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笔者在这里看到:昔日尘土飞扬的“渣山”,成了一座储量巨大的“城市矿山”。
在全封闭的厂房内,大量废渣经过分拣,一部分作为炼钢原料直接回炉加工,一部分磨粉作为高标号水泥原料……而在厂区外,青草如茵、绿树成荫,这里就是一座大型的“渣山公园”。
近日,武汉发布《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那么,武汉拥有哪些“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武汉建设“无废城市”会给市民带来哪些利好?
29日,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资公司”)安全环保主任王飞,指着一排蓝色厂房告诉笔者,“你看,这是我们的钢渣处理中心,它的生产线是全封闭的,实现了钢渣全程‘不落地、不见天’,很好地压减了粉尘、废水污染。而且,它的‘饭量’很大,可年加工240万吨的钢渣原料、并对35万吨钢渣进行二次深度加工。”
去年5月11日,武汉市首家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青山区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在这里挂牌成立,企业与政府携手按下了建设“无废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快进键”。
宝武青山基地年产各种固废超过800万吨,金资公司参与全工序的固废回收与加工利用,含铁废料基本上“刚一出生”就“回炉再生”。
即使是不具有“回炉”价值的钢渣矿渣尾料,其粉料作为高标号水泥的主要原料,应用到各项工程上,既能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减少土壤修复的麻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节省了生产同等数量的其他水泥所消耗的能源和污染排放,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据了解,金资公司正在建设一个60万吨钢渣粉项目。经测算,这一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万吨。
王飞介绍,金资公司正在规划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建筑垃圾处置中心,以解决建筑垃圾的“城市之困”,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利用;建设1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拆解产线,推进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处置;建设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以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将餐厨垃圾、废旧木材、园林废弃物等城市固废转化为生物质能,替代石化能源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有关人士介绍,为了消纳城市废物,需要我们的企业将它真正视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矿产资源”善加利用,将企业的视野从单纯的“服务企业”向更深层次的“服务城市”延伸,助力武汉“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动产业链减废增效。推动钢铁、汽车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建成生态钢厂,推动汽车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提升工业园区循环化水平。加快建设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支持创建青山区新能源应用示范区、中法武汉生态城低碳产业园和江夏区绿色建材制造低碳产业园。
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废钢使用比例,推进粉煤灰全量使用。在青山区、江夏区、新洲区开展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创建行动。
沌口街与万家湖路交会处,沌口片区六村综合改造项目1#、2#地块,是湖北地区最大体量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有54.83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装配率55.1%-57.8%。
如今的舰船建造,早已采用预制件进行“拼装”。同样,在建筑行业,中国正在推行“预制房”,使用的就是装配式建筑技术。
装配式建筑,就是把楼梯、阳台、空调板、外墙板、叠合楼板等建筑构件,放在工厂流水线上预制生产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相当于“搭个积木,建起了房子”。
“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系统集成,非常复杂。”中建三局工作人员介绍,它的背后充满了“科技感”甚至是“科幻感”。
因为,每一个在工厂预制的构件,都需要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精准画相”;并对安装过程进行三维模拟,相当于“预演试装”。
“沌口片区六村项目,实现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节约近1/5工期,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小米武汉总部(东湖1号项目)钢结构工程,也采用了装配式建造技术,所以,它们的建造速度很快。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种“积木式建房”效率更高,施工周期更短,在节能、节材、节水和减排方面成效明显。
市城建局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武汉汇集了部件生产、设计咨询、集成应用、科技研发等多个门类,正在形成一个装配式建筑的完整产业链,全市装配式建筑已由试点示范阶段转向重点区域全面推广阶段。
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在青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区域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
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重点区域新建建筑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比例达到100%。
强化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健全装修垃圾收运处置机制,推广利用废弃渣土生产填方材料以及砖、砂浆等材料。
《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记载,1960年以前,武汉曾实行“有机垃圾(菜根、菜叶、果皮、果核等)与无机垃圾(玻璃、废铁等)分类收集”。居民先分类存放,垃圾工一天收有机垃圾,隔一天收无机垃圾,便于将有机垃圾堆肥发酵后运送农村作肥料使用。后因居民不习惯而停止。
如今,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主要来自人们的一个新的生活习惯——网购。数据显示,快递包装废弃物,已占到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85%以上。
武汉邮政快递行业正在掀起“无废”革命,既做“减法”,也做“加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比如,生产商避免过度包装,快递公司大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袋,鼓励重复使用包装纸箱,让快递包装真正“减量”。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厨余垃圾成为生活垃圾的“重头戏”。它主要来自餐饮企业和各类食堂的大量泔水,也包括居民的菜梗乱叶、剩饭剩菜等有机质丢弃物。
为此,武汉正在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
在其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武汉也在探索一些值得推介的做法。
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全国首家专业从事城市矿产交易的金融平台企业——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交易品类涵盖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等,线亿元。
垃圾,不能仅仅停留在回收。回收的价值在于加工利用,进而“创造新的价值”。金凤凰纸业是国内目前“高强瓦楞原纸”细分产品最大的专业生产厂家,通过回收市场上的黄板纸等绿色方式,实现年生产高强度瓦楞纸60多万吨、产值20多亿元。
武汉华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回收废玻璃7万多吨,再生各类玻璃容器4亿多支。格林美和博旺兴源公司年回收拆解废旧家电100多万台。
甚至,废物回收也玩起了“手机下单”。武汉众石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众石回收”小程序,向用户提供回收袋,用户将可回收物品分类装袋后、在线下单,回收员随即上门取件,经在线结算、用户还得换取一定的经济回报。
这种比较新颖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将住宅、商户、公共机构和垃圾分类连接在物联网上,实现可回收物的溯源管理、就近资源化处理,受到用户的欢迎。
这个小程序自2019年开通以来,已有3万多人次下单、回收各类再生资源300多万公斤。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
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利用能力。加快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处理基地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发电厂扩产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促进物流快递绿色包装转型。开展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应用试点与绿色发展综合试点。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废旧物资“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
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有害垃圾,总量相对小,收集难度大,一直不太受到人们的关注。东湖高新区高度重视这一工作,2022年初,在全市率先建成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区级有害垃圾暂存间。
据负责运维的湖北润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员徐康介绍,这个暂存间目前已接收、存储、转运、处置有害垃圾9.74吨。
在农村地区,农民使用农药、渔药后,瓶瓶罐罐、塑料包装就随手丢弃在田间地头了。
新洲区从2019年开始农药废弃物回收试点,在全区各街镇挑选农资店设置了40个网点,建起覆盖全区的回收网络。
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农民朋友听说,将农药废弃物捡回来,不光保护了环境,还可以拿到网点“换钱”或换取其他农资, 于是很乐于做这个事。
去年,该区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173万个,回收率达90%以上;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119.79吨全部无害化处理。
29日,新洲区农药废弃物回收试点联络员巴水平告诉笔者,“今年我们只回收到了20多吨农药包装物。这3年的大力回收,留存于乡间多年的农药包装物的存量已逐渐消耗掉,这说明这个‘农药废物换钱’的政策还是很有效的。”
食品安全的源头在田间。政府拿出一部分财政补贴,凭着这个“废物换钱”的小妙方,治愈了困扰当地多年的农药废弃物乱丢的“老毛病”,这样的“交换”是值得的。
同时,这也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减少了农田、水源污染,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得以提升,自觉加入到维护美丽家园的队列中来。
完善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开展小微企业、社会源危险废物有偿收集试点及转运服务,建成一批区级有害垃圾暂存站。
积极推进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开展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鼓励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内部资源化利用。
策划: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融媒体中心 武汉生态环境宣教中心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527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