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拒做“世界垃圾桶”!斩断黑色产业链 “洋垃圾” 火眼金睛“障眼法”难逃监管
2022
07-31

拒做“世界垃圾桶”!斩断黑色产业链 “洋垃圾” 火眼金睛“障眼法”难逃监管

  原标题:拒做“世界垃圾桶”!斩断黑色产业链 “洋垃圾” 火眼金睛“障眼法”难逃监管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去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国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品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进口国,我国每年进口的垃圾超过全球贸易量的一半。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仅上海海关关区从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印尼和泰国进口的废布料,就高达26.5万吨,价值9.2亿元,位居进口“洋废料”主要品类的第四位。虽然洋垃圾禁令已出多日,但是在这巨大的利润面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顶风作案。

  2017年12月初,上海海关在嘉定工业园区对报关企业进行排查,一家名为恒佑塑胶的公司持有进口固体废物加工许可证、在通关单据审核中未发现异常,但现场查验却让人大吃一惊,企业一楼仓库大门虚掩着,整个区域空无一物;二楼车间,四处堆放着杂物,大多数设备积满厚厚的灰尘,整个车间只有不足十五个工人。

  实际加工能力不足9千吨的上海恒佑塑胶制品公司,每年却以2万8千吨的顶格配额申报,多申报的额度转给了一个叫许康强的人。

  恒佑塑胶制品公司负责人:这两年国内市场比较乱,小作坊比较多。我们运营的成本比较高,企业有一定的配额所以借了一部分给不正规的厂家用环保证的事情。

  记者发现,国家对进口洋垃圾额度管理十分严格,如果当年不能完成申报额度,第二年额度就会相应下调。因此许可证和进口额度,可以说是这类企业的“命根子”,但比起规规矩矩生产挣辛苦钱,动了歪脑筋恒佑公司,把进口固体废物加工许可证变成了挣快钱的工具。缉私警察顺藤摸瓜,随后抓捕了嫌疑人许康强。

  对许康强的审讯显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货主,而是专门为货主伪造单证、提供买卖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中间人,按照1200~2000元/吨向货主收取好处费。根据供述,一位浙江籍商人缪正笋进入警方视野。他频繁前往东南亚国家的出入境记录,以及与温州苍南企业的资金往来,可以判定他才是真正的货主。海关缉私局在他回国,计划前往温州时将其抓获。

  涉及长三角区域多省、冒用进口固废加工许可证,非法走私的黑色利益链由此浮出水面。那么这些走私进来的洋垃圾,下一站又将去往何处呢?我们的记者随后赶往浙江的苍南。苍南因为再生纺织产业集聚而闻名,又素有“中国边角料的集散地”之称。据统计,苍南年均边角料吞吐量达到300多万吨,在全国占比达到80%以上。

  根据嫌疑人缪正笋供述,在当地银行的取证,缉私警察随即锁定了两家涉案企业与他资金往来的关键证据。警察迅速前往其中一家涉案企业------兄达纺织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再生棉纱纺织的企业。在兄达公司、不断进出的小型运货车引起记者的注意,这些已经经过初加工的棉纱,登记送料信息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送货人姓名和货物的重量,送货人显得熟门熟路,停车、查验、记录非常迅速地离开,这些原料来自哪儿?

  说是加工企业,记者在兄达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却没有发现有工人进行初加工。记者跟着送料的货车,在距离兄达公司车程不到十分钟的国道旁、来到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居民区里,只见十余间四面透风的简易棚排列在泥泞道路的两侧,工人们正不断地将原料填入破旧简陋的设备,刺耳的轰鸣中,工人们仅仅佩戴了口罩,在棉絮粉尘飞扬的小作坊里忙活。无论记者如何追问,加工的工人和运货的司机都一言不发,而兄达纺织负责人对违法加工的事实不以为然。

  记者在苍南走访期间了解到,由于当地许多企业所使用的原料,既有服装企业的下脚料,也有各地收来的旧衣物及纽扣、拉链等辅料,初级的分拣完全靠手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大企业会把初级的分拣交给家庭式的小作坊。这些只进行现金交易,打游击战的小作坊,不仅给当地带来极大环境隐患和危害,也给监管带来考验。与办案警官周旋几个小时后,这家企业最终也没能提供进口固体废物加工许可证。企业负责人对违法加工进口废料的事实,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反倒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企业的加工实力。

  兄达纺织负责人:我就是有一个好处就是销往美国这个医用手术巾原料特别就是买不到所以上一次原料一停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就跑过来了

  兄达纺织负责人:他就是说进口不能进他们外国人知道他说你不能进原料怕供不上

  苍南生产的再生棉纱,作为原料大部分供应给服装加工企业,这些服装最终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然而在这样一条产业链的背后,牺牲的是中国的环境和中国工人的健康。苍南巨大的原料需求,让一些非法走私进口的废布料找到了“大市场”。那么禁令发布后,他们的境遇发生了什么变化?

  隶属温州晨光集团的晨光纺织,是当地具备规模的大企业,有3千多职工,产值过亿的再生棉纱加工企业。但即便是这样一家大型的纺织加工企业,他的部分原料来源也不合法。

  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位明知国家相关规定却没有遵守的企业负责人出人意料的坦然,但对于购买原料来源等其它关键问题却百般推诿。经过一整天的调查,缉私警察最终找到了这家企业的采购员赵佑廷,他与非法走私嫌疑人缪正笋正是苍南同乡。

  记者在苍南环保局的进一步查证确定,晨光纺织和兄达纺织两家企业都没有进口固体废物加工许可证,依据相关规定,上海海关会协同当地公安及环保部门将对涉案企业进行追责。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苍南走访期间,听到企业最多的抱怨就是“缺料”。尽管苍南有近千名购销员,长期奔波在内地、以及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服装服饰加工厂,以最快的速度把下脚料源源不断地运回来,但企业原材料短缺的状况并没改观。眼前这个几千平米的原料仓库,存料明显不足,外间初步分拣的大概有十吨左右,仅够维持企业半天的生产。

  晨光纺织生产负责人:就是进口的补充我们这部分缺口的现在下来全部是国内的你看仓库里全部是国内的这个量就少掉了

  去年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开展了“蓝天”专项行动,先后实施了4轮高密度、集群式、全链条打击,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走私入境。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立案侦办走私固体废物犯罪案件286起,同比增长了6.7倍,查证各类涉案固体废物86.68万吨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