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超越科技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
03-22

超越科技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所属行业为环保产业中的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公司所属行业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类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鼓励类行业。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目前阶段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服务,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且近年来增速有所加快。2013年-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年复合增长率为7.37%。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498.90万吨。受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多项支持性政策共同影响,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迅速发展,危险废物处置量增速明显高于产生量。2013年-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年复合增长率为9.00%。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为2,027.80万吨。但由于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置量远远低于产生量,2019年,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45.07%,市场缺口较大。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业务规模和处置能力普遍较小。截至2019年末,国家共颁发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4,195份,同比增长30.28%;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合计12,896万吨/年(含收集能力1,826万吨/年),平均每份经营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规模仅为3.07万吨/年。此外,我国现有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多为收集、贮存和综合利用许可,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尤其是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整体较低。

  目前国家已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列入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相关政策日益趋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产业政策的颁布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日常监管,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规范发展。

  随着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加快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近年来,安徽省经济迅猛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也同步增长。2011年,安徽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仅为24.28万吨,2020年增长至168.0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98%。预计“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2025年将达到240万吨/年。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达到420万吨/年,集中处置能力约90万吨/年,利用和处置能力较“十二五”末增加约200万吨/年,但和综合利用能力相比,集中处置能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提出,按照“省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的原则提升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特别是废酸、废盐、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到2025年底,实现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低于120万吨/年。随着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能力的逐步加强,预计安徽省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2009年国家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来,电子废物拆解行业逐步从非正规、零散作坊式管理向正规机构负责、政府与全民共同参与的立法与管理体制转变。随着2012年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并实施,电子废物拆解市场发展从无序竞争走向区域竞争格局。

  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持续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我国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微型计算机在内的“四机一脑”报废数量为1.71亿台,同比增长3.32%;报废重量为390万吨,同比增长2.6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电器电子产品的更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报废量也将保持增长。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预测,2020年和2030年,我国电子产品报废重量将分别达到1,540万吨和2,722万吨,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86%,据其推算,2030年,废弃电脑和手机的电路板中可回收金属总价值将达到1,600亿元,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价值可观。

  电子废物报废量的增长拉动了对其进行规范化拆解、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需求。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的10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废电视机、废电冰箱、废洗衣机、废房间空调器、废微型计算机合计年处理能力约为1.6亿台。

  近年来,我国电子废物拆解量缓慢增长。2019年,94家处理企业开展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活动,共拆解处理废弃“四机一脑”8,417.00万台,同比增长3.9%,拆解处理总重量约为217.9万吨,和报废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上述数据仅针对废弃“四机一脑”,其他各类电子废物拆解业务有待进一步开发。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速,我国电子废物拆解市场前景广阔。

  受益于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我国电子废物拆解行业规范性得到有效提升,截至2019年底,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29个省份全部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省级审核工作。2019年全年,经省级环保部门审核和环保部技术复核确认的全国废弃“四机一脑”规范拆解处理数量为6,887.1万台,在总拆解数量中占比达到81.82%。随着监管体系的持续完善,预计我国电子废物拆解行业将保持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趋势。

  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相关技术主要包括无害化安全处置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近年来,我国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包括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减量化处置、电子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置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均取得明显进步。行业相关技术进步能够降低废物危害性,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公司所属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无明显周期性特征,不属于强周期性行业。根据现行国家相关政策,生态环境治理行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公司始终深耕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专业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持续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致力于探索如何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保证平稳规范运行,已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的模式,已取得48项专利技术。公司主编或参编了一项国家标准及两项团体标准,并已发布实施,推进了废硫酸综合利用技术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模块化回收线技术及方法的规范应用。公司先后承担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115团队产业创新项目”等省级项目的研发,公司“危废全闭环无害化处置技术及产业示范”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公司再生桶生产工艺及智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技术成果被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平台登记入库。2021年公司被评选为2021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安徽省绿色工厂、2021年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节能优质环保生产企业,设立的研究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作为安徽省内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可处置危废种类多,处置方法齐全,处置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021年6月11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绿色新动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构调整和提升效率的着力点,也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1年9月16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等有关16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的通知(皖环发[2021]40号),做好“十四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政策明确资源循环利用将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对危险废物利用项目、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将进行政策扶持,促进行业相关项目建设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提出,将重点推动“无废城市”创建、推动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随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区域合作的加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预计安徽省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是一家专业性处理固体废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型环保企业。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目前阶段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服务,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

  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方面,公司的处理能力和经营范围较安徽省内其他同行业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处置能力排名省内前列,属于区域龙头之一。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公司是滁州市唯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方面,公司是安徽省仅有的6家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企业之一,是滁州市唯一一家纳入该名单的企业。公司的主要服务及产品如图所示:

  公司主要向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以及其他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危险废物,如电镀废渣、蒸馏残渣、有色金属冶炼渣等,法律规定必须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处理。公司与工业企业进行接洽,针对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特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焚烧、填埋、物化等综合性处置方案,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将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入库并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处置。对于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定期前往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当日进行处置或进入冷藏库暂时存放并尽快安排处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中,公司向家电回收企业等供应商收购废旧家电,对其进行拆解,并将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等拆解产物对外销售,同时,公司已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每季度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开展或自行组织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情况报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核实确认拆解处理的种类和数量后提交财政部,财政部据此核定补贴金额并支付资金。公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一方面通过销售拆解产物取得收入,另一方面按照拆解量申领拆解补贴取得收入。

  公司具备危险废物处置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的经营资质。对于不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公司为客户提供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将再利用后形成的产物对外销售取得收入。此外,公司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后,根据拆解量可以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等相关规定向国家申领拆解补贴。

  公司回收模式具体包括危险废物接收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采购,回收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和医疗机构,采购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主要来源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

  公司技术部对产废单位提供的危险废物样本进行检测;技术部并出具相关准入评审意见后,市场部依据准入评审意见负责合同签订并回收上述废物,相关危废转移信息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医疗废物一般具有传染性,公司作为滁州市内唯一一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对全市医疗废物进行统一接收和集中焚烧处置,定期安排车辆前往产废单位接收医疗废物。公司在进行市场调研后与客户或供应商协商定价,其中医疗废物处置业务存在政府规定的最高收费标准,需在上述标准内进行定价。

  公司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废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微型计算机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大磅和过小磅两次检查,均合格后入库存放。

  公司接收工业危险废物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并分类存放,根据处置计划领用处置。对于工业危险废物,公司主要通过焚烧、填埋、物化、暂存和利用方式进行处置,其中焚烧和填埋等传统技术应用范围较广。物化主要适用于酸性和碱性危险废物,通过酸碱中和等方法降低或消除其危害性,使其转变为更适于进一步处置的形态。暂存主要适用于废含汞荧光灯管和废弃铅蓄电池,对于上述两类危险废物,公司仅具备收集和贮存资质,暂存后将转交第三方进行处置。利用主要适用于废电路板以及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容器:对于废电路板,公司通过脱焊、粉碎、分离等工艺,形成铜、锡铅合金、电子元器件以及环氧树脂粉末等利用产物对外销售;对于废弃容器,公司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形成再生包装桶重新对外销售。

  由于医疗废物一般存在传染性,公司接收医疗废物后,通常安排当日直接处置;在医疗废物接收量较大的情况下,公司将当日无法处置的部分存放于冷藏库,并尽快安排处置。公司在处置前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之后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公司完成拆解后,将拆解产物分为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产物,以及冷媒、矿物油、废电路板、锥玻璃等需要进一步处置的危险废物。公司将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拆解产物入库,准备后续出库销售;其余危险废物中,冷媒和矿物油等由公司自行焚烧处置,废电路板由公司自行利用处置,锥玻璃则交由其他具备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产品主要为对废弃容器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的再生包装桶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其中废弃容器综合利用业务中,公司对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包装桶进行回收,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将再生包装桶重新对外销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中,公司与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协商确定销售单价。公司对外销售产品主要采用客户自提的交货方式。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和相应的人才队伍,并在技术研发中心下设立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独立完成部分研发项目。

  公司除自主研发外,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行业内企业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研发成果包括申请的相关专利、设备和研究报告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2.01万元,比上年下降26.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98万元,同比下降39.49%。影响经营业绩主要因素如下:

  ①电子废物处置业务 2021年度公司对家电拆解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受生产线调试工作进程影响,拆解生产线投入运行延期;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电子废物供货价格上涨,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变化,电子废物供货量受到较大影响,导致2021年度拆解量未及预期,同时2021年3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的通知》财税〔2021〕10号,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予以调整,降低了“四机一脑”的补贴标准,综上影响因素,家电拆解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23.00万元,受拆解量下降导致家电拆解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②危险废物处置业务 2021年度公司焚烧类业务处置量3492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62%,实现收入11,582.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3%,填埋业务处置量21,993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9.88%,实现收入4,799.0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9.57%。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处置的危废主要来源于产废单位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及应急类危险废物,应急类危险废物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安全环保需求和政府执法部门查处违规事件两类,应急类处置业务各年度基本来自不同客户,其性质具有较强的偶发性,去年同期应急类填埋业务4,834.53万元,本年度应急类业务量小,因此受应急类业务的不均衡性,导致本年度相较去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剔除上述两项影响因素,公司各项经营业务相对平稳。同时受市场竞争影响,危废处置价格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叠加业务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因素,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呈现较大下降。

  公司业绩的波动与行业发展状况吻合,目前家电拆解生产线已升级改造完成,拆解生产作业已达到正常水平。

  超越科技核心竞争力主要为较强的综合处置能力,作为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受政府严格监管,收集、转运、处置都需要许可证,存在较高的资质壁垒,进入门槛较高,新获资质获批周期较长。目前我国行业处置能力远低于产废量,危废处置资质具有稀缺性,其中个别资质还具有排他性,如实务中各市只颁发一份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置主要有焚烧、填埋、物化等形式,其中焚烧和物化的残余物最终仍需进行填埋,而填埋场需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审批非常严格,因此,各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中,填埋资质尤为紧缺。

  此外,由于多数产废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较多,经营资质较为齐全的企业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截至本立项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取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46类危险废物中42类危险废物的经营资质,未取得经营资质的4类危险废物分别为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HW10含多氯联苯废物、HW15爆炸性废物和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其中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和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毒性较大,HW10含多氯联苯废物处置所需温度较高,公司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未开展相关业务;公司危险废物焚烧业务规模较大,接收HW15爆炸性废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也未开展相关业务。公司核定处置规模达249,780吨/年,业务范围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填埋、物化、暂存和利用,其中,填埋业务核定规模达6万吨/年,且公司已取得匹配的土地资源。公司作为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平台,具备较强的综合处置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

  电子废物拆解同样实行严格的资质许可制度,电子废物拆解企业资格需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时,仅有被列入电子废物拆解补贴企业名单内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拆解补贴,2015年以来,补贴企业名单即未有新增。公司于2012年获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且被列入电子废物拆解补贴企业名单。公司拥有完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年处理能力148.6万台、套,包括电视机80万台,洗衣机15万台,电冰箱21.6万台,微型计算机22万台,房间空调器10万台。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综合型环保企业。公司拥有完善的处理设施、科学的处理工艺、丰富的处理经验、齐全的服务能力,兼顾安全、环保和效益,建立了危废分析化验室,并成立了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实验中心和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公司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行业内企业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已取得48项专利技术。公司在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经营多年,拥有一系列与危险废物处置和电子废物拆解相关的技术专利,包括危险品运输箱、废弃家电万向操作台、医疗垃圾焚烧设备、无害化固废焚烧设备、废冰箱门体玻璃自动剥离设备等。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能力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已经形成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管理和经营团队,公司管理人员深耕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多年,对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危险废物处置和电子废物拆解对相关运营企业的技术性及安全性要求较高,出现安全事故或环保事故的风险较高,运营企业须具备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及稳健严谨的日常管理机制。公司严格遵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在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自成立以来,在运营过程中从未发生重大安全或环保事故,为公司的安全正常运营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包括:工业危险废物的焚烧、填埋、物化、综合利用和废旧电器电子业务的拆解和销售。子公司尚未实际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2.01万元,比上年下降26.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98万元,同比下降39.49%。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题,本着“对社会负责,环境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兼顾”的经营理念,以“诚信、负责、务实、高效”为经营宗旨,致力于固废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持续创新,以提升固废处置的技术水平和再利用程度,提高资源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效循环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规划建设具有超越特色的“超越智慧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园将以“绿色循环、美化生态、科技创新、追求卓越”的行业发展理念为指导,突出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规模利用、辐射作用强等五个重点,着力培育以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车辆拆解及锂电池回收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打造行业领先的电子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基地、以技术研发中心与环保装备制造中心为核心的产业孵化平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公司将着力建设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基地,打造“超越智慧循环经济产业园”,整合资源,发挥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环保领域的优秀企业。

  公司将凭借现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盈利能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公司将不断的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专利成果转化水平;优化营销模式,以长三角为市场重点,不断拓展客户群体,拓宽业务网络;改善产品结构,加强信息体系建设,深化固废处置及循环利用技术;加快建设重点项目,打造“超越智慧循环经济产业园”。

  公司将聚焦主业,大力提升业务规模,危险废物处置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焚烧、填埋和综合利用等业务产能。电子废物处置方面,公司将技改扩能进行充分释放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依托“超越智慧循环经济产业园”平台以及先进的处理设施、科学的处理工艺、丰富的处理经验、齐全的服务种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环保解决方案。

  公司将紧紧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充分利用现有成熟工艺技术,持续提升固废综合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能力和电子废弃物的拆解能力,公司将加快20万吨废酸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危险废物填埋场(二期)项目、废旧家电拆解改扩建项目投产运营,尽快将新建产能消化促成业绩的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报废汽车拆解与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建设,为公司后续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及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将立足环保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将固废处置、资源化利用及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作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在自主研发的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利用产品的附加值,为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①通过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②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扩充研发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培养内部技术人员,以打造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提高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

  ③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现有基础上,使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为研发团队营建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和研发空间。

  公司在大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处置能力的基础上,将不断优化市场销售体系,培养专业的市场销售团队,保障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公司业务拓展的重点包括进一步推进并扩展固废处置业务,大力发展固废资源化利用业务,以及与家电生产企业和废旧家电回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稳步拓展废旧家电拆解业务。公司将以安徽作为基础业务基地,不断拓展客户群体,拓宽业务网络,完成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业务初步战略布局,并以“以点带面”的营销策略,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工业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拓展新的业务。通过专业营销团队的培养和业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努力保持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竞争优势。

  公司经营许可范围齐全,积极发展各项细分业务,固废处置及其资源化利用方式多样,已初步成长为综合型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企业。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寻求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适时、稳妥地运用多种方式,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产业延伸,加快推进报废汽车拆解、锂电池回收利用等新领域的建设实施,进一步加大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投资规模,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建设完整的环保产业链,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和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逐步建立健全研究开发人员考核奖励、科技人员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已形成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和技术队伍。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人才培育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和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力度,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持续完善员工培训计划,鼓励研发和创新,努力打造现代化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生产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的建设,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对环保监管的趋严以及对循环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环保产业日益受到各类投资者的追捧,而发行人所处的危险废物处理行业毛利率较高,近年来大型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纷纷进军本领域。

  虽然目前该行业尚处于危废处置能力供不应求、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状态,未来若有更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将大大提升我国危废处置能力,对公司业务构成直接竞争,可能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此外,各环保企业技术升级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市场参与者增加,将改变危废处置能力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危废处置价格比如焚烧单价下降,从而对公司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与行业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相比,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可能使公司在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处于不利地位,从而给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面对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深感责任重大,既要虚心向同行业学习,改进不足,又要努力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和销售水平,发挥上市公司优势,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和要求,提升公司的服务能力,适应公司客户多方位的要求和变化;通过扩展细分市场、聚集规模、领先技术、优质服务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危废、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废弃家电拆解。公司危废处置业务的服务对象所属行业主要为化工、电子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该等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可能呈周期性波动。经济繁荣时,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产生的危废量一般会出现增长;经济衰退时,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产量下滑,产生的危废量相应减少。上游客户产生危废数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量及市场议价能力,进而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甚至下滑的风险。此外,公司家电拆解产物销售价格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样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危废处置效率,同进加大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环保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涉及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若在日常经营中,上述任一环节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安全生产风险,造成环境污染、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事故等,从而对公司经营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根据生产经营环节制定且执行了完备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到位;组建应急管理小组,应对相关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及保养。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进步,如果竞争对手取得相对公司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公司可能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地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所处的危险废物处置和电子废物拆解细分行业技术发展路径较为清晰,但在未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排除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出现重大技术革新,导致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也不排除出现成本更低或处理效果更好的废物处理方式,对原有方式实现重大替代。如果公司无法顺应趋势,面对变革,则公司部分业务将失去市场需求,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重视危废处置技术的研发和积累,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的方式,持续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根据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提前进行技术部署,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平台化、框架化、组件化,通过研发成果产品化,保证技术端与处置端不脱节,持续提升处置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引入专业人才,加大危废处置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公司持续竞争力。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公司组织架构日益庞大,管理链条延长,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净资产大幅度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决策层和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流程,加强内控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应对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

  国家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不得擅自处置危险废物,必须及时将其运送至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考虑到危险废物在长距离转移处置时面临较大的运输风险,危险废物一般采用集中处置和就近处置的原则。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关于确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工业危险废物跨省转入比例的通知》(皖环函[2018]218号),省内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需要确定工业危险废物跨省转入比例,并上报安徽省环保厅核准,实务中危废跨省转入可操作性较低,因此自2018年以来,公司危废处理业务基本集中在安徽省内。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着力建设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基地,打造“超越智慧循环经济产业园”。若公司向省外扩张危废业务,需办理跨省转移手续,或要在其他省环保部门申请相应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存在危废业务发展受到地域限制,相关发展战略可能无法实现的风险。

  应对措施:丰富公司业务结构,扩大公司业务范围,避免业务单一风险;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02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8,566.98万元,同比下降39.49%,主要系受到市场竞争导致危废处置价格下降、家电拆解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废酸综合利用项目延期投产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与行业因素、社会因素等。宏观经济与行业因素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GDP增速逐渐回归,消费需求逐年回落;社会因素方面,2020年初国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行业发展和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行业复工进度推迟以及下游需求减弱;上述外部因素的变化均可能使得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面临下滑的风险,如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发生进一步恶化或广泛传播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公司未来业绩仍存在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与主要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市场业务;同时,公司进一步进行工艺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同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单位处置成本的固定成本,争取降低处置价格对公司毛利的影响。

  危险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行业作为国家政策大力鼓励的产业,对于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近年来,行业内对于国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的竞争逐渐激烈,尤其对于具备本行业长期工作经验的管理型人才需求量较大。公司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人才数量和水平相较于国内一线城市较弱,若未来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发生重大变动同时又无法招聘到所需的专业人才,将对其未来的运营管理和经营扩张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员工职业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为人才的发展提供空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公司凝聚力和执行力,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团队,为公司实现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传播,物流运输也受到冲击,对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若全球疫情进一步恶化,将对宏观经济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公司销售及回款情况,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存在下滑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维持供应链保障能力较强的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最高股息率达14% 一批股票公布分红预案 连续3年派红包股揭秘 抗跌大牛股排名第一(附股)

  科创板进阶400+!谁涨幅最大?谁募资最多?谁是“迷你”公司?.....看点来了

  小米集团:2021年Q4营收855.8亿元,市场预期为817.97亿元

  迄今为止,共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5.29万股,占流通A股1.1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0.6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12.1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2.25%,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股东人数变化:2022-02-28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02-18)减少6033户,幅度-31.73%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