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垃圾“四分法”如何落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宣师一附小同学们开展“垃圾分类拍了拍我”的互动小游戏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2020年9月7日,大峪二小五年级三班的教室内正在上一堂特殊的“垃圾分类课”,同学们将“垃圾分类达人”李诗雅围住,李诗雅正在给同学们展示她用早餐剩下来的废旧牛奶盒制成的收纳盒,分上下两层,上层“水晶盖”用胶带覆盖绑住,当做可擦写画板,下层设置4个小抽屉,用于收纳零碎小文具。在学校“红领巾回收站”,类似李诗雅这样用废旧报纸、可乐瓶、易拉罐等做成的创意作品还有很多,垃圾变废为“宝”成了每个同学生活中的习惯。 开学20多天以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多所学校,近距离接触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那些乐在其中的“分类小达人”们。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实施四个多月,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本市各个中小学平稳有序开学,校园内的生活垃圾分类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条例》的原则性框架之下,校园中垃圾桶站的设置、回收方式和居民小区相比较更加突出因地制宜的特点,并有其特殊之处。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居民区中“四分类”的垃圾桶一般都集中放置在一起,但学校和居住小区的垃圾构成不同,需根据学校特点因地制宜摆放。北青报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发现,每间教室、教师办公室内都会并排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为“可回收垃圾桶”,一个为“其他垃圾桶”。打开可回收垃圾桶桶盖,里面是同学们写完练习题后丢弃的废旧纸张、废旧矿泉水瓶,其他垃圾桶里则是擦手擦嘴用过的湿纸巾、餐巾纸等。据学校介绍,厨余垃圾一般都不会在教室、办公室内日常中产生。
至于学校中的有害垃圾,虽然量并不是很多,但因为其特殊性,一般被放置在校门口、校医务室外等能够被保安、校医监督到的地方。在有害垃圾桶里有坏掉的灯泡、灯管、打印机空墨盒、废旧电池等。对校园里有害垃圾的管理,各学校尤为重视。“对于有害垃圾,我们不会让学生直接接触和管理,都是由学校实验室、后勤的专管员老师来做,因为这部分垃圾都是学校日常工作消耗运行中产生的,孩子们在垃圾分类实践中不会涉及。”实验二小平谷分校副校长李强介绍说。
厨余垃圾在居民社区的垃圾产生量中占比很高,而校园中的厨余垃圾有什么特点呢?据观察,首先,在厨余垃圾桶设置上,学校有自己的考量,会按照师生的就餐地点设置。比如丰台五小、定慧里小学等在教室用餐的学校,就在每天午餐时段将厨余垃圾桶带到各教室或楼道中,午餐用完后,由食堂专人将厨余垃圾收走。而朝阳实验小学、密云区冯家峪镇中心小学等都是在食堂就餐,因此餐厨垃圾桶就设在食堂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秋冬季校园里的落叶也变多了一些,这些枯草落叶都应归类为“厨余垃圾”,因此不少学校也在操场、通道设置了临时厨余垃圾桶。
北青报记者在多所学校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学校在教室内都全面禁食零食和水果,所以厨余垃圾主要来源于厨房和食堂,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食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根茎和残叶,另一类是肉类食品的骨头和水果皮核,在 “光盘行动”的背景下,不少学校的剩菜、剩饭都已经较为少见。如实验二小平谷分校本周二中午的伙食,由于有土豆丝、肉炒芹菜、胡萝卜、鸡腿以及餐后的水果橘子,因此厨余垃圾桶里可以看到土豆皮、芹菜叶、胡萝卜皮和根等,而饭后厨余垃圾桶里又多了鸡腿骨头、橘子皮、橘子核等。
在厨余垃圾的清运处理上,学校也与社区不同。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厨余垃圾每天由学校定点、定员、定时投放,再由所在区的专业环卫运输队上门清运,已经形成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比如,定慧里小学早上6点钟学生还没到校的时候,海淀区环卫五队已经派垃圾车到学校进行收运。冯家峪镇中心小学是寄宿学校,垃圾在学生们晚饭后收运。丰台五小每天上午11点半前会将当天上午和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清运。
北青报记者调查统计发现,学校里不同垃圾的占比大体为以下这一比例:可回收垃圾占比最高,约占40%;厨余垃圾20%;其他垃圾35%;有害垃圾约占5%。
新版《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及学前教育教学。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的各个中小学校,师生对垃圾分类已经达成了共识,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展板、楼道滚动屏幕等多种形式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也有不少学校让学生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督中。比如,人大附丰台学校小学部、朝师附小本部校区、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等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推广垃圾分类的知识。
垃圾分类在新学期也成为各学科老师们的教学“新素材”。定慧里小学五年级进行了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科学、音乐六个科目的跨学科实践《 垃圾分类,我准备好啦》。朝阳实验小学开发了《垃圾分类我能行》的实践性课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学习的课堂搬到自然和社会中,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小同学们加深垃圾分类知识印象,不少学校也自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毒有害红桶桶,可回收的蓝桶桶,厨余垃圾绿桶桶,其他垃圾灰桶桶……”在密云区季庄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宣师一附小等学校,自编垃圾分类儿歌成为学校里的“最流行”。
同学们还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到了生活中。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一年级7班的刘天意精心录制了科普视频,变身“小老师”,通过投放垃圾品类小卡片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义务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受到社区居民的频频点赞。丰台五小四年级7班叶盈杉录制了十多个短视频发布在网上,让更多人了解了垃圾分类。
周熠然:由于暑假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我认识了我家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阿姨给了我一本垃圾分类宣传册,我将里面的分类知识全部都背了下来,还上网搜集了关于红、绿、蓝、灰四类垃圾分类桶的知识,同时手绘了“垃圾分类小报”和“垃圾分类宣传画”。我凭借暑假的努力和实践,被同学们选为学校的垃圾分类小宣传员,负责将红、绿、蓝、灰四类垃圾的分类知识讲给更多的同学们听。
周熠然: 我们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文明志愿岗,每个“志愿者”负责的位置不同。比如我,是整个年级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的课间10分钟,我都会对整个三年级同学倒垃圾的情况进行监督。刚开学的那几天工作量挺大的,因为不知道同学们什么时候倒垃圾,所以几乎每个课间我都要在楼道的分类垃圾桶旁盯着。经过一周的时间,我大概摸索出了每个班垃圾量的规律,并且和固定投放垃圾的同学们“约”好了,在中午午休时或者晚上放学后集中投放垃圾。
北青报:遇到混投或者分类有错误的情况,你作为小宣传员会怎么做?在监督的过程中,你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周熠然:如果有同学对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混装,我不会指指点点,而是会帮助他们分出来,并且讲解一下如何分类。我记得有一次,3班有一个同学将用过的纸巾放在了可回收垃圾里,我一边说“由于这种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我原来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相信你可以分得更好”,一边帮他把垃圾捡了出来扔在其他垃圾桶里。那坨用过的纸巾湿漉漉的,特别脏。当时他本来还想和我“理论”一下,但看我这么做了以后,他就不再说话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分错过。当然,如果有分类比较好的同学,我会记录下来,交给老师进行表扬。
周熠然:我觉得我在学校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了习惯。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我会将厨余垃圾桶放到她身边并随时提醒分类。每天早上扔垃圾时,我都会检查一遍再投放。为了让爷爷、奶奶家也进行分类,我建议妈妈为他们购买了两个颜色的垃圾桶,周末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也给他们讲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我知道骑车要戴头盔,但这个共享头盔很脏,不敢戴啊。”这是8月20日上午记者在南昌市西湖区天佑路口看到西湖交警大队民警整治骑电单车不戴头盔的不文明现象时,一名骑着共享电单车的市民被交警拦下后的抱怨。由于共享电单车的特殊性,佩戴共享头盔让不少市民左右为难。戴,有点脏;不戴,会被交警查处。共享电单车配备的头盔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用户体验,影响南昌文明交通秩序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遇到过在共享头盔里洒牛奶的。”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他有次从站前西路到铁路二村,在路边扫了一辆共享电单车。当他拿起放置在车筐里的头盔时,却看到里面湿漉漉的,并且有一袋没喝完的牛奶。无奈,他只好把头盔放回了车筐。当他骑至铁路二村附近时,被执勤交警拦了下来,询问他为什么不戴头盔。他跟交警说明了相关情况,交警表示理解,让他从旁边的执勤点借用了一个头盔安全出行。
市民李女士经常骑共享电动车出行,对于共享头盔的卫生问题,她告诉记者:“我经常遇到头盔很脏的情况,不戴又不行。为此,我随身带着毛巾和酒精,使用头盔时先擦拭,特别是那根头盔绑带,不喷酒精不敢使用。”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目前共享电单车基本配齐了头盔,但头盔上有污渍、小广告的现象不少。记者在西湖区街头看到不少小遛共享电单车的头盔篮内有口罩、树叶等垃圾,有的甚至几天都没有清理。看来卫生问题是造成不少市民骑行共享电单车时不愿佩戴头盔的主要原因。
“8月16日我们与红谷滩城管执法大队专门为此约谈了南昌市5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要求他们通报对共享电单车头盔的保洁措施,以及如何加强落实,切实消除骑行者的心理顾虑。”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红谷滩交警大队大队长万训坚介绍说,共享电单车确实方便了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但保障群众安全行驶,头盔必不可少。“头盔是直接与骑行人身体接触,骑行人嫌脏不愿佩戴的心理能够理解,所以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保洁措施,让群众愿意佩戴共享头盔。同时,我们各文明交通劝导室也提供安全头盔免费借给群众使用,群众有这方面的需求可随时找交警求助。”
“我们之前尝试过配备一次性浴帽,但发现骑行人使用后会将浴帽丢弃在路上,造成新的污染。”哈啰出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市民关注的头盔清洁问题,公司已经在全城启动“清新计划”,之前是使用水枪清洗的方式,现在改用专用的头盔清洁剂针对头盔内外部进行清洁消毒,然后用毛巾擦干,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去除头盔内的油垢、异味等,市民可放心使用。“一方面把头盔清洁消毒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中,运维人员每日清洁后拍照反馈;另一方面,公司也将通过软件推送以及短信告知等形式,配合相关部门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持续引导市民骑行电动车佩戴头盔,安全出行。”
与哈罗一样,青桔和美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运维人员会对头盔开展专项清理,并纳入工作考核范畴。“我们也呼吁市民与我们共同维护头盔卫生,生活垃圾不要放入共享电单车的头盔篮内。”美团的运维人员告诉记者,希望能与市民共同维护共享头盔的卫生。
“针对近期群众反映的少数共享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缺失、取用不方便、车筐污秽以及车辆号牌遗失等问题,南昌交警约谈相关企业要求其立即开展自查整改,各企业必须在8月20日前对全部运营车辆的车筐头盔进行清洗,补齐遗失的号牌和头盔,同时在全市37个文明交通治理站和文明交通劝导室提供文明头盔免费供市民借用。”南昌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8月1日以来,各运营企业共补、换头盔3000余个,补领车牌6000余块,保障了市民便捷使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这两天被垃圾分类的示意图刷屏了?“干垃圾不是‘干’的,湿不是‘湿’的。“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可以卖出去换猪的叫可回收垃圾。”……大家开足了脑洞去理解和记忆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懂得垃圾的分类是第一步。我们给大家找来了全球十五大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和他们的图标,看看哪一个最科学最最好懂!
大件垃圾(bulky waste):自行送往回收中心,或使用城市大件垃圾收集服务(收费)
医疗垃圾(Clinical waste):申请医疗垃圾处理(免费),装入黑色袋子并扎好
家具、冰箱、电磁炉、电视、空调、煤气灶、床垫、沙发、书桌、茶几、微波炉、洗衣机……
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尼龙、铝和其他金属罐、利乐包(牛奶容器、果汁包等)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宠物粪便、猫砂、灯泡(白炽灯)、月经/卫生用品、尿布、混合材料、一次性剃刀、一次性冰袋、一次性手套、闪亮的食品包装纸、碎玻璃和陶器……
蔬菜、水果、肉、鱼和其他海产品、鸡蛋、面包、意大利面、面粉、乳制品、糖果、咖啡渣和袋泡茶……
烟草制品、房屋清洁垃圾、尿布、卫生用品、牙刷、信封、便签、鞋子、衣物……
所有的纸(除卫生用纸)、金属、塑料,例如聚苯乙烯食品盒、塑料袋和塑料膜、铝箔,气溶胶罐……
玻璃瓶罐、塑料、金属、聚苯乙烯泡沫、报纸、杂志、传单、瓦楞纸、牛奶盒……
生活垃圾中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如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
餐饮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包括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以及家庭产生的花草、落叶等。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以外的混杂、难以分类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卫生巾、一次性纸尿布、餐巾纸、烟蒂、清扫渣土等。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
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易腐性垃圾等有机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混杂、污染、难分类的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木料等。
废弃的纸张、塑料、金属、纺织物、电器电子产品、玻璃等可资源化利用的物质。
废弃的剩菜、剩饭、蛋壳、瓜果皮核、茶渣、骨头等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
废弃的充电电池、扣式电池、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温度计、血压计、药品、杀虫剂、胶片及相纸等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493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