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三年上海成绩如何?最新干湿垃圾比例公布
2022
11-13

垃圾分类三年上海成绩如何?最新干湿垃圾比例公布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今天(1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继续保持“三增一减”(干垃圾减少,其他三类垃圾增加)趋势,干湿垃圾保持6.5:3.5的较合理比例,与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基本持平。

  垃圾分类实效的保持,主要归功于市民基本养成了主动参与分类的好习惯,也离不开分类投放环境的改善和各项因地制宜措施的推动。

  2019年以来,全市服务于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中,已有2.2万个完成了升级改造,安装了洗手装置和防虫除臭设备。多个街镇还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一网统管”智慧平台。

  静安区宝昌路一侧有一片老式里弄,住着300户人家,由于内部空间局促,房屋之间走道不足两米,最窄处仅容1人通过,而原有垃圾投放点又无法满足分类需要,导致一段时间内,里弄里随处可见“小包垃圾”,环境脏乱。

  这个难题被一辆移动回收车破解。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看到,这辆小车由一辆园区导览车改装而成,前半部分放着3个干垃圾桶、1个湿垃圾桶、1个定制的有害垃圾桶,后半部分腾出来收集可回收物。

  每天早、中、晚3个固定时间段,小车停靠在宝昌路上,此时,居民可以出来扔垃圾。

  住在里弄里的李阿姨说,过去,“小包垃圾”越来越多,居民意见很大,但归根到底是里弄“底子”差,无法设立标准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在这个小区,‘疏’的作用远大于‘堵’。”宝山路街道城运中心垃圾分类负责人鲍晶晶表示,通过充分征询居民意见,小区废除了原本脏乱的垃圾投放点,借鉴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垃圾的经验,引入了移动回收车,既保障了小区的环境卫生,又给居民们提供了分类投放垃圾的渠道。

  移动回收车投入使用后,小区还根据居民分类投放的垃圾量进行相应调整,最终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四类垃圾的存放空间按照“黄金比例”来设置。“小包垃圾”从此消失。

  垃圾箱房的异味也困扰着不少小区。有些小区不断喷洒空气清新剂,但效果不持久。

  在海关新村和彭三小区,新工艺、新技术等科技赋能,把除异味这件“小事”做到了居民心坎里。

  今年7月,海关新村的垃圾箱房涂上了一层新材料公司生产的防虫涂料,无色无味,起到驱赶蚊蝇的效果,防虫效果可以维持3—6个月。

  在彭浦新村街道的彭三小区,除臭用的是从植物中萃取的除臭剂。当空气中除臭剂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感应装置就会自动喷洒除臭剂,通过“一网统管”也可对除臭剂的使用进行监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