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明确了各类别定义及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按《条例》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或面临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3月1日《华西都市报》)
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的无害化处理,于生态环保都具有综合性效益。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的闭环流程中,垃圾分类投放参与度与准确率,对后续工作的能效具有基础性作用。垃圾分类如此没有最基础的公众参与,仅靠相关工作人员现场督导和二次分拣,不仅人力成本巨大也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因而,提高全民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有效提高垃圾分类标准的辨识度,关乎到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和终极成效。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的精细化、全过程、主动式管理,需要从源头开始,倒逼重整生产和消费环节,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因此,做好垃圾分类,首先必须因地制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切忌急功近利。长时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技术门槛很低的工作,因为只看到了垃圾分类“链条”上的一环,却忽视了整个产业链。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成都在探索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垃圾分类基础和经验,但仍需巩固成果、补齐短板、形成链条、构建体系,才能避免在反复、犹疑中消磨公众参与的热情。
其次,做到分类实施。群体的差异性对宣传普及和推广落实的要求也有差别,比如老年群体在接受度上相对较慢,应当反复引导并做好日常矫正,必要时要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上门服务,辅助其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等。还得结合垃圾分类后续处置的能力、公众素质和需求满足等多种因素,最大程度实现方便适用的原则,实现聚合效应的最大化,只有人人都遵循“产生者负责,污染者付费”原则,规范的投放习惯才能形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当更多的人身体力行,让垃圾分类成为刻在脑中的“下意识”,在面对垃圾箱上“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标识时,不再有疑惑和踌躇,垃圾分类才能真正从时尚走向“日常”,从一时的“兴奋劲”成为持久的习惯,改变城市的面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获得感。
最后,约束促进。垃圾分类投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公共义务,除了柔性的引导和鼓励,比如采取积分或者发小礼品等,同样离不开强制措施的促进。在既有的法律和规则框架,加大监督、执法和处罚力度,也是进行垃圾分类推广的题中之义。除此之外,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平台,进行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和多样性的宣传普及,也是提高全民垃圾分类辨识力、参与度的现实路径,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继而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影响.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政府推动、试点示范、重点突破、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成建制推进工作模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标准、工作及设施“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全社会参与、成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成都模式。2020年,成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罗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455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