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零点有数以线上研讨会的方式发布了《2021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与会行业专家和居民代表进行了丰富且深入地解读和分享。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对《报告》的背景、历程进行了介绍,讲述了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零点有数国际关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雷进行了报告发布和解读。《报告》肯定了2021年废弃物管理所取得的成果,一是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率持续上升,厨余垃圾分类正确率亮眼;二是有分类习惯的居民比例逐年增加,分类效果进步明显;三是居民废弃物管理行为信心趋势仍保持上涨,已具备向更精细、更高阶、更多元方向迈进的基础。《报告》还从分类、减量、政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中意识与实际行动割裂、线上消费带来的垃圾问题、集约化与精细化间寻求平衡等挑战与机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息壤学者支持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晓毅指出,《报告》的价值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居民端的家庭生活实际状况和意识知识水平出发,突破“只见政策不见人”的困境,指出政策和立法的价值导向与施力方向;第二,把垃圾放在生成、投放、处理的全链条在看待,而不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垃圾桶前,垃圾前端减量和后端循环利用都应该得到更多关注;第三,关注居民意识和行为上的割裂,探讨如何突破宣传上的天花板和如何在鼓励居民形成习惯上出真招,关注“运动”过后被掩盖的深层矛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国指出,《报告》与社区废弃物管理面临的实际状况高度一致,可以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这份报告揭示出了居民意识、知识和行为水平和政府在政策、管理水平上的两个提升,对于提振信心有重要意义。同时,《报告》也揭示了废弃物管理已经进去了深水区,相比从不及格到及格而言,从及格到优秀的难度更大,而“抄作业”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就能推动问题解决的时代也已经过去。
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广州等5个城市的一线工作人员代表和居民代表也围绕《报告》,贡献了来自于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切实感受和真知灼见。他们分别是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亓伟伟,深圳市垃圾分类社区监督员、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志愿讲师罗用馨,上海市居民代表、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者韦璐,厦门市居民代表、好猫生态文明推广中心策划执行白莹,以及广州市居民代表慕容叔。他们一方面肯定了《报告》的真实性和透彻性,另一方面表达了对于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废弃物管理全流程长效性机制的期待。
讨论过程中,嘉宾们也对《报告》中居民自我评估分类意识偏高这一调研结果表达了一定的关注,如“上海、北京、厦门、天津四地居民分类的比例达到或接近100%”,这与嘉宾们实际感受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偏差既反映了垃圾分类行为和意识存在割裂的现状,也反映了社区废弃物管理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难点,需要多方继续共同发力突破这个天花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526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