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示范小区打造“分类样板” 时尚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2022
10-25

示范小区打造“分类样板” 时尚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十多年前,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小区设置了三色分类垃圾桶,购置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随着东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从粗略分类到精准分类,这个有7栋居民楼、400多户居民的小区,凭借多处到位的细节成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典型样本。

  2012年的一天,在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东南角的一间简易房内,厨余垃圾处理器正在“勤奋”地运转。这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机器每天消耗掉居民们所投放的30余千克厨余垃圾,直接将它们变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肥料。

  据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区当时摆放了11组、33个垃圾桶。“为了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我们给每家发一本小册子、送两个家用分类垃圾桶,天天有保洁员在小区的垃圾桶旁边解释、引导。”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一番熟悉和学习,居民们很快“上手”,但是分类投放准确率还有待提高,需要保洁员对回收来的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厨余垃圾处理器一年可处理10余吨厨余垃圾,产生几十千克有机肥。“肥料免费发给小区居民当花肥,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相关负责人说。

  回忆起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的日子,居民拍手叫好,“环境收拾整洁,大家住着也舒服”。

  2017年,东城区率先在5个街道和19个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通过设置展板、现场答疑、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一位居民介绍说,身边关注垃圾分类的人越来越多,垃圾分类知识也更加普及,参与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东城区于2019年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推出全新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东城区坚持“干湿分开、资源回收”技术路线,以可回收物、餐厨(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四分法”进行垃圾分类。同年,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并于次年5月开始实施。

  在此期间,东城区印发了《东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东城区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办法》《东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施办法》《东城区生活垃圾减量实施办法》《东城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全区“撤桶并站”优化布局,2300多个桶站全部落点落图,纳入网格系统监管。城管执法部门也加强辖区单位分类容器和分类情况检查。

  为了做好事关美丽家园建设的这个“关键小事”,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2020年,小区里的11组桶站合并为7组,并全部设置公示牌、增设雨棚、整改桶站标识。街道还发动社区工作者、老党员、楼门长、社区积极分子和物业服务人员加入到“盯桶”行动中来,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2020年,在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辛勤工作了十多年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光荣“退休”,小区垃圾纳入全区收运体系,合理规划收运时间和路线,规范收集运输作业,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了提高值桶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小区去年加装了桶站监控设备,物业服务人员可以利用电脑实时查看,对于投放不准确的居民开展点对点精细化宣传指导,进一步提高引导效率。2021年,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获评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持续宣传和引导下,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投放准确率也逐年提高。”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

  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城管执法系统围绕全区“能干成事”能力建设目标,在全员开展“破冰六考”的基础上,激励干部职工思想破冰,打造一支“工匠+猛将”型干部队伍,促进全年工作高质高标推进。

  2018年,北京市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改革,并逐年加大改革力度,构建形成了“制度+平台+风险分级治理+企业评估+菜单服务+承诺担责+信用管理+工作公示”的联合验收体系

  有这样“一条线”,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七个多世纪风云变幻,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这“一条线”就是北京中轴线。为了加强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为申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10月正式施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证照分离”改革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举措,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程网办,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④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