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业务,目前主要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两个业务,分别所处行业具体情况如下: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明确指出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更是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其中固废方面,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完善医废和危废处置设施。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642号),在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方面,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相较于“十三五”期间58万吨/日及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整个行业将保持良性推动和持续发展。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以收定补、央地分担、分类管理、平稳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生物质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资金,明确补贴资金央地分担规则,推动新开工项目有序竞争配置。2022年3月,财政部《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要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推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建材等行业节能减排,促进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财政部网站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中“中央本级支出”从2021年的928亿元增加至4,528亿元,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487.8%。从以上行业发展政策分析,“十四五”期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整个行业将保持良性推动和继续发展。行业发展政策要求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医废和危废处置设施;要求合理安排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资金,明确补贴资金央地分担规则,推动新开工项目有序竞争配置,垃圾发电国补电价强度适当降低;要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国补欠款有望得到缓解。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国补新政的发布,固废领域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格局,机遇主要体现在垃圾焚烧发电、土壤修复、危废处理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等细分领域市场空间扩展增长;挑战主要体现在环保督查、垃圾发电补贴电价政策变化、环保监管趋严等,对相关产业的精细化和专业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不断深入推进,各地正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管理体系,末端厨余垃圾、危废处置处理及再生利用需求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00多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2%,全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垃圾处理结构方面,生活垃圾焚烧比例明显增加,原生垃圾填埋占比大幅降低。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在存量垃圾治理及处理设施改造方面,全国生活垃圾存量治理工作加速推进,绝大多数地区已消除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存量设施处理水平显著提升;垃圾分类方面:46个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示范引导,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约50万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有较大提升。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仍面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存量填埋设施环境风险隐患大、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现有收运和处理设施体系难以满足分类要求:一是分类收运设施存在突出短板,农村生活垃圾逐步纳入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使得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有较大增长,原有收运设施已无法满足需要,大多数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有待建立。二是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仍有较大缺口,全国约50%的城市(含地级市和县级市)尚未建成焚烧设施,大多数县城焚烧处理能力有较大缺口。三是资源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采取填埋方式处理的比重依然较大,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厨余垃圾分类和处理渠道不畅,厨余垃圾分类效果不佳,处理成本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仍旧突出: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无害化处理能力依旧不足,特别是西部人口稀疏、位置偏远等特殊地区,受经济条件、人口数量、运输条件等限制,尚未探索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焚烧处理模式。存量填埋设施成为生态环境新的风险点:垃圾填埋设施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填埋场环保、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填埋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包括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化激励机制、标准规范体系须进一步健全。从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拓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受限于建设项目的规模效应(人口稀疏规模较小)、经济条件、运输条件限制,以及国补退坡影响,新项目投资收益率将有一定程度下降;同时,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存量填埋垃圾改造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具有政策鼓励、区域垄断、资金密集、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等特征。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垃圾焚烧发电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国家从上网电价、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常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25至30年。在该模式下,政府有关部门授予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者或经营者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被授予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占某一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权。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原料为生活垃圾,与当地人口直接关联,产生量相对稳定,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行业内主要企业有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绿色动力601330)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明环保603568)股份有限公司、旺能环境002034)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楹000035)股份有限公司、瀚蓝环境600323)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峰环境60182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增长率较高,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在技术实力指标以及毛利率、净利率等主要财务指标方面,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近,体现出公司具备人才优势、项目管理效益高等综合实力,保持了一定竞争力。目前,圣元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运营、在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13个,餐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各1个及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的收集、运输及终端处理系统。项目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安徽、山东、甘肃等省份。2021年以来,为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政府在污水处理领域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主要体现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方面。国家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标准逐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已成为城镇污水治理行业发展的重要需求。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推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加快建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水管网短板,提升收集效能,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提升处理能力,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破解污泥处置难点,实现无害化,推进资源化,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适当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完善费价税机制,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污水处理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随着市政管网的不断升级改造,雨污分流成效显著,雨季和非雨季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厂量的影响已不明显。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我国近年水环境治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数量持续增加,污水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十四五”期间,无论是污水处理的新增规模增长,还是提质增效带来的存量市场,亦或是流域治理的新市场空间等,各细分领域仍将持续发展,未来仍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跨国水务企业是我国污水处理市场的竞争主体,呈现出国有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等政策的陆续颁布、实施,专业的水环境治理企业通过BOT、BOO、O&M等多种模式参与污水处理项目,取得快速发展。同时,大型国企、央企也纷纷加入水环境治理领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具有良好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市场信誉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将加速聚集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占得市场先机。公司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采用了目前国际应用较为广泛、成熟的活性污泥技术,并根据不同项目的运营需求,采用了不同的细分处理工艺,目前运营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分别采用了A/O工艺、CAST工艺、A2/O工艺和改良型卡式氧化沟工艺,在活性污泥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公司目前拥有污水处理厂5个,垃圾渗滤液处理厂1个,日处理污水超过28万吨,但与同行业主营污水处理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污水处理规模和营收相对较小。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的“十四五”开局之年,固废领域呈现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双碳目标”下市场大门即将开启,循环经济“十四五”规划出台,固废资源化将成为市场主要拉动力,固废行业从高速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一方面,垃圾焚烧发电新项目市场拓展逐渐萎缩、地方财政吃紧、国补退坡、环保要求不断加码等因素,固废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公司一方面对外紧跟市场、积极争取新项目,对内持续提升投产项目稳定运行,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打造行业示范标杆;另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新《固废法》,以“双碳”政策要求为导向,提升环保管理能级,接受公众和社区监督。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节能环保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经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主要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产业,以及其上下游的垃圾运输、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渗滤液处理等,公司主要通过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负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业务主要布局在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甘肃等地。报告期内,公司建设和运营了6个光伏电站,并规划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营业务为经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公司主要通过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负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是指公司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符合相应环保要求,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并将所发电力并入电网的全过程。生活污水处理业务是指公司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主要对城镇污水管网所收集的生活污水,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再将净化达标后的污水排放入指定水体或再利用的全过程。公司主要通过项目的扩建及新项目的拓展的方式增加垃圾、污水的处理能力、协调环卫部门增加污水及垃圾收集量、并介入行业上下游业务等方式来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此外,公司通过加强对现有已运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提升如中温次高压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发电效率及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成本。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收入由发电收入和垃圾处理收入构成,其中发电收入=上网电量×上网电价;垃圾处理收入按照特许经营权协议约定的单价按月进行支付。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收入系通过提供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收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费用单价。公司采购分为询价采购和招标采购。其中,日常办公用品、原料药剂及单件小额设备一般采用询价采购;生产经营的主要物资、工程项目所需集中采购设备、材料或选择分包商一般由招标采购部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采购。公司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BOT及PPP业务模式,即公司与政府或政府授权方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根据协议,公司须依法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维护;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向政府或政府授权方无偿移交项目设施及相关的运营记录等文件资料。公司项目拓展模式主要包括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接触、项目筛选、项目方案设计、投标或谈判、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项目总结等阶段。公司在项目拓展阶段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或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信息,并通过前期对所获得项目信息的了解对项目进行初步筛选;项目完成筛选后,公司制定项目设计方案参与政府或政府授权方的招标或谈判;项目中标后,公司与政府或政府授权方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公司根据协议进行后续投资建设运营。公司下属垃圾焚烧发电厂电力业务的电源属于生物质能发电业务,经营区域包括福建、山东、江苏、安徽、甘肃等省,其电力生产规模、销售及发展趋势如下:说明:由于福建的莆田圣元三期、南安圣元三期于本报告期内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一次性确认自开始运营至正式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期间的累计国补收入,福建地区的电费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较多;山东的郓城圣元二期、曹县圣元一期报告期内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一次性确认自开始运营至正式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清单期间的累计国补收入,并且鄄城圣元、梁山圣元、汶上圣元相继进入正式运行,电费收入增加,故山东地区增长较多;由于甘肃庆阳圣元一期2020年5月份正式运行,而2021年庆阳圣元一期整年正常运行,运行时间长,故甘肃收入增长较多;安徽圣元增加100%,是由于安徽圣元一期2021年7月才正式运行。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电网公司全额收购,售电价格均先按其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进行结算,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下同);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明确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额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方案要求:2020年1月20日(含)以后当年全部机组建成并网但未纳入2020年补贴范围的项目及2020年底前开工且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为非竞争配置项目;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公司目前已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发电量均未超出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其售电价格均为每千瓦时0.65元(2021年新投产项目尚未进行国补目录清单,国补收入未确认收入)。公司目前尚未参与绿电交易。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涉及的售电对象为国家电网,不存在代理情形。公司垃圾焚烧电厂对外采购用电电价标准是按照项目所在省份的大工业用电价格来确定,自用电比例占发电的比例约为14%。此外,公司在建及运营6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合计装机容量4,594.60KW,按照平均全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计算,年可总发电量约为597.30万千瓦时,可有效降低厂用电率和运营成本。垃圾焚烧发电是环保基础设施,首先是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其次才是余热利用发电的“资源化”。所以,整体行业长期来看,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垃圾焚烧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将走向规模化、集约化,行业内各项有利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与此同时,存在行业竞争激烈,以及未来国补电价采用竞争配置导致售电价格下降的情况,行业利润水平将逐渐稳定在合理水平。但利用规模优势和通过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优化项目激励机制等措施,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扩大并保持利润稳步增长。公司从事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所处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的环保行业。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公司紧跟时代浪潮,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电力的政策方向和发展机遇,在深耕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的基础上,规划大力拓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环保能源发展商。(2)深耕生物质新能源发电,项目技术经验、运营管理及品牌方面优势明显。公司长期专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业务,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并不断进取创新,同时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在行业内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公司为福建省垃圾发电龙头企业,业务立足福建,辐射全国,在江苏、安徽、山东、甘肃等省份均有项目落地。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均实现双增长,经营成果显著,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垃圾焚烧发电的收入主要是垃圾处理补贴费和上网电费,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垃圾处理费及售电价格稳定,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增加,生产技术改进,精细化管理及新项目不断开发的多种因素促进下,公司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发展前景及未来盈利能力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装备技术水平与行业最新技术水平接轨,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有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6项。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了国际通用、成熟先进的机械炉排炉技术,莆田圣元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18年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泉州圣泽-宝洲项目于2019年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因垃圾、污水处理工艺不同、需处理垃圾量和污水量不同、项目建设及运营环境存在差异、投资额大等多方面因素,政府部门往往非常重视环境服务提供商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经验。公司专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业务,具有十几年的项目经验,目前已运营的项目包括13个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以及5个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1个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具备丰富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经验,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几年深耕积累,公司已逐渐形成在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领域的品牌优势。凭借成熟先进的业务技术和安全稳健的项目运营管理,公司先后获得了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中国固废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环保优秀品牌企业等多项荣誉。在行业评比方面,公司运营的莆田圣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南安圣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福建省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厂运行考评中获得一级评级;北峰项目、安溪项目、宝洲项目在福建省污水处理厂运行考评中获得优秀评级。公司旗下莆田圣元荣获“2021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2021北极星杯-创新发展电厂”;南安圣元、庆阳圣元荣获“2021北极星杯-公众开放优秀电厂”等荣誉。公司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污水处理”的业务协同运作模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业务都属于市政公用环保行业,主要客户都为政府部门。同时,公司目前主要采用BOT模式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两种业务之间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地共享BOT项目运营经验、客户资源、品牌资源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对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市场有着深刻和独到的理解,对行业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市场经营拓展、运营成本管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严谨的项目选择、实施及运营的控制标准,可以根据项目规模、技术要求、客户特定需要、项目融资来源、预测内部回报率及项目投资回收期等条件,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及回报,从而保证公司资源的高效利用。2021年度为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也是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的一年。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顶住压力,直面挑战,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持续稳定推进公司治理建设、业务开拓布局及日常经营管理等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积极成果。一方面,紧紧围绕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生活固废处理主业,高标准要求建设标杆工程,同时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板块,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122.08%;实现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55.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55.27%;总资产78.1亿元,同比增长12.64%;净资产32.19亿元,同比增长18.05%;每股净资产11.85元,每股收益1.7353元。垃圾焚烧发电业务:2021年度,公司已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全年累计接收垃圾进厂量484.58万吨,同比增长16.81%;全年累计发电量16.61亿度,同比增长31.06%;上网电量14.31亿度,同比增长31.29%。生活污水处理业务:公司投资运营生活污水处理厂5个以及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个,均位于福建省境内。2021年度,由于市政管网排查维护,公司全年共计处理生活污水8,139.77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7.96%。新能源业务:公司在建及运营6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合计装机容量4,594.60KW,按照平均全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计算,年可总发电量约为597.30万千瓦时。2021年度,公司各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竣工并投产,筹建项目开始进入施工阶段。鄄城圣元一期、梁山圣元一期、汶上圣元一期、安徽圣元一期、泉州圣元提级改造项目、曹县圣元二期六个项目已陆续正式投入生产,以上工程项目总共新增垃圾处理规模为4,950吨/日,新增装机容量130MW,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整体规模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在建项目有泉州圣元餐厨处理项目、庆阳圣元二期、巨野圣元一期、莆田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2021年,公司聚焦固废处理主业,持续做好主营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保持了健康良性的发展势头。一是围绕现有项目精耕细作,推进垃圾区域统筹处理,与庆阳厂周边合水县、环县签订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协议,进一步激发规模效益,同时向其他区域重点城市布局新项目;二是丰富固废处理业务领域,推进南安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及莆田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拓展多个存量垃圾治理项目,形成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横向协同一体化优势。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源动力,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平台,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努力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有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6项。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装备技术水平与行业最新技术水平接轨,在新建项目中引进中温次高压垃圾发电技术,并对部分存量项目进行技改升级,有效推动吨垃圾发电量显著提升,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量。2021年,公司持续推进“管理升级”,开展了安全环保、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强化内部管控,提升了公司整体的专业和运营管理水平。安全、环保工作是企业稳经营、扛风险的基础。2021年,公司建立了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组织体系,设立北方片区安环督察办,并制定完善了《督察整改闭环考核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等十余项相关制度,从机制运行和管理体系上增强安环管理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使安全环保管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大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组织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共692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坚持每周召开运行管理视频例会,统筹部署,促进安全、环保责任的层层落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等活动,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强化现场安全环保监管。2021年,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助力运营管理模式迭代升级,提高内部管理效能。公司通过升级ERP系统优化改善公司信息化体系,实现分厂运营协同化、财务管控精细化;引进云学堂线上培训软件,形成线)联动教学,助推学习型企业建设;在生产领域持续推进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与运行,并通过电子巡检、信息共享等技术应用,进一步增强总部监督管理能力。公司建立健全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先后修订了《合同管理办法》、《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多项相关制度,并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同时,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计划审批,从严从紧控制采购,并通过梳理业务流程、ERP管理软件的升级优化、严格的成本管控及良好的资金回笼等工作,保障公司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行业高度分散,参与者众多,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同时,在政策扶持、行业需求不断扩张的驱动下,在资金、技术、规模和管理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跨国环保公司以及其他行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在产业政策支持和新标准出台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建设和运行投入逐年提高,长期来看,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将走向规模化、集约化,行业内各项有利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与此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垃圾处理价格及售电价格将存在由于竞争而导致新项目中标价格下降的情况,行业利润水平将逐渐稳定在合理水平。但利用规模优势和通过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优化项目激励机制等措施,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扩大并保持利润稳步增长。我国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从初期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成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产业体系。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国补新政的发布,固废领域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格局,机遇主要体现在垃圾焚烧发电、土壤修复、危废处理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等细分领域市场空间扩展增长;挑战主要体现在环保督查、垃圾发电补贴电价政策变化、环保监管趋严等,对相关产业的精细化和专业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发展政策要求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医废和危废处置设施。“十四五”期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整个行业将保持良性推动和继续发展。未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开拓主要市场集中在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受限于建设项目的规模效应(人口稀疏规模较小)、经济条件、运办理条件限制,以及国补退坡影响,新项目投资收益率将有一定程度下降;随着新垃圾焚烧项目逐渐减少、环保管控升级及国补退坡的影响,存量垃圾发电项目须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效益;同时,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一般工业废弃物处置、存量填埋垃圾改造建设,以及末端厨余垃圾、危废处置处理及再生利用市场需求增加。“双碳”目标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旋律,公司将持续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双业务驱动、双平台生态”的总体布局,努力构建互动成长的“垃圾焚烧发电、风光氢新能源”双平台,不断优化业务体系,发挥双轮驱动的最大化效果,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持续稳定为股东创造价值,保障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双碳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仍大有可为。公司将通过拓展新项目及收购存量项目,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同时持续推进垃圾区域统筹处理,积极与未规划垃圾发电项目的地方对接沟通,拓展垃圾来源,保障垃圾供应,促进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整体提升。公司将充分利用已建成垃圾发电项目的协同效应,兼顾发展一般工业固废、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污泥等协同处理领域新业务,推进纵横一体化大固废战略,实现“焚烧+”多元发展。技改创新是环保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基于中温次高压技术在新建项目中的运用成效,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计划持续对存量项目进行技改升级,推动项目发电效率和收益率的双提升,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全力开拓新能源业务市场。公司将依托在福建区域积累的客户资源、项目运营资源等优势,积极推动福建省海上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产业上下游,计划设立新能源研究院,与国内氢能产业领先的专业研究院开展深入合作,加强清洁能源制氢、储运及应用等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布局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公司推动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业务领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产业支持。2022年,根据发展战略目标,公司将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向内依靠经营积累,主动适应行业“运营为王”的新趋势,持续推动投产项目降本增效;向外加大新能源开拓力度,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为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022年,公司将围绕“市场、建设、运营”三条主线,力求在固废业务领域突出效益,做精做强。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紧跟行业趋势,以四五线城市为主要突破口,努力扩大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规模;利用已投产项目的有力支点,重点开拓周边县市的区域统筹项目;丰富固废处理业务领域,依托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推进餐厨、厨余、污泥、一般工业废弃物、陈腐垃圾治理等协同处置项目。工程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巨野项目、庆阳二期项目和莆田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同步做好已投产项目的收尾工作;运营方面,以打造全国AAA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目标,突出管理标准和业绩导向,制定存量项目中温次高压技术的技改方案及实施计划,深入推进经营创效,确保实现全年“安全生产”和“环保达标”等年度主要经营指标。2022年,公司将通过强化业务技术团队、对外合作等方式,重点开展绿氢制备、氢气提纯、固态储氢材料技术迭代、氢气运输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形成自身技术优势,全面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福建海上风电首个项目的落地实施,开启新能源第二成长曲线;利用各垃圾电厂厂区屋顶和可利用面积,有序推动另外7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建设;积极探索“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生态治理光伏+”业务协同的新发展模式,打造良性产业发展生态链。此外,公司还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碳交易、绿电交易等新模式,助力公司营收增长。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在市场开拓、组织重组、流程优化、经营模式、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稳步突破与提升,全面提升公司管控水平,实现精益化管理目标。大力引进在工程技术、电力、数字技术、专业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并通过员工持股、制订人才激励机制、推进职业发展多通道建设等措施,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骨干和业务人才,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推行科研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增强公司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同时深化合理化建议成果的应用,扩展应用领域,形成经济规模和效益;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主线。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找出成本波动的关键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力度。对标国内一流上市公司,拓展公司对外宣传维度,加强与机构、股民和媒体的沟通交流,构建投资者关系管理长效化机制。公司建设和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均选用了行业主流技术,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技术,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两种技术成熟可靠,均已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也属于发改委及相关环保部门所鼓励使用的技术。公司在上述技术的运用中积累了多年的专业经验,并培育及发展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但如果未来出现能够大幅提升垃圾或污水处理效率的新技术,公司将面临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流程、培养新技术人才等额外支出,从而增加公司经营成本。此外,技术变革也可能导致政府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出台新政策,进而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高度重视主业所处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高度关注行业主流技术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另一方面,鼓励技术创新,重视研发投入及新技术的试用推广,确保自身技术水平及主要技术切合行业主流技术发展变化,以此应对技术变革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公司目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80余项,成立有研发总部,各分厂配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目前培养有电力能源工程师300余名。公司目前主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业务。近年来,国内生活垃圾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业务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同时相关技术及配套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公司所处行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行业市场规模扩大,新的竞争者亦不断出现,整个行业目前呈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局面。公司各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运营期较长,运营情况良好,投资回报率较高,为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但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一方面将增加公司在未来获取新项目的难度,可能迫使公司为获取新项目主动降低新项目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公司现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垃圾收集量降低,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应对措施: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项目运营管理上持续推进创新技改,数字技术助推精细化管理,工程建设管控能力强。面对行业激烈竞争,公司不断加强对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同时继续练好内功,不断打造和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公司2021年先后新投产项目有鄄城圣元一期、梁山圣元一期、汶上圣元一期、安徽圣元一期、曹县圣元二期和泉州圣元提级改造等六个项目,新增垃圾处理规模为4950吨/日、装机规模为130MW。若未来补贴申请政策要求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公司未纳入补贴清单项目可能存在无法纳入补贴清单、无法享受国家补贴的情况,将影响公司的发电收入和盈利水平。应对措施:上述项目均满足纳入补贴清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主要条件和审核要点要求,均已按规定提交申报。公司时刻关注补贴申请政策变化,积极落实各项申报条件,履行各项申报手续,争取上述项目第一时间纳入补贴清单。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方案指出:2020年1月20日(含)以后当年全部机组建成并网但未纳入2020年补贴范围的项目及2020年底前开工且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为非竞争配置项目;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公司未来新获得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通过“竞价方式”确定上网电价,可能存在发电上网单价下降的情形,进而将影响公司的发电收入和盈利水平。应对措施:公司现有在建项目均已进入中长期专项规划,且均已在2021年1月1日前开工建设,符合国补政策关于项目纳入规划及开工建设的要求。2021年底未完工的项目采用竞价上网,上网售电价格略有下降。公司将通过新技术引进及应用推广、精细化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基地、开拓CCER、绿电交易整合等多种措施应对国补退坡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20年9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生物质发电项目,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所发电量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无论项目是否达到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公司正在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处理的项目,在报告期内按照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及上网电价财政补贴。随着已运营项目享受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逐渐到期,公司所享受的优惠税率将逐渐过渡为基本税率,上网电价过渡为平价上网,将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新技术引进及应用推广、精细化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基地、开拓CCER、绿电交易整合等多种措施应对国补退坡的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营效益取决于生活垃圾的供应量和热值。生活垃圾主要由地方政府以陆地交通方式运送至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供应主要受到当地垃圾收运体系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如地方政府缺少或未能按时建立完备的垃圾收运体系,则无法向公司持续且稳定地供应生活垃圾并可能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正在推广的垃圾分类也将影响垃圾供应量。此外,垃圾热值也会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电量。生活垃圾热值不足,发电量将难以保证。因此,生活垃圾供应量及热值的不稳定均有可能影响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效率,对公司的经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在前期设计阶段均有考虑到所在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环境、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在签署的特许经营合同一般会有保底垃圾量供应条款及保障措施;同时,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区域统筹扩大垃圾收集范围,落实陈腐垃圾、一般工业废弃物等扩大垃圾来源增加垃圾收集量;并通过加强垃圾发酵管理、中温次高压技术的推广等有效手段提升垃圾吨发电量。公司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发生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有害物质、污水及固体废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风险。尽管公司采取了废气净化、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噪声防治等措施以避免或尽量减少项目对环境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但在项目公司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仍存在因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环境保护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品牌声誉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高度重视环保达标,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及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确保达标排放。公司成立专门的环保督查部,就环保问题实行“零容忍”,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并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环保稳定运行责任,通过常态化的检查、监测技术和手段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实现长期、稳定、安全、合规运行。公司业绩主要来自于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贡献占比超过九成。鉴于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共性,属于重资产投入,本公司经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及污水厂建设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多年来本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多笔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及运营,导致公司借款金额较高,同时公司每年还要支付较大数额的利息,也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风险。截至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维持在60%左右。应对措施:公司自上市以来资产负债率水平有呈现下降趋势。每年度,公司根据财务预算制定项目投资计划,不盲目扩张,合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此外,公司融资渠道多样化,可根据经营发展需要研究提升股权融资比重以降低资产负债率。2021年度,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新增有分布式光伏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和新能源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项目建设期资金需求较大,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公司现有垃圾焚烧在建项目及储备项目充裕,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若资金不充裕,工程资金链断裂,将导致公司工程建设中止,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投资活动。应对措施:公司已与国内多家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保持良好合作。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增长,公司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授信额度也在不断增加,可以有效满足经营发展需要。此外,针对大型项目建设面临的资金需求,公司可以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通过再融资、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实现融资目的。公司应收账款来源于污水处理业务的污水处理费以及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垃圾处理费和售电收入,其中售电收入由基础电价收入和补贴电价收入两部分构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超9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近30%。应收账款回收问题愈加显得突出。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及政府相关部门。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和售电收入中的基础电价部分的结算周期通常为三个月内。国家补贴电价收入结算周期较长,一般1-2年左右。目前应收账款中占比较大的主要为尚未收到的国补收入。2022年3月,财政部《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要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中“中央本级支出”从2021年的928亿元增加至4,528亿元,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487.8%。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根据《公司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际控制人能够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从而对公司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有能力按照其意愿实施选举公司董事和间接挑选高级管理人员、确定股利分配政策、促进兼并收购活动以及对公司章程的修改等行为。因此,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当实际控制人与其他股东利益不一致时存在其他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此外,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经营呈现技术多样化、业务模式多样化特征,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在逐步加大,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若公司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管理制度等未能得到及时调整和完善,将对公司的高效运营造成不利影响,使公司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战略管控能力,确保重大决策的科学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决策风险和公司治理风险。加强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管理体制的完善,加强人才培养,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上海银保监局: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 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迄今为止,共5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656.24万股,占流通A股10.7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4.0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股东人数变化: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12-20)增长126户,幅度0.41%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12-31)减少6415户,幅度-20.94%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604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