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于近日正式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为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建言献策,其中,有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是来自一线的环卫人,他们分别是山东省东营市的张金海和福建省福州市的侯艳梅。在本届会议上,他们针对环卫工人权益和垃圾分类各自提出了议案。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两会上的环卫人之声。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来自山东省东营市的人大代表张金海出席会议。
现在的他是山东省东营市市容环境卫生处的一名高级技师,拥有60多项技术革新和项目改造,31项国家专利,同事称他为环卫工人中的“爱迪生”。他也是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但在这些荣誉之前,张金海还是一个实打实的环卫工人,扫大街、疏掏厕所、管理垃圾场等全都做过,来自基层的他更懂环卫工作的不易,多年来始终为环卫事业的发展和环卫工作者的权益“发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金海就环卫工作方面提出了两项提案。
在张金海看来,设立环卫工人节的理由有四,一是能够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二是,能够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三是,能够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四是,能够有效保障环卫工人切身利益。
环卫工作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中国的最基础工作之一,是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项工作是由千万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无私奉献、地位低下的环卫工人完成的。
为了进一步弘扬环卫工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张金海再次提议:将每年的10月26日设立为环卫工人节。
张金海表示,自从2020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之后,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除了人民群众的习惯认知之外,还需要更加简捷、智能的现代化自动化设备来支持和配套。
目前,虽然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投入使用了部分智能化设备,但是其智能程度太低,还远达不到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理想状态,甚至会严重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金海认为,智能化程度高的收集设备是持续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可复制、有序推广的基础,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关键,更是提升生态环境和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的前提。
1.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列出预算,鼓励支持垃圾分类收集环节智能设备的基础性研发和转化,制定出让生活垃圾确保能够有序进入各自 “归宿”的好方案,达到生态绿色循环消纳处理的目的。
2.建议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激励相关单位和企业对集约化智能收集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形成引导宣传、智能识别、计量积分、贴码溯源、分类输送、追踪监督和自动调箱换桶等功能集为一体操作体系,将垃圾分类工作变得简捷明了、精细准确,达到分类收集四大类11种的标准,在大幅度减轻保洁管理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
侯艳梅是山东济宁人,在福州从事一线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侯艳梅始终扎根一线、尽职尽责、善于倾听百姓声音,是一线环卫工作者的发言人。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侯艳梅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一份“福州经验”和建议。
侯艳梅表示,垃圾分类不是一时之功,需要全社会行动、完善管理模式、源头减量等全过程相结合,而福州是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比较顺利的城市,还取得了住建部大城市考评位列第一档的成绩,想以福州地区的垃圾分类经验为例,为有效推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
1.成立专项行动指挥部。在2019年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2021年市政府将垃圾分类纳入九大专项行动绿色发展行动中,专门成立垃圾分类项目指挥部和指挥部临时党支部,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分类工作。
2.加强党的领导。市委主要领导通过召开专题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加大垃圾分类工作部署推进力度。各区党委领导领导定期研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1.推进示范创建。2021年高标准创建5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现已有41个市级示范片区、10个省级示范片区。全市1896个公共机构已全覆盖落实垃圾分类。
2.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带团建、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每月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志愿活动。
3.开展示范评选。制定年度评优评选方案,组织线上线下开展“三十佳分类小区”“三十佳分类屋”“十佳分类工作企业”“百名优秀分类管理员”评选。
4.完善体系设施。五城区所有小区撤桶并点,建设垃圾分类屋(亭);规范分类收运,加快中转站建设。规划建设13座城市管理综合体(建成4座,动建2座),剩余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后端处置提升,红庙岭产业园区餐厨、厨余、焚烧协同、大件(园林)等项目商业运营,提升覆土复绿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分类宣教中心,全力打造多元化宣教基地。
1.创新宣传形式。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开辟《城管时间》等专栏,推出垃圾分类抖音节目,联合宝宝巴士公司制作垃圾分类动漫。
2.分类教育进校园。编印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进课堂,全市722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发放分类知识读本114万余册;常态化组织开展“家、校、社”互助实践活动,今年累计开展2.22万次,参与人次572.2万人次。
3.开展分类培训。组织各区、各部门对分类工作一线人员、督查员、志愿者等进行集中培训,2021年累计组织分类培训7800余场,参加分类培训11.4万人次,另有5255多名人员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千名城管进小区。全数组织开展“千名城管志愿者进社区推进垃圾分类活动”,通过入小区、入户开展分类宣导示范,带动部门、社会参与分类,形成浓厚氛围。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会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行动,完善管理模式,规范垃圾全过程,从源头开始垃圾减量。同时应强化刚性约束和奖惩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实行垃圾分类工作。
(一)持续宣传教育。常态化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引领全社会关注垃圾分类,全民目光聚焦垃圾分类。通过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常态化线上线下分类宣传;强化校园分类教育,组织开展“家、校、社”互助实践活动,使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时尚话题。
(二)推进源头减量。积极倡导垃圾减量、绿色消费,深入践行低碳生活、适度消费的理念,推动绿色采购、绿色办公,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践行“光盘行动”、推行“禁塑令”和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出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规定,开展常态化专项检查。
(三)注重科技创新。探索建立与垃圾分类挂钩的居民和非居民垃圾处理费按分类质效差异化征收制度;用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强化居民分类投放大数据采集分析;推行使用无人值守智慧化分类屋。
(四)加强基层治理。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推进分类联动机制,强化责任人制度,对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分类成效显著的单位、住宅区、家庭和个人给予激励;选取社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和示范点创建,完善垃圾分类过程管理,巩固分类成果,深化典型案例经验总结。
中环网旗下行业媒体包括环卫科技网含PC端、移动端、小程序等),环卫科技网、乐分圈、厕重点、环卫装备、环卫微学院微信公众号,环卫微学院知识平台,环TV,环卫汇,环卫号,环卫圈等。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特郑重声明如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753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