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回收”这件事大概是上海人的本命
2022
12-23

“回收”这件事大概是上海人的本命

  在很多上海人的字典里,都有这样两个字: 回收。 对于上海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回收的。从废报纸、旧衣物、玻璃瓶,到旧家电、旧家具,再到更古早年代的甲鱼壳、鸡胗皮、头发指甲。 尤其是家里喝剩下的空饮料瓶是万万不能扔的。回收1角一个“老价钿”,10个就能换1块钱,在那些年头,1元能坐两趟车,小孩子能用1元换10个山楂条。 万物皆可回收的背后,是上海人“做人家”的处事之道,也有对精致生活的追求。长久以来,上海人用细微而切实的行动实践着“变废为宝”,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了世界大同的可持续大潮。

  讲起来,一个半世纪之前,上海人就开始垃圾分类了。解放前报纸就记载上海有垃圾分类的倡导,数十年来小范围的各种官方形式的试点断断续续。

  丁阿伯在古北小区住了十多年,在买房到这里之前,他一家五口住在老城厢的里弄里。在他的记忆里,从前人们会把垃圾用箩筐或铁皮桶带到附近的垃圾箱,然后稀里哗啦地全部倒进去,有点类似现在“湿垃圾”的倒法;后来塑料袋普及了,大家一袋袋地扔垃圾,垃圾箱周围的环境也变得好多了。

  垃圾分类之后再回收,是很多市民的主动行为。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根据“垃圾”回收用途,认认真真分类放好,等待弄堂里各种专业贩子的吆喝,上门来回收。

  据《沪申故事》记录:那时,也有很多专职的回收小贩走街串巷,回收旧报纸、废锅子、头发指甲、鸡胗皮等,交关热闹,前脚走了,后脚跟着喊起来,各收其类,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说碎玻璃、废金属、长头发之类的分类回收还属于小众,那么最为大众“珍惜”的就属空瓶子、废纸张这两大类了。 收集一大堆空瓶子,积攒一摞一摞废报纸与硬纸板,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熟识的收废品的伙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两个月卖一次数数也挺厚一沓碎票子。

  在物质不那么丰沛的时代,因回收而来的一角一厘,成了很多上海家庭的生活之道。

  在众多回收品中,饮料瓶是绝对的主角。因为它不仅可以换钱,还能改造再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小伙伴满社区逛着捡空瓶子,回去给父母邀功,或者自己卖了换零花钱买喜欢的东西。那时候的空塑料瓶简直称得上宝贝。也是那个时间段,上海开始提倡“七不规范”,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行为规范,在当时是被大力倡导的口号。

  丁阿伯的女儿丁蕾是“80后”,小时候很喜欢空饮料瓶,因为喝完以后可以在盖子上扎洞,立刻变成了喷水瓶。大人用来浇花,小孩就到处拿着洒水,在阳光下的水门汀上用水迹画图。

  不仅如此,软软的塑料瓶身可以用剪刀剪开,做成花篮等各种手工艺品,学校的美术课会教大家一起做,还会有展览摆满教室的窗台。

  除了变成各种装饰品,被回收的塑料瓶经过妥善处理,其实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古北社区的热心居民安大地也是一位环保人士,很早之前他便了解到,“饮料瓶回收再利用后可以延伸为多种形态,看似不起眼的塑料也能创造出不同的再生用途,包括衣服的面料、日常家具,甚至沥青路面材料等等”。此外,十年前去日本,日本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令他印象很深。“当时很吃惊,他们花了小半个世纪,百姓逐步养成在生活中规范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成想,等他回国后不过五六年,上海也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了。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分类标准。

  丁阿伯一家开始学着如何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最重要的部分——干、湿垃圾分类。

  丁蕾网购来了干湿分类垃圾箱,一家人对照着宣传手册上的分类处理垃圾:湿纸巾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生蚝壳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饮料瓶算干垃圾还是可回收物?

  每次去倒垃圾时,都能看到戴着袖章的志愿者,守在垃圾箱前。被志愿者督促着把干湿垃圾倒进相应的垃圾桶中时,颇有种回到校园被监督的感觉。最不能适应的还是倒湿垃圾时会弄脏手。后来干脆每次去丢垃圾都带一张消毒湿巾。上海人用两个月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而以此著称的日本用了小半个世纪。

  在这种全民动员的环保行动中,丁蕾看到了城市的进化,非常享受能生活在更干净、舒适、现代化的环境里。

  她也与这座城市达成了许多绿色的小默契:逛超市时自带可反复使用的无纺布袋,拒绝塑料袋;在家中点外卖时主动填写“无需一次性餐具”;去咖啡店买咖啡时自带咖啡杯,笑称是“打咖啡”,有的商家还规定自带杯能省几元钱;爱买循环再生的东西,循环纸张淡黄色泽柔和又护眼,还有咖啡渣做成的咖啡杯、吸管……

  路上的垃圾箱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干垃圾箱和可回收垃圾箱。每次手上有空瓶,丁蕾都会小心地把它塞进可回收箱的回收孔中。

  今年盛夏,酷热炎炎,丁蕾发现自己居住的社区内多了一个新家伙——“回收我·回来了”主题驿站。在这里,居民们每到周末就可以来“提交”日常生活中收集的饮料瓶。

  在三个多月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成了这个活动的“回头客”。起初一些居民们没有概念,送来的瓶子里甚至还有剩余饮料;而在反复参加了回收行动,看到了志愿者的“操作”,到后来,很多人直接拿来压扁后的空瓶,一些人甚至还特地将瓶子做过初步清洗。

  居民们的热情让在这一主题驿站服务的志愿者、来自万志公益的张婷婷很感慨。“每个饮料瓶回收的日子里,来交瓶子的队伍都是大排长龙,有时一个上午就能回收4000个瓶子。因为我们志愿者还要做登记、清理、压扁、装袋等工作,根本忙不过来,会有很多居民主动帮忙我们一起做。”

  “爸爸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的,他们带过来的瓶子不仅去掉了瓶盖,连瓶身外面的那层塑料纸都撕掉了,当时志愿者们都很吃惊。因为到了回收站里,这些瓶子确实都要经过‘去盖去皮’的过程,但知道这点的人很少。”

  绿色环保的种子也在小朋友们的心间发芽生长,有的孩子自己上午来交过瓶子,下午带上哥哥再来。一边排队交空塑料瓶,一边观摩饮料瓶循环再生后的各类“黑科技”创意周边:伞、丝巾、包包、衣服、垃圾箱……然后,通过“一瓶一票”饮料瓶回收互动装置投票选择最想要的饮料瓶再生产品。

  最后,共享雨伞票数高居榜首。这就意味着,这些由社区居民回收而来的饮料瓶将被用于制作成共享雨伞,重新回到社区里来。更令人惊喜的是,伞面的图案也全部由社区居民“共创”设计。

  “ 樱桃”是个爱好绘画、热心环保的孩子。 在妈妈刘女士的眼中,女儿从小就能做到不乱丢纸屑,将垃圾分类扔入对应的垃圾桶中。

  “我感觉还挺巧的,因为我对饮料瓶循环再利用有一定了解,几年前我在一家服装企业工作的时候就涉及到塑料瓶再生成服装原料、纸的部分,当时我就知道可以做很多东西。没想到这次我们社区也举行了这样的活动,感觉非常有意义。”

  为了交出自己的作品,“樱桃”和妈妈来到了黄金城道采风,秋季金黄的银杏叶给了小小的头脑灵感,她捡拾了新鲜掉落的银杏叶,并且将它们仔细贴到了自己的画纸上。在此基础上,“樱桃”发挥想象力,又添上了小蝴蝶、草地、小花、蓝天等等元素,用五彩画笔描绘着她所喜爱的家园社区。

  连同“樱桃”的画作一起,49幅居民作品最终来到了安大地手中。 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的设计学专业教师、硕士生导师,在看到居民们的画作前,他曾担心过这些原始素材会不会较难使用,但真的见到了这些作品后,他被居民们的热情和才华“惊艳”了。

  “这些画作有些画的是家庭成员、社区的人,有些以建筑、家园为主题,还有的画绿色植物、小动物,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景。我感觉都充分表达了居民对美好绿色社区的热忱。”

  通过前后五六轮的讨论设计,安大地老师将居民们提交的画作悉数杂糅为精美设计图案,并展现在三款伞面上。 对于“樱桃”的作品,安大地也有印象: “银杏、蝴蝶,都用到了,我用设计软件将这些图案从扫描后的原作上‘剪’下来,尽量把每幅画的元素都用到。 ”

  其他居民贡献的是伞面上“画”的元素,“字”的部分则是书法家赵达提供的。赵达老师在虹桥街道居住了十几年,也曾参与社区管理和公益活动,对这里很有感情。此次可口可乐中国“回收我·回来了”环保行动来到古北,在他看来是自家社区环保、开放、多元的特征得到了认可。

  在为伞面设计文字与字体时,赵达老师颇费了一番思量,最终将路线定在了“大众”、“大气”两个关键词上。“前后考虑过要不要使用 ‘孤勇者’‘元宇宙’之类的网络热词,或者‘惠风和畅’等比较体现正能量、新风尚的成语。最终,我选择了地名‘黄金城道’这四个字,平实、大气,而且黄金城道四个字本身就有一种辉煌灿烂的感觉。”

  12月初,由居民参与共创设计的6把遮阳伞和100把共享雨伞正式落地黄金城道街区。社区内的COSTA咖啡店便放置了遮阳伞和共享雨伞供客人以及来往行人使用。

  “我们本来的户外遮阳伞是COSTA经典的深红色,现在换了三把五彩的再生遮阳伞,非常醒目,已经成了附近居民们的热门打卡点。”负责人孟骏幸说,黄金城道上本身就有许多休闲往来的居民,看到了银杏季里来了这样漂亮的伞,拍照留影的人很多。

  近来阴雨频繁,没有带伞的行人也不必淋雨或找地方买伞了。走进这家COSTA,门口就有共享雨伞架,宣传板介绍了这些伞特殊的“前世今生”,告诉大家可以免费取用,居民们使用后也都如数自觉归还。

  “只做一点点小事,也可以很有荣誉感。”张婷婷这样形容这次活动带给她的感受,“环保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大事业,而是大部分人的一点点善举、一点点行动。通过参与可口可乐中国的饮料瓶再生的这个活动,看到凝结着居民愿景与实践的再生伞又回到大家身边,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了绿色循环理念。”

  生活于这座城市,无论你是原住民、旅居客,还是入驻于此的个体商户、创业者、百年企业,它总会在细微处提供给你舒适和便捷,让你忍不住投入到让它变得更美好的愿景之中。

  自2020年到2022年,可口可乐中国的“回收我·回来了”环保行动深入社区已经第三年了。这次在古北,又一个影响深远的公众教育与市民“共创”案例新鲜出炉。人与自然和谐、社区包容开放、居民共创共享,是上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的生动演绎。公众对宜居城市、生态文明的向往,与身为全球企业公民典范的可口可乐公司,在绿色可持续的理念上不谋而合。

  在公司“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战略的指引下,可口可乐中国持续推动了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多元化本土实践,越来越广泛的居民和社会力量自发自动地参与进来,以“共创共享”的模式打造绿色循环社区,构筑“共创绿色生活方式”的领先社区范本。

  最美银杏季,由居民深度参与共创的塑料瓶循环再生遮阳伞伫立在黄金城道步道边,五彩伞面映衬着秋冬广阔爽朗的天际线,伞下是居民们热情合影的笑脸,而这幅美好的图景也将不断延续下去。

  过去,上海人的回收习惯,换回的是几元钱的“收益”;后来,通过坚持科学的垃圾回收理念,上海人得到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的回报;如今,更多回收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技术,让更多人从“回收”这件事情上,体验到了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乐趣,以及环保参与方式的无限可能性。

  从“回收我”到“回来了”, 履行的正是一种真正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一代代人的接力践行,向着可持续未来全力以赴,从而收获了更长久的美好。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