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深企智慧环卫系统开启垃圾分类30时代
2022
09-20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深企智慧环卫系统开启垃圾分类30时代

  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个人将被罚款50元,情节严重的罚款200元。垃圾分类自此进入“强制时代”。

  两年来,伴随着深圳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助力垃圾分类做深做细做实的环卫系统功能也越发多元、广泛。在全面落实“分类收集减量+分流收运利用+全量焚烧处置”模式的基础上,加速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推动“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已成大势所趋。

  9月18日,深圳市粤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粤能环保)推出粤能SaaS智慧环卫系统。该系统兼容AI电子督导员系统和垃圾收集设备智慧大脑、拼装式智能回收设备,贯穿从源头减量到分类处理全过程运行,实现了环卫管理系统和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网统管”,让再生资源回收数据和环卫作业数据整合,智慧环卫、垃圾分类得以“两网融合”。

  “新系统对社区终端来说,小到一块香蕉皮从哪里来、丢进哪个桶、运到哪里去,大到投递垃圾的整体分类数据分析,都可以通过系统详细呈现。而从流程终端看,系统会实时显示作业一线人、车、物、事的变化,从而消除隐患漏洞,节约运营成本,营造良好的绿色环保氛围。”据粤能环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惠军介绍,粤能SaaS智慧环卫系统可以通过调度大屏、业务中屏、移动小屏,三屏联合与业务系统无缝连接,联动垃圾分类全流程中的所有参与者,实现全链可视互通、数字化管理,最重要的是整个系统的年使用成本不足万元,旨在以普惠性优势深入推广垃圾分类智慧化环卫模式,引领行业优化升级。

  据了解,粤能环保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同时还是中国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多年来,公司秉承“让垃圾分类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的宗旨,围绕环卫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领垃圾分类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粤能SaaS智慧环卫系统真正打通了垃圾分类全流程的众多信息化壁垒,开启了垃圾分类的3.0时代。比如,AI电子监督员,通过人工智能对居民投放行为和垃圾品类进行7*24小时的识别和督导,并自动对投放行为进行语音告知,以及对错误投放行为抓拍,且将视频同步给相关的个人、社区及政府职能部门,这实现了在无人现场监管情况下亦能落实垃圾强制分类的督导举措。众所周知,垃圾分类1.0时代是由人工督导完成,2.0是电子化与人工相结合推进,而粤能SaaS智慧环卫系统开启3.0时代,正是因为它实现了全数字化运行、智慧化响应,这对居民配合度提升、取证执法便捷度增强和企业运营费用降低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罗惠军表示,接下来,粤能SaaS智慧环卫系统将率先进入深圳、石家庄、青岛、威海等地社区运行。同时,将加快进入五金厂等制造企业场景,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套装粤能垃圾收集设备的智慧大脑,将原本的钣金加工厂升级为软件与智能硬件相结合的设备生产厂商,使钣金加工厂实现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得到一次快速与大幅度的提升,促进产能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据了解,粤能环保还推出第七代智能回收设备,采用了宜家式灵活拼装和乐高式模块设计,从产品结构到制造工艺、从运输实施到产品维护。以提升品质,降低成本为基础,在多细节对新产品进行定义,有利于智慧分类设备的快速普及,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加快垃圾分类的进程,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9月19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活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张玉卓一同参加活动。

  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何谓“数”?怎么“算”?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的宁夏,如何从数据存储迈向数据计算、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一条古老的有颌鱼化石身上发现了一颗有3.8亿年历史的心脏。

  笔墨紧随时代,丹心许党报国,作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同时出台《海燕计划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天文教师教学水平。

  15日上午,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杨凌开幕。

  对接会以“百企联动,百日在线”的方式举行,旨在打造海外高水平人才、优秀外籍青年人才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直通车”,围绕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国际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知识为公众熟知和掌握,才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在国之重器“深海一号”VR体验展区,观众可以体验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海一号”VR设备,身临其境地观看和体会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造全过程。

  前不久,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从分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到抗疫设备走出国门,中国坚持与各国共享成果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聚焦前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凝聚合力,才能激发服务贸易更大潜能。

  过去,人们常把科普视为一种“副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曾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做科普”。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刊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若推迟至2060年实施,可能将削弱该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甚至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