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环保舆情之全国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分析报告
2022
11-26

环保舆情之全国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分析报告

  :2019年4月26日,住建部等部门发布通知表示,在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基础上,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益处、“分不清”等话题引发舆论热议,致使“垃圾分类”成为舆论场上既热门又持久的线日

  4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9〕56号)文件发出后,并未引起大范围的舆论关注。直至6月,在上海即将开始垃圾分类的影响下,舆论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日益关注。6月28日,“人民网”发表文章《住建部:46城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引爆舆论,“全国46个重点城市试行垃圾分类”一事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由于是中国首个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城市,条例实施首日,上海政府、市民的表现备受瞩目,“上海垃圾分类个人扔错罚款”“上海首张垃圾分类整改通知书”等话题引起舆论关注,舆情热度一路攀升;另外,北京、西安、苏州等地不同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也引发争议,“你是个什么垃圾”“轮到你了垃圾分类宣传片”等话题走红,致使舆情热度于7月2日到达顶峰。

  微博平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宣传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调侃复杂的垃圾分类标准;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的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在即将试行垃圾分类的46个城市中,本地化微信公众号在宣传当地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上发挥重要作用;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对新闻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大量转载。

  36%的媒体报道聚焦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执行。一方面,媒体重点报道各个城市相关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媒体也关注群众在进行日常垃圾分类时遇到的问题,例如,分类标准难以把握、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不便等;此外,相关专家从立法、奖惩措施等方面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

  31%的媒体报道传播住建部发布的《通知》。具体涉及住建部发布的文件内容、城市名单等内容。

  25%的媒体报道关注垃圾分类带来“新商机”。产品方面,垃圾分类的大力推行促使垃圾袋、分类垃圾桶、垃圾粉碎机等“垃圾”周边产品销量火爆;股市方面,垃圾分类概念火热,“环保股”进入机遇期;创业方面,垃圾分类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垃圾识别系统、垃圾分类小程序、代扔垃圾等新的创业机会已经开始显现。

  8%的媒体报道涉及的内容有:关注其他国家的垃圾分类经验、各地垃圾分类处罚条例的差异等。

  33%的网民言论支持国家推行垃圾分类。部分网民认为垃圾分类短时间内会给群众带来麻烦和困扰,但从长远利益考虑,该政策利国利民。部分网民对政策点赞并表示期待,同时希望全国推广。部分网民建议国家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网民分析称,该政策除环保外,也会促生广大的产业链和就业机会。

  29%的网民言论关注试行垃圾分类城市。在46个重点城市名单发布后,部分网民传播、吐槽自己所在城市入选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此外,一部分网民质疑重点城市的选择标准,并猜测国家从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中进行选择。另外一部分网民质疑《通知》为何不包含地级以下城市。也有一部分网民传播部分不在重点城市名单里的城市,如丽水,也在自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19%的网民言论聚焦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由于上海是先行城市,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引发网民关注。“垃圾分类逼疯上海人”“垃圾分类成为上海新社交”“上海条例实施第一天共发出623张整改令”等话题皆为网民关注的重点内容。

  11%的网民言论质疑垃圾分类政策。部分网民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内容繁琐,不便民、利民。部分网民称该政策和“小区拆围墙”“限塑令”一样,略显激进。部分网民认为民生问题采取“运动式”“跃进式”的方式会“欲速则不达”。还有网民指责“政府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人民为政府服务”。

  8%,主要为关注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标准是否一致、传播垃圾分类指南等。

  正面情绪的言论占比最高,占45.0%,主要是点赞国家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响应国家垃圾分类工作、认为垃圾分类利于环保、号召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等。其次是中立情绪的言论,占30.1%,主要是讨论试行垃圾分类城市、传播垃圾分类指南、关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等。负面情绪的言论占24.9%,主要是认为垃圾分类麻烦、指责推行垃圾分类时间仓促、认为垃圾分类政策落地难、批评垃圾分类政策是“拍脑门政策”等。

  上海在线上、线下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时,网民言论体现出舆论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情绪分离快的特点。对其他45个重点城市的启发是:各地政府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前,需要提前在群众间预热,提高话题的热度与时间长度,以氛围提高人民群众的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同时还能收集负面反馈与公众良性互动,防止负面舆情集中爆发,避免群众集体抵制的情况的发生。

  对中国社会来说,分类投放和处理垃圾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课题。过去,人们对垃圾分类没有概念,加之习惯使然,让“打包处理垃圾”成为一种“社会惯性”。因此各地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应当为民众预设一个“缓冲期”,开展柔性执法,体现人文关怀,更加需要重视或预见民众产生的消极情绪。各地方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可借鉴某地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民众反馈体现出的舆情焦点。例如:

  1.民众对全面撤掉垃圾桶、定时定点投放,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更有舆论表示人身自由受到侵害。因此,制度推行不能“一刀切”,有关单位应通过协商和实践,摸索出真正融入民众生活的“定时定点”。

  2.垃圾类别复杂,老人、特殊人群垃圾处理难等问题,也极大地打击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引导而非强制执行的方式推行垃圾分类,以激励与约束民众自觉进行分类,全面科普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是重中之重;同时同步搭建“代扔服务”助困难人群垃圾分类项目。

  3.垃圾分类处罚也是民众反感的核心问题。因此,垃圾分类处罚部门要明确目标,处罚不是目的,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才是目的。执法手段应融入更多的“人性因子”,垃圾分类实施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只有对于那些不听劝告人实施罚款,体现柔情执法。

  “垃圾分类”不是新词,早在几十年前,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已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尝试,其中部分做法较为成熟,且效果良好,值得学习与借鉴。如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德国基本按照“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处理”的要求,饮料容器实行押金退还制度;韩国部分地区的食物垃圾实行按量收费,迫使居民减少食物垃圾的产生;英国小学每周开设两至三次科学课,课程内容涉及环保、垃圾分类等并开展实操等。因此,有选择地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方法、法规,针对我国各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规。同时,地方立法在居民生活垃圾收费问题上,还存在禁止条款和对应罚则的匹配问题,有关部门要避免“照搬全抄”,需因地制宜,重点研究垃圾分类处罚该如何落地这一关键问题。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