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优化垃圾投放布局,实行督导员现场指导,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积极探索开展“绿色交换”等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随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纵深推进,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新风尚。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水平。2018年以来,我市在建成区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大分流、小分类”的工作模式,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结构明显优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南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聚焦垃圾分类各环节,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我市先后编制印发《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专项规划》《南宁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2016—2030)》《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十四五”发展规划》《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为全市推行垃圾分类提供顶层设计。
2020年8月1日,《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南宁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奖励暂行办法》《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南宁市居住区生活垃圾投放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指导意见》《南宁市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南宁市农村可回收物分拣站建设指导意见》等60余份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得到有效执行。
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合力。我市着力构建六级责任人制度和五级联动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要求,压实各县(市、区)、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形成“市级高位统筹、县区政府负责,市区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南宁搭建起全市域统筹、全体系搭建、全过程监管、全社会带动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垃圾分类路子。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不断掀起垃圾分类宣传热潮,激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将绿色文明意识逐步转换为自觉行为。
“现在大家都自觉将废弃物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苍蝇、老鼠少了,居住环境更整洁了。”盛天茗城小区居民黄川感慨道。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大力推进,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像黄川一样,既是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又是宣传员,更是受益者。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程。我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作用,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推进社区党建与各领域党建共商共治。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立足实践,从身边做起,用实际行动响应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积极加入“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妇女志愿者积极加入“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桶边督导、宣传培训等志愿服务。
目前,南宁市已建成26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让群众“在玩中学,在玩中悟”,进一步强化了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分”向“我要分”的转变。
垃圾分类后,回收处理是关键。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市全力打造生活垃圾闭环处置体系,打造垃圾回收处理“绿色”链条——
在前端投放方面,持续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投放设施改造升级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城建计划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进;在居住区分期分批推进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工作,目前已完成657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的改造。
在中间收运方面,配置厨余垃圾收运车158辆、可回收物运输车183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9辆、其他垃圾收运车1820辆,建成1座大型垃圾转运站、54座中小型垃圾转运站、6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53个标准化可回收驿站、10个有害垃圾贮存点、3个大件垃圾处理中心。
在末端处置方面,建成日处理能力4250吨的其他垃圾焚烧处理终端,日处理能力175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分拣、消纳能力2500吨的可回收物资源利用企业,日处理能力125吨的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和日消纳能力530吨的有害垃圾处置企业,基本满足全市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全量处理需求。
垃圾分类工作要久久为功,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在加快补齐设施短板、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和加快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873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