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通讯员/彭子牛 黄星 记者/凌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首先要破解的难题。今年,攸县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纳入由人大代表票决的八个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补齐短板弱项,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让攸县的农村更美,农民的生活品质更高。
每天午饭过后,高楼社区村民黄爱媛都将做饭产生的厨余垃圾倒进泔水桶里,及时提着泔水桶到社区的厨余垃圾填埋区进行填埋沤肥还土还田,资源循环利用。自从村里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像这样的行为,黄爱媛一天要做三回。
高楼社区村民黄爱媛:“之前我们都是倒在下水道,有时候堵了管子很麻烦,要找人去疏通,还费钱。现在厨余垃圾都倒在填埋区,煤灰倒到土里,废纸收好拿去卖钱,之前垃圾可能要倒一桶,现在只有半桶。”
自2020年12月,全县开始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楼社区配置了7个垃圾分类亭,每家每户配备了一个可回收垃圾桶,一个其他垃圾桶。如今,高楼社区居民都自觉地把家里的垃圾分类回收,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这样,社区保洁员吴刘益中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社区的垃圾分类亭进行清扫,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分类管理村里的可回收再生资源。
高楼社区保洁员吴刘益中:“以前的垃圾到处都是,一天到晚都清理不完,现在都是到各个地方简单地清理一下,各农户现在都自觉地把垃圾分了类。”
高楼社区人居环境专干黄新生:“之前,运输车间隔一天来一次,现在三天四天来一次,基本上减少了60%的运输量。”
通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今,高楼社区的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在距离高楼社区40公里外的皇图岭镇皇图村,7月底,一场由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联合创作的小品《垃圾分类》,让当地群众津津乐道,让村民在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中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从7月开始,小品《垃圾分类》跟随送戏下乡一起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演出26场。
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欧阳年春:“今年,我们通过‘垃圾分类进讲堂’‘小手拉大手、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微宣讲、垃圾分类小品送戏下乡以及垃圾分类进入村规民约,通过不同形式让垃圾分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年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被纳入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攸县先后召开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制定了《攸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5)》。各镇(街道)、村(社区)也有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负责人,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在全县全面铺开。
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欧阳年春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完成80个示范村创建,已经完成省厅下达的3座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还有三座在土地调规等相关手续办理中,会尽快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中转体系中的再生资源是可利用的,包括有害垃圾体系目前在加紧完善,今后我们继续按照“示范引领、先易后难、逐步铺开”的原则,实现三个全覆盖,用3年时间实现我们全县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全覆盖,实现我们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全覆盖,实现我们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的全覆盖。
今年,攸县共投资1000万元,在全县设置了户外垃圾分类亭320个,垃圾收集桶41000余个,垃圾箱307个,配置农村生活垃圾运输车46台,垃圾收集车61台,配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保洁员、清运员2893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36个,依托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有害垃圾收集站点236个,构建了网络完善、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有害垃圾处理体系。
如今,踏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攸县广袤的农村大地,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乡村画面随处可见,马路旁,一个个垃圾分类亭和周围的景观树木融为一体,也成为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的环境卫生观念也发生可喜变化,大家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关键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389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