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就是一种力量,恶习是可怕的,但好习惯一旦养成,其实也是不可思议的。对地球而言,分类垃圾就是这样,这种拥有着摧枯拉朽力量的行为正在改变着中国所在地球区域的生态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认知;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它犹如细雪飘积,细微却实在,但总归是要被真正改变(实现)的。
自上海实施强制垃圾分类以来,社会上各种声音论战,思潮涌动,几无片刻停息过。其中有一种观点是说上海垃圾分类是失败的。
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场垃圾革命偃旗息鼓的节奏,即使是在这次疫情期间,上海最新公布的数据依然显示,3月,全市干垃圾处置量为11693吨/日,湿垃圾(含居住区、菜场、单位餐厨垃圾)分出量为7394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为3342吨/日。
上海的垃圾分类基本上完成和超越了预期,这表示,事实上垃圾分类在上海已经初聚人心。
我在想,也许此刻的地球线日,这个属于它的日子里,想要启动汉语的音素问一句“阿拉上海垃圾分类失败了吗?”
为什么垃圾分类,上海人都知道坐落在浦东的金茂大厦,对上海而言,半个月的时间产生的垃圾体量足以堆出一个金茂大厦!
毋庸多言,如此多的混合垃圾在处理上如果没有垃圾分类,是不可能完好的回收垃圾资源和科学的处理掉垃圾的,那么最直接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是没有分类的填埋,是没有分类的焚烧,是污染土地和水源,是污染大气,是早上黄浦江边不见了太阳,是市民的健康在被各种污染而蚕食……
如果这是我们想要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为占用我们分拣垃圾的时间而委屈,就可以怀疑强制垃圾分类是否适合上海和中国大陆;
如果这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便有理由相信,没有必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尝试和摸索,即使上海垃圾分类真的失败了也毫不可惜!
诚然,在上海的垃圾分类也许还不够完美,但是它点燃了上海乃至全国人民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在2020的这个地球日,笔者想和大家一同讨论一下,上海垃圾分类的成败。
要说成败,就要回归“本末”,而上海垃圾分类似乎只有“本”对的,只有“本”没有“末” 。
因为在上海只是在2019年7月1日,才正式揭开了强制“垃圾分类”的序幕,事实上不只是上海的,也是中国的一张总帷幕!
所以谈“本末”要等到垃圾分类结束后才可以谈的。但事实上我想是没有谈“本末”这一天的,垃圾分类或许将要伴随我们在之后的整个历程,因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我们要生存就要维护生存的环境,这就是垃圾分类只有“本”没有“末”的根本原因。
也基于此,就没有根据说上海的垃圾分类是失败的,或者说也预示着上海乃至中国的垃圾分类只能成功!
你要问为什么垃圾分类,我就答环保是地球生存的根本,而环卫则是环保的命门,垃圾分类就是环卫的第一脉!
现在环保问题是世界第一难题,也是中国当下不可逾越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它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系到我们未来子孙的生存繁衍。为一种习惯的改变而感到痛苦总归是暂时的,因一种改变而享受到功利则是千秋的福祉!那样我们才能真正幸福和心安,才能证明我们曾经无愧子孙的活过!因此我们才要垃圾分类的不是吗?
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垃圾分类的事业上是一路坦途的,都是经历了具有革命性的斗争才最终完成的蜕变,无论是德国、日本还是台湾,都是如此。
对于垃圾分类,我更愿意把它分为战略和战术。执行垃圾分类是战略,怎么垃圾分类则是战术。
总归这一路是伴随着憧憬和矛盾,这正如分娩,既包含着对未来的传承,同时也承受着阵痛和担负着风险。
事实上垃圾分类的过程有可能是痛的,或许有一段时间的长痛,但是方向一定是对的。
没有意识就没有牺牲的精神,对垃圾分类持有怀疑观点的人们的思维大多停留在对价值的衡量上。
而这个成本只是此刻的成本,换种思维,如果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垃圾问题彻底的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治理成本也来源于我们的纳税,相较之下和眼前这些所谓时间成本的付出,究竟是哪个更高昂呢?
这话说的实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治理环境,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命健康,生命是无价的,这样的成本是不是比刚才的成本核算还要高呢?
污染一条河和不要污染一条河,污染后治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必须用真金白银的堆砌,而且很难复原,对人类的危害将是持续的。而要不污染一条河就是不要往河里扔垃圾和倾倒废水,需要的只是一种习惯和一颗不自私不贪婪的心。
说到底,垃圾分类需要公民有一种为未来而战,为子孙后代而战的意识。就是之前说起这个“本”其实这个“本”就是认同,是社会对垃圾分类的整体认同。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过一位身在台湾的朋友对垃圾分类的感受,我问她台湾的强制垃圾分类会不会让她们感到很麻烦,她说其实一旦养成习惯根本不麻烦,因为垃圾分类是不需要拿时间去分的,只是搞清楚该丢到哪儿和怎么丢的问题。
因此有了这个意识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解决,根本就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成本。那些认为很占用时间的人不过是往往口中之乎者也,心中却不以为然之辈而已。
意识来源于认知或者认同,在垃圾分类中我们应该怎么让人们有这样的认同感呢?
“科学”和“窝心”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宣传不是流于形式,打打标语,所谓强制垃圾分类本质上也不鼓励冷冰冰的罚款,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的那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经典格言。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很有效的宣传和促进手法呢,大棒不过是威慑,是下下策,而温言则是温情,当属上上策,晓理动情的感召才更容易会真正唤起社会对垃圾分类之“本”的回归认同。
所以在意识的建立上政府和街道甚至是物业都要下足功夫,活动也好,标语也罢,宣传一定是要走心的。
而要高效的完成垃圾分类,除却通过宣传以增加居民的意识外,最主要的还有4个方面:
车辆和人员的配备,要加大投入。要知道如果说以前的垃圾运输是运完就可以,那么垃圾分类后的运输是要做到的是及时的分类清运,因为现在很多垃圾分类都是定时定点的,这就呈现出垃圾会瞬间聚集增加,量大且种类多样,需要清运的路线也就多样。
而与此同时也会减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抵触感,一方面会让她们尽快看到垃圾分类的效果呈现,另一方面避免异味儿在社区传播,最终做到增加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但这要对车辆和人员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性能还是数量,无论是人数还是素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致命的。
2019年4月29日,上海浦东东道园综合养护有限公司就一次性耗费871万元采购了19台环卫车。
而今年上海市府在4月15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的小目标中,明确提到了上海将改善清运车辆形象,提升分类收集、运输能力,实施装载量控制加强,推广应用新型装备,对清运过程中跑冒滴漏、垃圾拖挂现象的进行监管和处罚。
加大分类收集、运输活动执法检查力度,对混装混运行为的“零容忍”,对违规运输企业依法严惩。可见,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应对的举措都说明了环卫车辆和人员素质是保障垃圾分类的前提。
事实上垃圾分类是居民自己在家里按照一定的要求将垃圾进行粗分,而并不是绝对精准的分类,而垃圾分类是要做到最精准分类,才会显现出效果以及发挥最大的效能。
2019年,华为和ABB就在一起合作生产过这样的分拣智能装备,垃圾分类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各种各样的可回收垃圾进行最终的定位投放,减少其中的误差,这样就会最大限度的降低回收利用成本。
而其他垃圾也应该按照燃烧值和类型进行精确归类,用到不同的锅炉或者方法,完成利用和消纳等等。
这一切如果用人工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垃圾分类未来会对垃圾精细分拣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实要让人们有信心执行好垃圾分类,最主要的还要让人们看到我们有出色的处理有害垃圾和焚烧垃圾的工艺。
这也是垃圾分类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分类消耗了居民们大量的时间,而最终是要转变为效果的,如果分类之后看不到效果,留下的只是无用功。
比如焚烧后有害气体的排放等问题,他带给社会的将不再是希望而是一种绝望,那时又会有谁会真正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分类垃圾呢?
任何工作都是软硬的结合体,技术和设备都属于硬件系统,而理念则是软件系统。
因为垃圾分类是环保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事实上垃圾分类会让政府的街道,小区的物业以及各式各样企业都会参与其中,主要执行者则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运营体系,将利益合理分配以及拥有一个透明而灵活的机制,让身在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有荣誉感和从中获益,形成良性的利益链条并为之完善才会将这个事业持久化。
所以,闭环的经营才是垃圾分类这场革命的有力保证。然而要做到闭合运营,就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进行赋能,让他们变得更加的专业,以灵活应对各种问题的出现。
每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愿景,其实每个辉煌的事业当然也应该有辉煌的愿景,垃圾分类就是如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的增量产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垃圾分类中的再生利用,将有效缓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一方面减轻了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减少了开发的污染。
与此同时,也提高企业对环保的责任感,促进新环保技术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垃圾分类的最终效益将体现在除了对现有垃圾的科学处理减少污染外,从末端倒逼整个社会生产链的节支降耗和减轻污染。
So,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只有绿水青山才会是金山银山!
垃圾分类将是我们中国人收获绿水青山的必然途径,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场垃圾分类革命失败呢?
在今天这个地球日,我们中国的全民是不是可以肯定的回答那来自地球深处的那声苍凉的发问呢?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保持稳定増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据《2020-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中数据显示, 预测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行业需求量33524.89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982.87亿元,接近千亿规模。
该报告从垃圾分类重点市场入手,详细分析了影响垃圾分类价格的关键因素、供需形势、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市场前景及10大典型企业等,还可专门订制企业分析!
这本报告非常适合已从事垃圾分类行业的公司来提高综合竞争力,还有准备跨界运营的企业摸清市场情况。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841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