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白云区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白云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把垃圾分类作为民生实事抓紧抓实,通过实际行动,让百姓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日前,南都记者实地走访白云区垃圾分类工作了解到,截至6月,全区厨余垃圾日收运量从2019年上半年的40吨稳步提升至近1000吨,进市终端量占全市40%以上,分类率超过20%;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约1000吨,在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居全市第一。
白云区作为外来人口居住大区,社区形态多样,人口稠密,在推行垃圾分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白云区因地制宜,通过设立“栋长责任制”等方式,在垃圾分类工作上作出来了多方面创新并取得明显成效。
同和街白山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常住户数6881户,常住人口13520人。社区流动人口量大,出租屋较多。如何在城中村切实落实垃圾分类?成为白云区推广垃圾分类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来自同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城中村出租屋多的特点,白云区率先推出“栋长责任制”,由栋长负责房屋的垃圾分类工作,白云社区是城中村垃圾分类“栋长责任制”的一个典型代表。
白山社区西街38号的栋长罗俊彪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白山社区实行定点投放制度,由租户自行在家中将垃圾分好类后,在规定时段投到指定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中。栋长是本栋出租屋的垃圾分类负责人,负责对租户进行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等工作。此外,栋长还需要在每日垃圾投放时间进行“站桶”,切实落实租户垃圾分类的准确性与自觉性。
为了让租户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罗俊彪经常会在租户群中宣传科普垃圾分类并分享有关垃圾分类的小游戏。罗俊彪介绍,“刚开始肯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慢慢地租户也知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随着该制度的推行,罗俊彪所负责的房屋成功实现了垃圾减量,“其他垃圾的数量从原来的一天六、七桶减至如今的三桶,厨余垃圾也减至半桶左右。”
白云区城建局二级调研员赵吉林告诉南都记者,“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城中村餐饮店密集,超过三分之二的租户日常饮食都依赖于外卖与餐饮店,其中许多餐饮店会将厨余垃圾直接扔进下水道。”
为了监督餐饮业垃圾分类,白山社区沿街所有餐饮店铺启用“云村码”实行上门收运。每日保洁公司定时上门收运垃圾后,由保洁人员扫描“云村码”进行登记,通过系统后台了解餐饮店的厨余垃圾投放情况。一旦当天餐饮店的垃圾投放量比以往减少,将会由城管部门进行调查,赵吉林介绍,“只要抓好餐饮业,城中村的垃圾分类就成功了60%以上。”
保洁人员扫描“云村码”进行登记,通过系统后台了解餐饮店的厨余垃圾投放情况
金碧雅苑小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道,地处广州重点发展片区白云新城,辖属面积约8万平方米,户籍人口1980人,流动人口超2000人。2019年6月,白云区把金碧雅苑定为辖内第一批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的样板示范小区。
历经半年探索,金碧雅苑小区成功创建为市级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小区已全面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率达到100%;小区平均每天收集垃圾80桶,其中厨余垃圾最高达17桶/天约1.7吨,分类率达29.8%,垃圾总量较开展前减少了20%,分类准确率超过95%。
来自鹤龙街道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碧雅苑小区在推行垃圾分类的举措中首要的是增强居民间的凝聚力。“鹤龙街道创新制定垃圾系列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先行作用,由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家庭。同时,小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吉祥物、垃圾收集点宣传栏、路灯广告、电子显示屏标语、电梯广告视频等100多处,开展垃圾分类文体活动50余场次,形成全民知晓、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近期,金碧雅苑小区还建设了“四叶草小屋”垃圾分类宣教馆和雅苑花舍,拟通过创新性体验式教学推动垃圾分类宣传效果的提升。
为鼓励居民共同建设社区,“四叶草小屋”垃圾分类宣教馆内增设了“幸福超市”。每逢周六,“四叶草小屋”会进行网络直播,专门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点。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后,居民可以在此兑换相应的礼品。馆内同时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抢答系统,利用智能体感游戏寓教于乐。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南都记者在小区内找到了一个精致的小花园,仔细观察与日常所见的鲜花并无差异,工作人员及金额横扫,这是一个由厨余垃圾孕育而成的“雅苑花舍”。
鹤龙街党建指导员何嘉文介绍,通过收集小区内的厨余垃圾,经过发酵桶发酵后转化为花肥,可用于种植花舍中的花卉与水果。
“雅苑花舍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花舍的植物进行专门的打理,果实种好后我们会采摘下来放到‘幸福超市’,居民们可以用积分来兑换。”每周三下午,这些有机花肥也会在“四叶草小屋”免费发放给居民,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为了进一步的普及城乡垃圾分类知识,在白云区人和镇,随着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该镇打造了全区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公园。
这个垃圾分类科普公园可不仅仅科普知识用,占地面积约11亩的内含“五个一”的工作模块,分别是:一个日处理能力3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站,一个垃圾分类科普展馆,一个可回收物回收示范点、一个口袋小公园和一个“厕所革命”装配式公厕,让居民可以通过实际参与,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最引人注目的是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厨余垃圾处理站。
来自白云区城建局二级调研员赵吉林介绍,厨余垃圾处理站在对厨余垃圾进行进料、破碎、自动分拣、固液分离后,采用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处理方式对其进行高温发酵。“通过这种方式,厨余垃圾减量率能达到85%以上,剩下的厨余垃圾所产生的尾料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这些有机肥将会被相关公司所收购,在有需要时,该处理站还能够扩容10吨厨余垃圾处理量。
“目前人和镇拥有一天1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基本可以满足整个镇的厨余垃圾处理需求。而在整个白云区,类似的处理站已建立了35个,日均处理量达到540吨,以保证厨余垃圾当天投放当天回收,消除邻避效应。赵吉林介绍“现在白云区的每一个镇间,都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厨余垃圾处理站。”
在可回收物回收点,白云区供销联社再生办周良权向南都记者介绍了“穗回收”公众服务平台。通过手机小程序,居民可以预约回收点进行免费上门回收,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
据了解,该回收点的可回收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环卫工人集中回收后送到该回收点,二是居民在微信“穗回收”小程序预约回收点上门回收。目前,可回收物回收点服务范围已覆盖鸦湖村、大巷村以及穗和家园共计八千多名人和镇居民。
在科普公园内还设有垃圾分类科普展馆,分为垃圾分类基本知识介绍、趣味游戏互动、环保作品展示等三大版块。通过环保公益主题宣传片、互动游戏、触屏资料库、环保作品展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人和镇党委副书记刘果向记者透露公园接下来的计划,“丰华园每年会接待60万左右的中小学生,我们准备和他们合作,把科普公园作为学生研学点的最后一站,这样垃圾分类科普涉及人群能达到六十多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891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