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街道金山社区锦绣金山小区垃圾投放点改造提升后整洁漂亮,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金山街道 供图)
▲梧村街道文园公寓一期投放点垃圾分类督导员履职尽责,改善投放点环境。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在垃圾末端处理厂,垃圾收运车在卸料区将生活垃圾投入垃圾池中。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当垃圾分类成为顺手而为的日常习惯,厦门这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也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如今的厦门,城市环岛沿线“海清滩净”,白海豚频频现身;市容洁净水平与垃圾综合处理能力稳居全国一流,垃圾不落地、不入湖、不入海;垃圾分类成绩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持续领跑全国……光盘行动、少用一次性用品、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也已成为厦门市民的自觉行为,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因环卫事业发展而变得更加亮眼。
▲垃圾收运车辆准时来到生活垃圾接驳点,与分类垃圾桶对接收运。(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源头减量,绿色生活,无纸化办公为环境减负,净菜上市、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产生,生活小区也开展“精细化”分类,“让蓝桶变得多多的,让黄桶变得少少的”,随手做好垃圾分类已成为大部分市民的生活习惯,人均垃圾日产量日益减少,生活垃圾生产增速减缓。
资源再生,变废为宝,厨余垃圾被制成有机肥料和环保酵素,清洁楼也改造为泡沫压缩站、再生资源回收点,将其他垃圾中的低值可回收物专业分拣、逐步制成生活用品原材料,我市可回收物处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专车收运,专业处理,全市开展“定点收集、桶车对接、公交化运输”的错峰直运模式,将各类垃圾送入不同末端处理厂,通过高温焚烧、产沼发电、卫生填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坚持“末端牵引前端”,我市还精心布局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并通过工艺先进的烟气净化系统、24小时不间断除臭降尘等设施,减少对周边影响。
如今,厦门建立起“垃圾前端、中端、末端处置一体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模式,形成了收集、运输、存放、分拣、处置的闭环。厦门这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也因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行,而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位于海沧区的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 (陆海环保 供图)
垃圾分类督导员顾守在用四年将 “荒地”开辟成沃土,曾经被称为全梧村街道“最难做最偏僻”的文园公寓一期投放点,在他手上提分接近一倍,环境也大变模样。
闽南特色红地砖有序铺设,在原先的垃圾投放点上,一座中式凉亭拔地而起,与周边景观相融合,殿前街道现代家园小区经过整体改造,小区绿化得以重构,曾被人避而远之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美观、舒适、便利。
清早等候在生活垃圾接驳点,当分类垃圾桶与垃圾收运车首尾对接,收运车驾驶员只需摁一下开关,垃圾的吐出与接收便在5分钟内全程无泄漏、无渗液地全部完成。
在分类收运后,垃圾走向属于自己的归宿。作为垃圾处理的终端,海沧再生能源电厂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三角梅竞相绽放,垃圾焚烧烟筒边还设立了观光平台和咖啡厅,不时飘出阵阵咖啡香,更主动打开大门邀请市民进厂参观。
位于海沧区的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也已投入使用,分类好的塑料、纸塑复合材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将转化为塑料颗粒,成为塑料袋、晾衣架、牛皮纸、文具等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实现“垃圾”到“资源”的转变,拉动绿色发展、引导绿色生活。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了全民一心的坚实力量。朝着目标,以行动昭示决心,面对质疑,用结果交付答案,每一份坚守,都见证着发展的壮阔进程,每一次突破,共同铸就身边的文明底线。
厦门街头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环卫工人守护街道的干净整洁,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从不同岗位的环卫工作者,到城镇乡村的每一个居民,不论身处何方,都肩负同一份责任,守卫同一个家园。
今年,是精益求精的一年,也是守正创新的一年。2个省级示范区和39个样板片区建设垃圾分类有序创建,各区争相申报“无桶”小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城中村”垃圾分类模式和督导员模式创新专项试点,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已投入使用,厨余垃圾开展源头协同处理试点——垃圾分类,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印在心中的要求,落在实处的动作。
2022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走到第六个年头,全市上下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跑出加速度,开启新征程,岁末迎新之际,厦门垃圾分类向全体市民递上一份内容丰满的年度答卷。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沧海弄潮,时不我待。从力推全覆盖全普及的“1.0版本”,到加强标准化管理的“2.0版本”,再到聚焦“减量化”和“资源化”的“3.0版本”,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迈入新的征程,将加大力度、设立目标、狠抓落实,继续打造厦门垃圾分类3.0升级版。新的一年,要如何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为自己设问,厦门将继续寻找新的答案。
●全市最初投入的40万个分类垃圾桶,今年已经减至6.7万个;全市3.6万个城区点位,至今也逐步优化合并至4585个,建设垃圾屋(亭)1600余个,安装监控1000余个。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针对垃圾分类执法近7万件,累计罚款100多万元,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执法、全链条一体化管理。
●各区推行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早晚2次错峰直运,结合直运App,合理规划643余条直运线处接驳点进行错峰直运,投入直运车辆1071辆。
●截至今年,厦门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4350吨(2023年将升至5850吨)、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100吨、有害垃圾和工业固废年处置能力达4.65万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703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