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我们仍的垃圾究竟到哪里去了?
2022
09-20

我们仍的垃圾究竟到哪里去了?

  今天,人们已经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垃圾不是无用之物。如果你观察过可回收垃圾箱的分类,应该会有这样的印象,纸张、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瓶等等,都是可以翻新和重复利用的。比如说纸张,经过分选、打碎、去色、制浆等工序,就可以成为再生纸。换句话说,进入垃圾箱,并不是垃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些回收物会成为另一些产品的原材料。它们的价值,比我们想象得要大。比如,如果没有回收,塑料只能从石油中提炼,金属只能从矿山中提炼,但是如果可以得到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会大大提升。 “垃圾”已经不是平时大众眼里避之唯恐不及的脏、乱、无用之物,对于识货且有务实精神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圈的起点。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垃圾回收产业的参与者。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比如饮料瓶、用过的卫生纸、废弃的家具家电,这些都将进入垃圾回收产业,开始新的旅程。最终,它们还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所以,了解垃圾回收产业,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现在人们已经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垃圾不是无用之物。如果你观察过可回收垃圾箱的分类,应该会有这样的印象,纸张、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瓶等等,都是可以翻新和重复利用的。比如说纸张,经过分选、打碎、去色、制浆等工序,就可以成为再生纸。换句话说,进入垃圾箱,并不是垃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些回收物会成为另一些产品的原材料。它们的价值,比我们想象得要大。

  比如,如果没有回收,塑料只能从石油中提炼,金属只能从矿山中提炼,但是如果可以得到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会大大提升。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在2000年之后的十年里,金属回收再利用为中国节省了1.1亿多吨的煤炭资源,并减少了90亿吨矿产资源的开采。

  从这个角度来看,“垃圾”已经不是平时大众眼里避之唯恐不及的脏、乱、无用之物,对于识货且有务实精神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圈的起点。

  在中国一个南方小村庄里的回收工厂,这个工厂每年回收约10吨的圣诞彩灯。为什么美国的彩灯会汇集到这里?因为在这个小镇附近,有数千个需要用铜制造电线电源线的工厂。可以选择从巴西利亚亚马孙河流域出产的铜矿石制成的铜,也可以使用进口圣诞树彩灯里提取的铜。

  这就是垃圾回收行业的特性。只要投入回收桶里的东西有价值,那么全球废品回收行业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送到可以利用它们实现最大利益的个人或者公司手里。

  既然垃圾回收能够创造价值,那么创造这些价值的人,自然也会因此获益。就比如垃圾回收工人,他们的收入,要比我们想象得高。

  在最开始,从事垃圾回收的往往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家庭,比如作者的祖父、新移民群体,还有街头的拾荒老人等等。从垃圾桶里挑拣出塑料瓶和废铁,是为没有资本的人提供的为数不多的创业机会了。大部分情形下,都是没有地位,根基不稳固的外地人会去从事,有其他选择的本地人很少染指。

  不过,在现在工业化和规模化的废品循环行业,回收工人们能拿到的待遇,已经比普通的纺织厂还要高了。在珠三角,回收工人工资可以达到 每月8000-9000元。虽然高工资有一部分是出于工作环境脏和差的补偿,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工人们掌握了一套在纺织厂根本学不到的独特技能,包括分类和分拣,识别有用的部分,这样的技能也被市场认可,因而他们收获了远超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我们中国家长喜欢所说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只能去捡垃圾”这样的话,很有可能要改写了。

  了解了垃圾的价值,和回收工人的工作状态之后,我们再来从产业的层面,来看看垃圾回收。这其实是一个产值非常巨大的产业。

  1917年的《科学美国人》刊登了一篇短文,标题是“垃圾是美国最富有的战时新娘”,潜台词是,垃圾回收,已经成为美国的新宠。当时正是一战期间,主要生产原料都很短缺。人们通过这篇报道才了解到,那些平时是不起眼的、吃苦受累的外地人,竟然通过翻找他们的垃圾发了财,还建立了同业协会,在华尔道夫酒店举行周年晚会。

  文章的副标题是惊人浪费衍生的结果。这样的真理在今天仍然成立,人越富有,受教育程度越高,扔掉的东西就越多。尤其是在今天的消费社会,生产力越高,制造垃圾的能力也就越出色。

  全世界都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80年代时,一个国际大都市居民人均每天扔掉200g垃圾;到了90年代和千禧年,这个人均数据大约为700g和1200g。而今天,每个大都市居民人均会扔掉约1500g垃圾。

  所以说,数量越来越大的垃圾处理和回收率是值得全民关注的话题。比起粗暴的焚烧和填埋,回收再利用是一个环保得多的途径。

  环保意识虽然重要,但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更关心的是,怎么省钱,怎么提升回收再利用率。如果没有钱买新东西,自然也就会尽可能地去利用现有的东西。

  这也很好想象,一个玻璃瓶包装的果汁,美国的中产家庭,可能喝完就会把外包装的玻璃瓶直接扔进回收桶,而印度孟买的贫民家庭,就会留住它。显然,要想提高垃圾的回收率,光靠个人的环保意识是不够的。它必须借助产业的力量。

  贸易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把电子琴的生命旅程可能是这样的:洛杉矶的一个家庭把废弃的电子琴放进回收箱,经过分拣,先是到达城市的市政垃圾中转站,再通过西海岸的港口集装箱运到中国。经过拆解回收这把琴的一部分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又被中国的工厂生产成了塑料鞋底或者是洗衣液包装盒、运动服,再一次被美国或者是欧洲的消费者买走。

  根据行业统计,过去20年间,世界上约一半的固体可回收垃圾都被运往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呢?

  过去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对类似现象的描述,一般都是说“倾倒”“环保负担转移”。但事实上,在欧美很多地方,固体垃圾填埋是合法的,处理成本并不高。而这些垃圾依旧会海运到中国,原因很简单:只要这批垃圾的回收价值高过运费,并且有买家愿意付费。那么垃圾进口这个行为就可以成立。

  廉价的劳动力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垃圾回收行业中,分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拆除、分离、挑拣出有用的部件,在合适的机器被发明前,大量的精细工作都还是依靠手工拣选的。

  比如说,装饮料用的 PET 塑料瓶,首先需要工人把塑料从经过粗略分类的垃圾中拣选出来,按照不同颜色和质地被分类,不同材质的瓶口和瓶身也都需要被分开。它们经过拆解粉碎成为塑料再生颗粒。因为食品对材质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必须得使用原生塑料,也就是直接从原材料中提取出的塑料。所以这些再生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它们可以成为塑胶手套,或者拖鞋的原料。不过,如果技术允许,可以让再生塑料作为饮料瓶中间的夹层,目前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瓶制造商,所使用的PET原料中就有约三分之一来自再生料。

  然而,垃圾也并不单单是会去到人工最廉价的地方。那样我们就会看到非洲、不丹这样的地方成为垃圾回收大国,而不是中国。相比人力,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需求和消费市场。唯有发达的制造业和上升期的经济,才能撑起对再生材料的需求。

  中国自二十年前开始进口固体废料,也正是制造业和基建开始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靠发达的制造业和上升期的经济,才有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可以消化大量的再生塑料和金属。

  2008年前后,泰国大量买进美国的粉碎废金属,这是因为,泰国当时正在经历和中国类似的基建热潮。他们需要更多的钢材来建设高楼,生产更多的汽车,而泰国本国的废金属并不多。一方面类似小汽车这种家电,泰国人使用的时间会比欧美长得多,因而生锈等状况也多,没有美国的报废汽车产生的废金属质量好;另一方面,即使质量相当,泰国本国产生的废金属数量也远远不足以满足本国的需求。

  类似的情境也曾发生在日本,日本在基建上升期也面临资源匮乏的情况,曾从国际上大量进口矿渣。

  而在亚洲需求崛起之前,美国人废弃的大量汽车几乎无处可去。早在20年代,美国人每年淘汰的汽车就可以百万计。大家习惯于扔旧车、买新车。而废弃汽车的处理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在劳动力价格上涨和金属并不稀缺的市场情况下,焚烧是最简单易行的处理方式。然而,除了金属,汽车还有大量的塑料和橡胶。据统计,60年代,美国5%的空气污染是由汽车焚烧造成的。随意丢弃在荒野也就成了一个很正常的选择。美国人丢弃的汽车,大概只有10%是有迹可循的,其他都在荒野里。尤其是昔日的汽车之都底特律,在钢材价格走高之后,美国的废品回收公司开始收购清理郊外的废弃汽车,车里甚至长出了树。

  如果赚不到钱,就根本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而钢材价格走高之后,人们从车库、树林、田野里拖出各种它们之前碰都不会碰都东西。美国的废品回收行业,尤其是汽车回收,才由此起步。

  这是全球化的一个极佳案例。美国人终于开始清理本地囤积已久的汽车,而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曼谷的钢铁厂需要原材料为居民制造新汽车和新冰箱。

  回收和循环使用是一个长链条。人们做这件事的原始动机不是环保,而是利润。前面我们提到,垃圾的回收价值高过运费是跨境运输的条件之一,航运价格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视。

  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为对方生产相同数量的货物。运送货物的集装箱可以满载货物出发,也可以满载而归。对于货运公司来说,没有任何资源浪费。但是,现在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越来越多,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越来越少。显然,运输空集装箱返程,对运输公司来说是亏本的。他们需要找到能够运输的货物。这时,废纸和废塑料之类,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就成了首选。

  换句话说,驱动垃圾回收贸易的,其实是需求。你看,泰国对金属原料的需求,使它大规模买进美国的废弃金属。货运公司也同样是出于利益需求,主动把业务延伸到了垃圾运输。当然,不管是哪一种需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垃圾有它的独特优势,便宜。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垃圾贸易也会遭受巨大的打击。2008年的金融风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原油价格下跌,塑料正是从石油中提炼的。这么一来,再生材料的价格优势就不存在了。很多回收商都放弃了原有的合约,欧美人民辛辛苦苦分类做好的纸张和金属,因为无人收购,都积压在了港口。等待他们的最终宿命,只能是焚烧或者填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成了二手电子产品重新组装和翻新行业的大本营。而且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垃圾分类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这个行业看上去很可怕,工人们都在垃圾中工作。但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行业,在符合行业监管的条件下去进行回收,是一个对环境意义极为正面的行为。

  在所有的固体垃圾种类之中,最令人头疼的恐怕是塑料,因为塑料埋在地下至少200年以上,甚至更久才能分解。这个问题太令人头疼,美国的一位脱口秀演员甚至逆向调侃,没准上帝造人就是为了塑料。当人类灭绝以后,塑料会和地球融在一起,成为一颗新的星球。

  如果放弃再生塑料,那么就只能从石油中生产更多的原生塑料,从化学工厂中提炼,也会消耗能源,产生污染。如果没有再生金属,没有电子垃圾、家用电器的拆解回收,人们只能去从矿山中开采更多的资源。

  根据作者亚当的数据,中国现在近一半的铜,超过一半的纸和 40%的铝都来自可循环再用的废品。总体而言,使用可循环资源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其他污染物,包括大气和水污染;用地数量也比较少,以金属铝为例,回收要比直接开矿节约 95%的能源。 当然,再生制造的过程会有一些废水废气的排放。不过,从技术角度看,即使是条件最差、最肮脏的废品回收再利用也比把森林砍光或是最环保的露天采矿好。

  比较好的选择是建立起环保和安全的循环使用系统。亚当的《废物星球》写于2015年,他在书里赞美了中国商人的精明,进口了价值被低估的原材料,然后优化升级,中国工厂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他还大力赞扬了中国在全球资源循环中做出的贡献。

  亚当寄希望于形成回收贸易的全球化有效链条。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景却很难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充满了博弈,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监管也很难到位。

  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签署了《巴塞尔公约》,这则公约提倡“尽量减少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越境转移”,把产生有害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是违反公约的事情屡有发生,1996年,北京市平谷县发现639吨非法进口的生活垃圾,这批垃圾以废纸名义申报,实际上却是危险有害的废物。

  2018年初,中国国务院进行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出台了洋垃圾入境禁令。一时间,从欧美到日本的固体垃圾都无处堆放,新规定在全球都产生了涟漪式的影响。美国、加拿大、法国,甚至是以循环产业闻名的日本等国,都出现了废品堆积的现象——尤其是废旧塑料这类固体垃圾,体积庞大,焚烧不易。2018年之前的中国消化了全世界超过60%的废旧塑料,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地,而本国尚未形成足够的废物处理能力,不少回收站都只能任由垃圾堆积如山。

  这一禁令不仅改变了全球废品格局,在各个消费领域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国外回收品的价格一落千丈,中国买家撤走后,美国西海岸的废纸价格,从100美元一吨降到了5美元一吨。美国回收企业损失惨重,而中国国内大量回收企业都收不到足够的废纸,废纸回收价格连同纸价都一路上涨。近一年,纸浆价格涨幅高达47%,书本教材都贵了不少。

  美国商人分析,垃圾进口禁令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生产的可回收物品数量早已远超过去,对进口废弃物的依赖性降低了。

  禁令同时也是倒逼国内垃圾回收产业转型和改革的一个举措,中国需要利用现有的再生利用体系和力量,更好地规划和使用已经存在几十年的废品回收基地,来更加有效地进行再生利用。

  另一方面,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也是一条有普适性的环保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比如,电子产品生产者有回收电子产品和再利用的义务,电子产品应使用对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材料;应设计容易维修、拆卸的产品。目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被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写入正在制定中的《循环经济法》草案稿中。

  支持再生纸和相关再生行业就是很不错的选择。目前,戴尔,苹果等电子产品制造商都在出售翻新电子产品,著名的运动品牌耐克,阿迪等也推出了使用再生料做的运动服,下一次你去逛街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再生翻新产品。不过,亚当在书中提醒我们,支持翻新产品只能排在第三,更好的做法是减少消耗和重新使用已经买到的东西。这就是国际通行的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 3R 原则:Reduce, Reuse, Recycle,对应的中文是减少使用、再使用、循环使用。这三大原则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因为当人们有了循环再利用的意识——比如设置了废纸回收桶,他们反而用掉了更多的纸,这在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反正能回收,人们就没有了浪费的心理负担。甚至有人说:“循环再用更像是一张‘免费出狱卡’,它告诉消费者,只要循环再用旧物,就可以去消耗新产品。”

  循环再利用,比焚烧好,但是比不上把废品修理好;更好的行为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购买不必要的会成为垃圾的新产品。如果不克服物欲,我们的星球很有可能真的变成一颗废物星球。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