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须把这件“关键小事”放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局之中谋划落实。“十四五”时期,应加快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明确优先顺序,控制治理成本。从外在流程来看,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四个环节,且是“前后端匹配”的系统工程和闭环产业链。从内在目的来看,分类的直接目的是便于后端的收运、再生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降低后续环节的成本。一个良善的垃圾治理体系所奉行的优先顺序应当是“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再生利用→末端处置”。当然,分类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分类越细致,所耗费的成本也越大。因此,对于分类标准和模式的选择,需要进行全面的社会成本-效益分析。
加强能力建设,补齐硬件短板。“十四五”时期,应加快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规划,根据分类后的垃圾量及其特点,科学测算每个市、县的能力需求,实行处置设施区域“共享”,填补垃圾焚烧能力缺口,并探索飞灰处置设施与新建焚烧处置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和运行;补齐各地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形成能力匹配、适度竞争的市场格局。
强化制度建设,开发软件功能。强化垃圾清运处置许可,规范跨界转移处置行为,实行异地处置横向生态补偿;落实生活垃圾申报登记制度,建立健全转移交接记录制度,建设统一的生活垃圾监管信息系统,创新使用物流和资金流同步闭环模式;借鉴河长制,推广应用“桶长制”和“湾(滩)长制”,以进一步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职权职责),形成分类义务(职责)履行的刚性约束机制。
统筹规划,合理分解目标任务。具体而言,应由政府主导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与投放、运输与中转、暂存与分拣、利用与处置等全产业链条监管法规体系,形成由中央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技术性标准和操作性规范组成的不断分解细化的规范体系。
多管齐下,充分盘活资源要素。为此,要不断强化资源融合,形成不同行业多重效应的叠加;要将基层“四个平台”工作和垃圾分类治理相结合,通过社区、物业等关键和枢纽带动生活垃圾治理向着组织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分类施策,精准实施考核评价。首先是根据垃圾的成分和性状等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其次是根据分类主体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适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
加强执法,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对此,最直接的方式是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置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治理公益诉讼制度;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入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等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信用体系。
差异收费,经济挂钩直接到户。首先,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以及严格而精准的生活垃圾分类计量台账制度实现垃圾产生量和分类准确度的准确、简便、实时判定。其次,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分类分层推进。再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将垃圾处理费从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建立科学合理的系统性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实现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
优化补贴,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为此,首先要减少对混合垃圾清运、处置链条的补贴,加大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经营者的减费降税力度。其次,要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基金制度。再次,开展“限塑令”专项整治。复次,实行“环卫”和“回收”两网融合,实现对包括低价值可回收物等市场失灵品种在内可回收物统收。最后,鼓励支持优秀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与再生资源企业合作,整合行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方式,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中国计量大学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
“裸眼3D电影、8k高清电影院、胶片电影4k修复、动态电影海报”等“电影黑科技”悉数亮相北京服贸会。
【服贸会“云探馆”】数字释放文创潜能 裸眼3D交互空间成“服贸会”热门打卡地
本届服贸会围绕“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文化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 元宇宙和数字化则将成为本届文旅服务专题高频词。
作为凝聚全球合作共识、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服贸会的展览面积和线下参展企业数量均超过上届,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达到15.2万平方米,将有24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来自全球服务贸易的多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得到展示。
记者在服贸会首钢园区的元宇宙展区探馆发现,工业元宇宙已经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和拓展,工业制造正为元宇宙落地提供“沃土”。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8月31日发布的《年度气候状况报告》称,2021年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海平面均创下新高,表明尽管人们在努力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但气候变化趋势仍未减缓。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类型,不仅是维护国家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地,也是为国民提供生态游憩、科普启智和科学研究的公共区域,更是彰显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形象乃至国家精神的重要窗口。
2.8万亿元!这是《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8月31日发布的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14.6%。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多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风情,炫酷的元宇宙技术,逼线年服贸会开放首日,位于北京首钢园展区1号馆和2号馆的文旅服务专题展人气爆棚,观众排起了长队,在丰富的文旅新体验中尽情释放对“诗与远方”的热情和渴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的比拼,战幕已开。用户越来越多,如何从“有”到“好”——解决“安全、续航里程、快速充电”这三个“痛点”?
本次评选共征集了125项候选技术,由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的3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经过评审,以下八项前沿技术和八项面向量产应用的创新技术脱颖而出。
这可是一个发射重量达到23吨的“大家伙”。“这块头和分量,相当于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问天实验舱总体系统主任设计师张峤为它精准画像。
全球首座以合成生物为主题的科普展馆8月30日在有“中国药谷”之称的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揭牌。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段时间以来,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这一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落实,尤其是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重要渠道的时代背景下,科普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超越到科学知识之上——转向科学理性的养成、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在近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大学认知神经学家Robert Reinhart和同事证实,连续几天用弱电流反复刺激65岁以上成年人的大脑,可以使其记忆力持续改善长达一个月。
以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观察到月球上的永久阴影区。该人工智能有望“照亮”永久的阴影区,尤其是那些尽管旋转但自然阳光仍无法到达的区域。这项近期刊载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研究也包含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计划中,有助于为其将来的登月计划确定着陆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838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