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的“上海经验”
2019
09-01

垃圾分类的“上海经验”

  2018年11月,习总书记视察上海虹口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作为虹口区街道代表的杨园,现场聆听了总书记对于垃圾分类做出的重要指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今年2月18日,杨园以“新时尚”为名,成立了上海首家专门从事垃圾分类活动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

  从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到分类转运;从立法规范,到习惯养成,上海走过了怎样的过程?上海的做法,会给西安推行垃圾分类怎样的启示?昨天,三秦都市报记者电话连线杨园,听她讲讲垃圾分类背后的故事。

  “希望把这股‘新时尚’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她说,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齐发力,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从一开始,上海的垃圾分类就透着一股“非常气氛”,甚至一度挤上了微博热搜。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上海半个月的垃圾量,可堆出一座金茂大厦。

  垃圾分类难,难在第一关——居民是否愿意按要求去“分”。在上海,关于垃圾分类“铺天盖地”的宣传,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

  具体怎么宣传?两个层面。杨园说,第一个层面是基层宣传,比如社区、单位,会安排专门的人答疑解惑,详细解答各类问题,“标语横幅随处可见”;第二个层面是媒体宣传,各类主流媒体,还有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这半年多来,可以说是耳目所及,无处不在。”

  杨园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上海已经开始提倡垃圾分类;2013年,尝试推行“绿色账户”制度,让践行垃圾分类的市民能有更多实惠。

  所谓“绿色账户”,指的是通过积分兑换,鼓励居民自主分类,积分可用于线上线下兑换奖品,奖品包括银行定制贵金属产品、明星签名T恤、物业费,以及一些日用品等,应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2017年以来,在“绿色账户”和分类覆盖的基础上,上海市全力实施“整区域推进模式”,一个小区、一个街镇、一个区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在小区和单位实施分类投放。

  “‘绿色账户’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市民的垃圾分类参与度,起到了非常大的宣传作用。”在杨园看来,垃圾分类在根本上其实依赖的是大家生活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包括绿色账户、四分类、全民动员、广泛宣传等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我们发现实际效果比想象中好得多,无论是市民的参与度、理解度,还是配合度上,其中也包括之前被认为会较难开展工作的租客。”

  杨园说,尽管垃圾分类具有强制性、严肃性,人们必须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但更重要的是人们态度上的转变。近两个月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后,他们大都愿意去做。”

  杨园是从2013年就开始和“垃圾”打交道的。她的两位加拿大朋友回国时,向她讲起了国外的“跳蚤市场”。“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很少见有年轻人喜欢的跳蚤市场,也没有旧物回收再利用的概念,这些被遗弃的东西,十分可惜。”

  彼时的上海,人们对于家中闲置物品,很少会有交换再利用的概念,朋友的建议,激起了杨园的兴趣。这一年,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办了个跳蚤市场,取名为“爱易”低碳易物公益市集。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把交换的日子挑选在周末,通过微博招募,免费为大家提供场地。令杨园意想不到的是,旧物交换,竟吸引了大量前来“寻宝”的摊主和市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交换,他们把家中闲置的玩具、衣物拿出来,同时也在其他摊位寻找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旧物交换,让人们认识到了低碳环保的社会意义。也是从这时开始,杨园开始想到如何变废为宝。“旧物交换并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废旧物品的数量。”她说,对于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和600多万流动人口的上海来说,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最佳路径。

  垃圾分类事务所成立后,前端和社区合作,把垃圾分类落实,后端和企业、高校合作,形成更专业的合力,让居民们把垃圾分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宣传动员中,杨园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比如,对于中老年人,应该以鼓励为主,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吸引他们参与。”她认为,针对社区里的年轻人,应该多树立一些榜样,让他们看到身边有人做得很好,这样可以起到带动、鼓励作用。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执行的是“两定”(定时定点),即居民需要在固定时间段,到特定的地方扔垃圾。每300—500户设置一个投放点,这使得上海的很多小区撤掉楼层和楼下的垃圾桶。

  杨园介绍,定时定点只是一个约定,并不是规定,具体的做法中,更多的是“一小区一方案”,即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由基层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大家共同沟通,而不是“一刀切”。“每个小区可以不一样,夏天和冬天也可以不一样。”

  人大立法、强制分类、定时定点、混投罚款……上海垃圾分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从严”,不光是全领域,也是全过程,不留死角。

  杨园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上海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前端、中端、末端系统,这主要包括6大方面:政策系统、基层职责系统、志愿者管理系统、环卫收运系统、协调系统、后端处置系统。

  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高效运转,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的决心和策略、财政拨款的支持,另一方面依赖于便民措施、体制创新。

  在政策系统层面,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推行“两网融合”。实践证明,“两网融合”在促进资源增量和垃圾减量方面,成效明显。杨园介绍,两网融合是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融合。

  简单说,就是将无价值废弃物,纳入生活垃圾清运体系;高价值废弃物,鼓励由处置企业延伸回收服务,对接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低价值可回收物通过价格补贴,弥补价值链,使其进入市场流通再利用,从而建立长效管理体制。

  在环卫收运系统,除了出台相关处罚规定,上海还设置了“不分类、不收运、不处置”机制,即收运、处置单位对不符合分类标准的生活垃圾,可以拒绝接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不同的区域,上海的相关责任方,在垃圾清运工作方面还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处理办法。

  今年年初,杨园曾来过西安。她向记者坦言,西安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居民素质、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杨园说,垃圾分类首先就是政府的倡导。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再次,在教育方面,加大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中,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比重,让孩子从小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慢慢来。”走访过程中,杨园会经常提醒小区不能“一刀切”,垃圾桶不能“说撤就撤”。“每个小区情况不同,要加强宣传,循序渐进地推进垃圾分类,以免引起居民的反感,否则很难开展后续工作。”跑的小区多了,她知道上海的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分类。”

  在明年的上海市人大会议上,作为虹口区的人大代表,杨园想要提议——学校每天中午应在食堂设立垃圾分类的课,比如喝完的牛奶盒在现场就清洗干净,压扁进行分类;干湿垃圾分开丢弃等等。

  “如果有哪个学校愿意在食堂给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我们愿意无偿到校免费指导,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愿意21天都提供指导。”杨园表示,他们已呼吁多年,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可以参与进来,“学生需要这样的指导,意义可以说非常深远。”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