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进展如何?从习惯养成到“变废为宝”!
2022
10-05

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进展如何?从习惯养成到“变废为宝”!

  10月2日上午10时,成都邛崃市临邛街道蓝光COCO时代小区,小区居民孟女士将已分类好的3袋垃圾拎出家门,投入到小区内垃圾分类房中对应的垃圾桶里。

  “作为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刚开始小区居民还不太适应,通过小区管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及正确投放等内容,提高居民正确投放率。”蓝光COCO时代项目负责人李珍洪告诉记者。

  今年7月,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加快推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十条措施》(简称《十条措施》)。

  目前,四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得怎么样?“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习惯。”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4.2%,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达86.9%,其中,成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1.5%,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达100%。

  生活垃圾分类,市民的参与是关键。为此,《十条措施》特别提出,要通过“建立指导员制度”“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等10个方面来推动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社会参与度、居民覆盖率,“比如,今年以来,金堂县开展以‘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的趣味宣传活动、郫都区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 有你有我记心上’主题宣传活动、武侯区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节能降碳我先行’活动等。”

  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成华区成电花园,一眼就能看见“四色”的分类收集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袁金梅介绍,除了她之外,小区还有3名分类引导员,他们每人负责的区域、联系方式都张贴在分类投放点,“我们小区的投放时间是7:00—9:00,18:00—20:00。这两个时间段,我们都会值守在分类收集点,指导居民正确投放。”

  除了规范设置分类投放设备、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外,成电花园小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红黑榜”,红黑榜定期公布,多以鼓励为主,助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成都还强化示范引领,努力形成带动效应。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全市评选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2万余个,评出示范小区748个、示范社区68个、示范街道8个,先进个人302人、先进家庭480个、先进单位(含机关、学校)200个。

  “在农村,我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更多地倡导让其变废为宝。”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这里实行“二次四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第一次,村民在家中进行初分,分成可堆肥和不可堆肥。首先把可堆肥垃圾就地处理,让生活垃圾回归田园。在明月村不易积水的田间地头、荒坡林地和果园树下,堆肥坑按散居户每3—5户、相对集中区每8—10户、新型集中居住区每80—100户开挖一个标准池。

  蒲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的第二次分类,就是村里保洁分拣员开始登场了。保洁分拣员们将不可堆肥垃圾分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全村9个垃圾收集池,收储的就是除了可就地堆肥和回收利用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作为远近闻名的脐橙之乡,尚义镇水果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20万吨左右。但与此同时辖区内果蔬种植量多面广,农户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可腐烂的垃圾。“过去农户将垃圾运到垃圾池,保洁员再到垃圾池转运,中间环节繁琐,人力物力浪费,且设备老旧,普遍存在垃圾撒漏、蚊蝇滋生、混装混运等问题。”尚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生活垃圾量大的问题,尚义镇在该镇铁炉村建立了有机物垃圾循环利用中心,引进日处理2吨可腐烂垃圾产生0.5吨有机肥的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探索出有机物垃圾循环再利用模式,“出产肥料经专业机构检测完全符合有机肥标准,其中有机质达97%、PH值达5.8、总养分达5.6%。这些生产出来的肥料,又回到了农田里,促进水果的生长。”

  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今年3月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2年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今年四川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要稳定保持在34%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6%左右。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