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制度以来,话题热度一直高居不下,支持和反对声中,经常有人提到日本垃圾分类被称作为世界典范。那么,日本的垃圾分类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在那之前日本垃圾污染曾一度非常严重,面对严峻的“垃圾围城”问题,日本当时出台了垃圾处理的应对方案——3R行动,即源头减量(Ref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就和现在上海的垃圾分类立法差不多。
和上海市民一样,3R行动的执行初期,由于条例实在太过繁复,日本市民们也一样怨声载道。
当时日本的垃圾分类,除了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细分为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等等,真的是比我们的四大类要复杂多了。
光听不直观,举个例子,喝完一瓶可乐后,要洗净饮料瓶,撕开塑料标签,将标签扔到可回收的塑料垃圾袋中,瓶盖归入不可燃垃圾,塑料瓶则放入专门的塑料瓶回收箱。
而且丢垃圾必须按规定样式打包,大件垃圾需要支付额外的处理费用,因此日本人民轻易不敢购置大型家具。
而日本的垃圾投放时间是按照天来计算的,每周的固定几天只会回收固定的几类垃圾,例如每周一只收干垃圾,每周二只收湿垃圾,错过了就要等一周。
虽然繁复的分类方式让民众苦不堪言,但垃圾分类可以说是一项必须执行的法案,对此,日本政府进行了全方位的意识培养、建立了全面的配套设施、出台了更为细致的相关法规。
首先,日本政府从幼儿园起就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老师会教导小朋友每天将喝光的牛奶盒放在水桶中洗净、晾干、并剪开纸盒,等待回收,孩子们学会之后还会反过来督促自己的长辈严格遵循规定。
其次,日本政府为了迫使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街道上往往很少设有垃圾桶,只有部分地区会有较为全面的垃圾桶。
再者,日本政府出台了「废弃处置法」。如果住户所扔的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会被原路退回并处以警告。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拘捕以及高额罚款,罚款最高可至一千万日元。
同时,日本还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居民丢垃圾时所使用的垃圾袋有统一要求,根据不同大小售价也不同。因此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人们会想办法尽量产生更少的垃圾。
而在垃圾分类的大潮中,企业还配合政府进行了一些暖心的设计,让垃圾分类更加有温度。
日本的免费公厕都提供免费再生卫生纸,在这些卫生纸上,打印着一行小字:这些卫生纸都是利用回收的车票做成的。
贩卖机中的饮料售价中都含有不同金额的包装押金。比如喝完牛奶后,需要将纸盒展开叠好投入贩卖机旁的自动回收机,才能退回包装押金。
为了方便人们将垃圾正确分类,包装纸上印有材质标示,对分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初到日本的留学生和外国人可能会对当地垃圾分类法感到无所适从,对此日本印刷了不同语言版本的分类手册。许多垃圾桶上除了文字,还会配以相关图案,便于人们理解。
如果还是不会扔,许多公共垃圾箱被设计成透明样式,投入什么垃圾也就一目了然了。
日本设计工作室MAQ发起了一项名为“Garbage Bag Art Work”的活动,目的有二,一是让垃圾收集点变成装点街角的风景,二是让扔垃圾这件小事变得有趣。
来自东京的 Dentsu 公司设计的一款南瓜灯垃圾袋,旨在鼓励人们在万圣节狂欢后拾起垃圾。
日本著名设计师佐藤大也曾为垃圾分类设计了一款特殊垃圾桶。只有拧开瓶盖才能把瓶子丢进桶的方式迫使人们遵守垃圾分类的准则。
设计的力量对于推动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来说是强大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日本民众形成了自觉垃圾分类的习惯。吸烟者会自带烟灰盒子,遛狗会带好报纸铲子,而废油则会加入凝固剂后,用报纸包好投入可燃垃圾箱。就连看球赛也不忘走的时候把垃圾带走。
尽管日本的垃圾分类几乎已成为国民日常,连国内都推崇备至,但是,很早以前就有日本学者提出质疑,日本的垃圾分类是一场欺骗民众的骗局?
日本垃圾明显的减量化从2000年后实施垃圾收费制度后才显见成效,也就是说前面十几年都不如一条垃圾收费制度,同时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据,日本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低于20%,大大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同年,日本人均垃圾年产量达到了320kg,约是英国的6倍,高居世界榜首。
大到地方政府,小到民众个人,垃圾分类的成效和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成本并不成正比。
对政府来说,过于详细的分类会额外增加物流成本。日本的人工费用本就高昂,而垃圾的过度细分更导致了回收效率的低下。
于个人而言,日常垃圾分类时耗费居民大量时间及人力成本,这还不包括每天丢垃圾都会产生的“必然”费用。
也就是说,由于每日分钟类回收导致垃圾车的高空载率,以及较高的人工费用导致了垃圾分类的成本升高,效率降低。而进入回收后环节的很大一部分的垃圾并没有被再利用处理,一部分焚烧、另一部分大量出口。也就是说,垃圾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之低。
实际上,日本垃圾分类中体现的问题是外来政策的水土不服。从形式上,日本实际效仿了欧洲国家的垃圾分类方式,但欧洲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回收再利用,而日本的回收再利用率却始终停留在极低的水平。
对比日本,其实部分欧洲国家的垃圾分类机制更简单亲民、实行效率更高、也相对符合本国国情。
以垃圾回收率达到65%居于榜首的德国来说,分类方式非常清晰:蓝色的纸类垃圾、黄色的包装垃圾、棕色的有机垃圾和黑色的剩余垃圾。
每个社区设一个玻璃瓶集中投放点,用白、绿、棕三种颜色区分白色、绿色和棕色玻璃瓶,即使完全不会德语也一目了然。
进入垃圾处理环节,德国一直在尝试通过后期的垃圾分拣提高垃圾纯度,从而快速的将一个垃圾上不同的金属、塑料分离开来。
从最早的人工分拣,发展到震荡筛检机、到如今的红外线、磁铁分拣。这大大减轻了分类环节中民众的压力,同时精准而高效。
在我国,垃圾分类自2000年就开始在部分特大城市试点实行。但各项条例的试点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而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一经实施就被广大网友持续一个月的吐槽了个遍。除了难以逻辑自洽的干湿垃圾分类方法,顺带被吐槽的还有定时定点的不合理性。
试想,假如某普通的小型住宅小区的人数大致300户,所有人的垃圾都只能定点投放在四个垃圾桶,并且要在上班高峰和下班高峰期间投放,非常容易错过投放时间。
并且夏天湿垃圾腐蚀速度快,非常容易散发异味、滋生蚊虫。破袋倒入的垃圾存储在普通的垃圾桶中不易清洗,时间久了还会渗透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除了分类逻辑混乱、意识培养缺失、配套设施不合理、规定时间死板之外,干湿垃圾的分类方式也无法适应于现阶段存有的垃圾处理方式。
现行的分类方式适配于生物法+焚烧+掩埋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需要湿垃圾经过成熟厌氧工艺,生成沼气和发电,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回收利用。
而现阶段,上海的湿垃圾处理系统建设于今年才正式提上日程,即使建成也无法完全解决上海的湿垃圾产出量。也就是说,现阶段我们分类的垃圾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被成功“消化”的。
面对垃圾分类,我们应该从分类前、分类中、分类后全方位的实现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
从源头上,应提倡再生材料的利用、减少对产品的过度包装、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中,将各类消耗成本最小化,建立适配地区情况、相对健全的回收设施和制度。在垃圾处理环节,提高垃圾集中处理产业的效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329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