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政协135292号《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2022
03-22

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政协135292号《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政协135292号《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坚持政府推动,强化组织实施。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继出台了《济宁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济宁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政府(管委会)夯实属地责任,制定推进实施方案,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街道、社区落实”的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二)坚持规划引领,注重系统推进。编制完成《济宁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济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布局规划》,出台《济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坚持垃圾分类终端设施建设先行,截止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运行济宁市城区、邹城、泗水县、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微山县等7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济宁市城区、邹城市等2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目前在建兖州区、汶上县、梁山县等3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曲阜市1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2021年底前全部建成运行,为推进城市生活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试点推进、示范带动推进。在巩固提升任城区仙营街道、二十里铺街道,兖州区龙桥街道、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等5个试点街道的基础上,全市其它县(市)各明确一个街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邹城市、济宁太白湖新区已全面展开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县(市、区)坚持“因街(镇)施策、差异化推进”原则,积极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建设环保小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环保酵素+黑水虻”联合处置社区厨余垃圾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

  (四)坚持标准引领,强化基层治理。科学编制了济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分类指导手册、分类宣传手册、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标准和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试行)等。各县(市、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紧紧依托街道、社区,发动党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实践、分类知识普及和上门宣传等多种活动,全面提高公众参与度和配合度。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全局性、复杂性、细致性、长期性的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系统思维、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示范带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市做法,现有垃圾分类试点基础上,一是制定出台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二是研究制定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配套性政策文件,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夯实市、区(县、市)、街道和社区属地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积极与市人大、市司法局对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工作。

  二是谋划全程分类体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各县市区在编制市县空间规划中,对垃圾分类设施提早布局,破解“邻避”困局。二要抓实前端。制定垃圾分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提高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大家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三要做实中端。夯实属地管理责任,按标准完善垃圾分类收集桶、分类收集点、分类转运站设置,科学配置具有专业收集、运输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的专业队伍,按照责任划分进行分类运输,尽快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夯实末端,加快补齐餐厨废弃物(含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大件垃圾处理设施,探索“互联网+资源回收”模式,推动可回收物规范化、专业化处理。强化前端、中端、末端各环节有序衔接,促进分类系统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坚持问题导向,不搞“一刀切”,结合市情和域情,在垃圾处理终端设施(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运行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做到垃圾前端分类、终端设施配套闭环运行,先行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区、示范县、示范街道、示范单位、示范小区,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推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模式。

  四是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是大力推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二是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县(区)-镇(街)-社区(村居)-群众”常态化监督机制。三是借鉴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经验做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四是会同宣传、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志愿者队伍,引导公众分类投放;研究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加强社会动员,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

  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市城市管理局将虚心听取、接纳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综合利用工作水平。

  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政协135292号《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pdf

  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政协135292号《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doc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