了,这样多方便。”董姨拎着垃圾袋走到厨余垃圾投放口,抓住垃圾袋底部将垃圾倒入投放口,然后将垃圾袋扔进其他垃圾投放口。“习惯了就好!”她一边洗手,一边回答记者“会不会觉得很麻烦”的疑问。
“开始居民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不太清,很多人以为厨房、餐桌上产生的垃圾就是厨余垃圾,会把空的生抽瓶子、擦嘴的纸巾、煲汤的大骨头都扔进厨余垃圾投放口。”谭美桥介绍说,“我们作为督导员就要一个个检查,看他们分类对不对,及时帮他们纠正。”
据了解,为养成会同居民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高新区实行“定点投放、定时督导、误时撤桶、积分兑换”的模式收集生活垃圾。会同社区共设有8个固定投放点和两个临时投放点,每天17:30-20:30为居民定时投放垃圾时间。自实行垃圾分类制度以来,由社区党委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带队,社区党员、社工、志愿者、妇女代表、挂点单位党员干部和热心居民在投放点轮流值守和现场督导,引导居民将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这些督导员和志愿者每天坚持在会同社区“站桶”督导3个小时。“现在居民垃圾投放基本不会错。”谭美桥自豪地说。
此外,高新区开发了“爱高新·爱分类”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查找垃圾分类收集点,在指定时间准确分类投放垃圾,督导员通过小程序识别居民积分卡实时给予积分,居民获得的积分可用于兑换多种日用品。据统计,目前会同社区已发放265张垃圾分类积分卡,准确投放一次可获1积分,达30积分以上即可兑换纸巾、洗手液、食用油、全自动泡脚桶、小米触屏音箱、躺椅等。自分类投放40多天来,多张积分卡均获得不等的积分,其中有102名居民获得30积分。
会同村的张姨在开展垃圾分类后,了解到家中植物的枝叶、鸡蛋壳等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要扔到其他垃圾桶等知识。现在她每天用环保袋去市场买菜,家中的垃圾则用社区发放的家庭分类桶或者装菜的塑料袋分类装好,吃完饭后就把垃圾提到巷口的环保垃圾屋分类投放。试行一个月后,张姨发现,除了厨余垃圾桶要时常清洗以外,其他分出来的垃圾干净易处理,原本用完随处丢掉的酱油瓶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宝贝”,家中的塑料制品少了很多,自己也养成了饭后散步的良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习惯逐渐养成的居民如今在无督导、无积分的情况下也能主动分类投放垃圾,正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拎着垃圾走到投放口前,投放口自动打开;走近环保垃圾屋的洗手池,洗手池上方的灯亮起;垃圾桶满了,在微信小程序上点击,就会有人来收走垃圾换上空桶……高新区配备的先进设施为垃圾分类投放提供了物质保障。
据悉,目前会同社区的两处临时投放点,每日除指定投放时间以外不设垃圾桶,确保环境卫生、清洁,同时培养居民定时投放垃圾的习惯;8座红外线感应环保垃圾屋全部配备照明灯、洗手池、分类标识、投放指引图等,为居民分类投放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投放过程实现全自动,垃圾随地丢弃情况基本消除;两个垃圾分类收集站,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专车专运,进行分类收集及运输。
截至7月11日,会同社区共收集到厨余垃圾约30.63吨,其他垃圾约69.99吨,可回收物0.13吨,有害垃圾0.01吨。
目前,会同社区会同古村、正坑村、柏叶林村和燕子埔村4个自然村的2100多名常驻居民垃圾投放准确率达95%以上,社区环境更加洁净优美,居民文明素养程度不断提高,不仅让古村人文旅游景观大大“增值”,垃圾分类渐成新时尚还让群众的幸福感大大增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751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