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新时尚 改变广外人的一件关键小事
2022
10-11

垃圾分类新时尚 改变广外人的一件关键小事

  从“别扭”到“习惯”,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一个篓”到“四个桶”,从“他人约束”到“自律行为”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正在成为广外人的日常习惯。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两年来,垃圾分类是如何改变了广外人的生活?我们带您一起来梳理回顾。

  在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街道注重精细化推进,下足“绣花功夫”,完善硬件设施,从严监督执法,广泛开展动员,注重意识提升,持续用力,抓出实效。

  完善硬件设施。目前,地区共设立了38个垃圾分类驿站、80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投放点、270处可回收物收集箱。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化、资源化处理方式,通过科技助力,在地区建立了首个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驿站,通过高速发酵资源化处理机,将厨余垃圾变为滋养土壤的有机“花肥”。

  从严监督执法。两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奔走在垃圾分类执法检查一线,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处理厨余垃圾,督促非居民责任主体强化自律。

  宣传进社区。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走进38个社区,宣讲员来到居民中间,通过展板和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着重讲解易分错的垃圾,帮助大家加深记忆。

  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街道在多个小区“垃圾分类文明行动卡”升级“电子积分卡”,只要正确分类厨余垃圾,并在规定时间脱袋投放到厨余垃圾桶内,就能得到积分,用于兑换垃圾袋、抽纸等生活用品。

  学区全覆盖。学会正确垃圾分类,不仅是大人们的事,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街道目前已实现21所学校垃圾分类全覆盖,通过组织知识讲座、情景剧、走秀等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垃圾分类怎么管?“党建引领”中找答案,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对症施策,探索垃圾分类的推进路径,共同“分”出了“广外经验”。

  荣丰是居住密集型小区,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后,社区转换思维,将流动人口多、底商多这一难点变为突破点,在商户上下功夫,创新推出“底商包垃圾桶”模式,选取有条件和有意愿参与的商户,两三家一组,“承包”一处桶站。新的身份让底商们有了“小区主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参与积极性很高,逐渐成为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红居南街6号院是二机床厂宿舍,街坊四邻在一起住了几十年,“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是这个以熟人为主的小区的管理经验,垃圾分类也不例外。没有物业,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党员宣传队,老党员们佩戴“工作牌”、绿袖标在桶前“值守”。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老邻居的劝导收效显著,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小院环境越来越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小区外,依莲轩的“党员亮身份”、新居西里的“物管会牵头”、西豪逸景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各小区在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分类之路。

  自上而下,街道有序推进;自下而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大提升,并迅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桶前常值守。目前,地区共有近400名固定“守桶者”,每到“月末清洁日”“周末卫生日”等活动,街道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大学生等也化身“蓝马甲”,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在一天又一天的坚守中,助力分类新时尚的形成。

  从自己做起,践行垃圾分类,只是“初级版”,许多居民纷纷“开动脑筋”,把“群众的智慧”运用到垃圾分类中,比如:

  为了分类更准确,居民李淑凤自创“互动小游戏”,让家人在茶余饭后也能边玩边记;

  “板报爷爷”王士信主动找到社区,打印彩色的垃圾分类图表,分发给楼里的住户;

  志愿者刘拥权自费在桶站安装摄像头,拎着未分类的外卖找“主人”,用执着感染邻居。

  因为垃圾分类,环境更干净了,生活更健康了,邻里更和谐了,大家看到了成效,有了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动力,良性的循环就此形成。

  从“别扭”到“习惯”,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一个篓”到“四个桶”,从“他人约束”到“自律行为”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正在成为广外人的日常习惯。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两年来,垃圾分类是如何改变了广外人的生活?我们带您一起来梳理回顾。

  在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街道注重精细化推进,下足“绣花功夫”,完善硬件设施,从严监督执法,广泛开展动员,注重意识提升,持续用力,抓出实效。

  完善硬件设施。目前,地区共设立了38个垃圾分类驿站、80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投放点、270处可回收物收集箱。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化、资源化处理方式,通过科技助力,在地区建立了首个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理驿站,通过高速发酵资源化处理机,将厨余垃圾变为滋养土壤的有机“花肥”。

  从严监督执法。两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奔走在垃圾分类执法检查一线,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处理厨余垃圾,督促非居民责任主体强化自律。

  宣传进社区。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走进38个社区,宣讲员来到居民中间,通过展板和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着重讲解易分错的垃圾,帮助大家加深记忆。

  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街道在多个小区“垃圾分类文明行动卡”升级“电子积分卡”,只要正确分类厨余垃圾,并在规定时间脱袋投放到厨余垃圾桶内,就能得到积分,用于兑换垃圾袋、抽纸等生活用品。

  学区全覆盖。学会正确垃圾分类,不仅是大人们的事,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街道目前已实现21所学校垃圾分类全覆盖,通过组织知识讲座、情景剧、走秀等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垃圾分类怎么管?“党建引领”中找答案,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对症施策,探索垃圾分类的推进路径,共同“分”出了“广外经验”。

  荣丰是居住密集型小区,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后,社区转换思维,将流动人口多、底商多这一难点变为突破点,在商户上下功夫,创新推出“底商包垃圾桶”模式,选取有条件和有意愿参与的商户,两三家一组,“承包”一处桶站。新的身份让底商们有了“小区主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参与积极性很高,逐渐成为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红居南街6号院是二机床厂宿舍,街坊四邻在一起住了几十年,“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是这个以熟人为主的小区的管理经验,垃圾分类也不例外。没有物业,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党员宣传队,老党员们佩戴“工作牌”、绿袖标在桶前“值守”。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老邻居的劝导收效显著,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小院环境越来越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小区外,依莲轩的“党员亮身份”、新居西里的“物管会牵头”、西豪逸景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各小区在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分类之路。

  自上而下,街道有序推进;自下而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大提升,并迅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桶前常值守。目前,地区共有近400名固定“守桶者”,每到“月末清洁日”“周末卫生日”等活动,街道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大学生等也化身“蓝马甲”,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在一天又一天的坚守中,助力分类新时尚的形成。

  从自己做起,践行垃圾分类,只是“初级版”,许多居民纷纷“开动脑筋”,把“群众的智慧”运用到垃圾分类中,比如:

  为了分类更准确,居民李淑凤自创“互动小游戏”,让家人在茶余饭后也能边玩边记;

  “板报爷爷”王士信主动找到社区,打印彩色的垃圾分类图表,分发给楼里的住户;

  志愿者刘拥权自费在桶站安装摄像头,拎着未分类的外卖找“主人”,用执着感染邻居。

  因为垃圾分类,环境更干净了,生活更健康了,邻里更和谐了,大家看到了成效,有了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动力,良性的循环就此形成。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