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住建部的决策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基础设施与思想意识同步推进、民众自觉与政府强制同步实施、购买服务与自主实施同步尝试”三同步工作法和“完善机构、试点探索,全面推广、整体推进,巩固成果、实现目标”三年计划,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广泛学习,选择借鉴”“善于尝试,及时调整”的方式方法,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主城区各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已全面启动,分类管理办法和分类教材已发布实施,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初步形成,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1%,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据悉,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排名中,我市2018年第二、三、四季度排名分别为25、20和21位,今年一季度排名21位,总体排名在全国中上游水平。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和住建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履行政府主体责任,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构建协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42家市直部门、团体和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严格工作要求,强化保障措施,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了联席会议和工作月报制度,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职责发挥,形成全市一盘棋、各方合力抓的推进机制。通过周密部署安排,做到了组织有保障,人员能落实,制度有配套,问题能解决,工作见成效。
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通过新闻媒体、电子屏、户外广告和印发宣传手册等方式,多平台、多角度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八进”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市级主流媒体组织全民垃圾分类有奖答题和知识竞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关注、支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同时,制定出台《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提供了法规依据,以刚性约束倒逼群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今年5月9日,我市开出了首张生活垃圾分类罚单,对两家不配合、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物业企业依法进行处罚。7月8日,开出了首张垃圾不分类个人罚单,对多次不听劝导将垃圾混装随意投放的住户进行处罚,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宣传阶段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着力从公共机构强制分类、示范片区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教育、重点行业纵深推进等四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兰州市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则》,对全市1002家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机构配置两分法收集容器6100件、可回收物容器8432件、其他垃圾容器7883件、有害垃圾容器339件、易腐垃圾容器394件;分类投放可回收物140.78吨、有害垃圾6.73吨、易腐垃圾74.25吨、其他垃圾7601吨。
另外,按照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的要求,制定印发了《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标准(试行)》,开展了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的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签订物业企业承诺书,形成了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格局。截至7月底,我市主城区50个街道中已有35个街道、266个社区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片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覆盖居民56.75万户,居民覆盖率达到50.79%。
制定出台《兰州市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兰州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标准(试行)》,将垃圾分类教育工作融入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园创建和市级示范性高中评估、绩效评估等系列活动中。组织编制了幼儿版、小学版、中学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完成《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垃圾分类专业教材的编制审定和发布工作,有效推进教育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92.31%(693所)的中小学校将垃圾分类纳入教育体系,开展家庭、学校、社区互动实践活动1100余次,“小手拉大手”成效显著。
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培训、配套硬件设施等形式,率先在卫生、文旅、交通等重点行业,社会组织、宗教团体等重点领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市41家医疗机构、27家A级旅游景区、47家星级酒店、843家社会组织、426处宗教场所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
根据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别,紧盯投放、收运、处理三个环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处体系。在全市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分类收集和存储容器。根据居住小区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收集容器设置符合四类垃圾投放需要。在办公和经营场所设置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及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投放点。在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机场、客运站、轨道交通站点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物及其他类别垃圾“两桶式”收集容器。
一方面加快“两网融合”,通过整合、改造现有回收网点,引导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较好解决了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问题。截至7月底,“两网融合”已完成提升改造网点120家,建成垃圾分类分拣中心14个,通过拨打12345民情通、965955报废热线和使用手机“爱回收”微信回收服务,初步实现了可回收物线上预约和线下上门回收服务。另一方面畅通收处渠道,全市配备生活垃圾收运车1248辆,其中,可回收物收运车22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7辆,易腐垃圾收运车77辆,其他垃圾收运车1132辆,基本实现了对建成小区的垃圾分类收运。
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危废处理中心和综合性垃圾分类运营中心各1座,分类处理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建成集可回收物分拣打包、大件垃圾拆除破解、有害垃圾分类暂存和厨余垃圾堆肥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垃圾分类运营中心,填补了我市厨余垃圾处理的空白,缓解了“前端按类分,后端一锅煮”的问题。
针对生活垃圾分类这项新工作,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念,着力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我市把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确定为垃圾分类网格化的试点街道,将辖区分为76个区域垃圾分类网格,并将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宾馆、商场等纳入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中,建立起一个由社区专干、网格员、楼院长“三合一”的垃圾分类网格队伍,积极进行入户宣传,组织开展分类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督促群众严格分类,将工作融入日常、融入经常,落实到最末端。
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监管难、考评难等问题,列支专项经费,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程管控,最终达到部门之间资源共享、上下级之间信息互通、分类过程远程监控、工作落实有效考评、工作推进全民参与的目的。采取在沿街商户、餐饮企业、公共机构等场所安装“生活垃圾分类商户联盟”标识牌,商户或居民通过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在APP上预约垃圾分类上门回收服务。目前,试点工作已有序开展,如成效可观,将在全市推广,最终实现垃圾分类对象的全覆盖。
日前,第七届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暨第八届兰州国际民间艺术周,在气势恢宏的鼓声中拉开帷幕,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鼓舞团队汇聚兰州,奏响一城繁华。据悉,兰州国际鼓…
助力枸杞产业发展 邮储银行在行动人民网兰州8月17日电(牟健)位于黄河上游的白银市靖远县,是甘肃重要的蔬菜、畜禽、林果生产基地,黄河流经县境9个乡镇、154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资源…【详细】
人民网通渭8月17日电(杜昱欣)16日晚,第九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通渭县南园体育场启幕。本次艺术节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
人民网兰州8月17日电(魏怡)为了展示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引领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餐饮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提升…
人民网兰州8月17日电(王文嘉)8月17日上午,新工科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甘肃兰州开幕。据悉,此次论坛中与会代表将围绕“工程教育改革与新工科建设”“校企协同育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64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