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PBL案例 垃圾去向追踪
2022
12-22

PBL案例 垃圾去向追踪

  笔者围绕“垃圾去向追踪”的主题,基于化学、生物学、物理三科中“物质循环、元素守恒、能量守恒”概念间的联系,进行了整合设计,紧跟热点时事,引导学生解决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问题,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智能平台是教师、学生个性化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可充分利用智慧学伴上提供的资源及数据等内容,更快速、更准确地认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实施跨学科教学。

  2020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笔者通过智慧学伴前测发现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存在错误认识。教师设置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追踪不同垃圾的去向,让他们学习处理垃圾的方法,认识到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学生在追踪厨余垃圾去向的过程中,认识化学、生物学、物理三科中“物质循环、元素守恒、能量守恒”概念间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学科知识,解答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问题的困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倡导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为了调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情况,笔者借助智慧学伴平台实施了前测1,设置了14道关于垃圾分类的题目;为了调查学生对垃圾处理方法的了解情况,实施了前测2,设置了两道题。前测后,教师借助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快速发现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有证可寻”,为接下来的精准教学提供充分且必要的依据。

  教师让学生阅读《厨余垃圾大变身》绘制流程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构建模型的能力,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基于学生梳理的厨余垃圾处理主线,教师继续引导,例如借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甲烷菌进行分析,体会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介绍沼渣可以制成肥料,让学生理解物质转化的实质是基于化学的元素守恒;组织发电竞赛,让学生认识到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理解什么叫能量守恒。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调查“其他、可回收、有害垃圾处理”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意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重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从自身做起,积极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下,教师借助智慧学伴进行后测,分析后测数据,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估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学效果。

  理化生三科研究方向不同,但也有共通之处,它们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它们都是利用各自学科优势,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加深理解的,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迁移与创新的本领。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科普作品《厨余垃圾大变身》并绘制流程图,提高了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甲烷菌(图片),培养他们对微生物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开展“手动发电对决外燃机发电”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及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基于物质循环(化学)、元素守恒(生物学、化学)、能量守恒(物理)三大概念,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认识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夯实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发展其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智慧学伴平台上学生学科能力指标均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大项。不同学科不同级别的要求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学科的共通性,又反映出学科的特殊性。此课例为化学、生物学、物理跨学科融合课,具体学科能力要求如下(如图2)。

  教师借助智慧学伴平台实施了前测1,设置了14道题目,每题1分,有34人参与,只有一人获得满分。班级在A学习理解中A1辨识记忆项上的成绩为0.77。系统统计了各分数段人数。14道题仅有4道是全部答对,其余题目均有人答错。题目及数据如下(见表1)。为调查学生对垃圾处理是否了解,教师借助智慧学伴平台实施了前测2,结果:“十分了解”占26%;“完全不了解”占6%;“了解但不全面”占68%。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课后教师借助智慧学伴平台对学生进行了后测1。对比数据发现,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满分率从2.9%升到47.2%。在A学习理解中A1辨识记忆项上,班级平均成绩为0.94,较之前有所提升。系统统计了各分数段人数。

  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借助智慧学伴平台进行了后测2,受试班级学生的转化与运用能力从前测的0.26升至后测的0.74,整体有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对垃圾处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智慧学伴平台集成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为中小学提供在线测评、智能作业等教育教学服务。智慧学伴平台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全学习过程数据采集,建构知识与能力结构,发挥并增强学科优势,诊断并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精准教学。

  教师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甲烷菌(图片),体会生物学实验对观察微生物的重要意义;组织学生参与发电竞赛,体会手动发电和外燃机发电的区别,并对化学和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多角度全面认识生活中火力发电的原理,让学生充分理解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

  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实验活动,将科技知识融入实验,丰富内容,注重实效,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着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以垃圾分类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担当。

  如今,全学科阅读作为一项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已深入校园。全学科阅读的实施增强了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规范性。此活动中,教师让学生阅读《厨余垃圾大变身》就是践行全学科阅读理念。

  教师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前测的可视化数据,评价学生课前对于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的认识程度,以数据为参考依据,促进精准教学的发生;

  在科普阅读环节,组织学生分组绘制流程图,根据小组汇报情况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信息整合及认知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评价学生以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分享,评价学生搜集信息、加工整合信息,以及针对前测误区进行精准辨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跨学科教学,以智慧学伴平台前测为教学起点,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教师精准掌握学情,实现对学生认知特征与学习规律的深入理解与精准诊断,使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有证可寻。

  课堂教学结束,以智慧学伴平台后测为教学终点,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而且能促进教师反思,助力职业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前、后,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可实施课堂教学育人成效评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教与学皆有证可寻。

  教师利用智慧学伴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不仅能了解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而且能深入教与学的微观层面,大幅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

  笔者建议:课中的活动环节,关注到位,关注前测数据中的个体学生及个体问题,适时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在设置后测内容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前测成绩,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精讲精练;最后根据后测数据,认真核实,反思教与学。

  学生的有效学习体现在进步和发展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继续探索学习的愿望。智能技术平台在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可协助教师更客观、具体且动态化记录学生个体发展水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跨学科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选题。在选题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先从自身学科角度思考几个选题,然后交流讨论,不断挖掘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切入点,找到学科间的联系。为选好题,教师需要不断交流、相互听课,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跨学科内容的理解,还能增进教师对于学情的掌握。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顺利开展教学。

  跨学科教学的选题范围广,教师在选择时可通过跨年级教材串联知识,从跨学科课堂上学习不同学科教学理念,将教学与美育融合,培养学生优秀品格,使教学主题既能切合学生所学,又符合综合性、社会性的课程要求。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革新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单一教学范式,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现今教学模式变革的趋势。跨学科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全力沟通配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融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品格修养,使其成为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此次跨学科融合课程借助智慧学伴在线智能教育平台开展,基本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顺应时代需求,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应用智慧学伴平台的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数据分析情况,因材施教,制定精准教学目标,实现个性化教学;借助平台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运用可视化学习视图,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查漏补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