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开课了。图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培训班第一期开班仪式现场。(市环卫中心 供图)
在厦门环卫科普馆,全息投影立体展现环卫车辆的全貌,吸引参训人员围观。(记者 卢剑豪 摄)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为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培养大批“明白人”, 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培训来了!昨日,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首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培训班正式开班。作为成立以来首次培训,培训班对环卫和垃圾分类政策法规、管理经验、技术标准进行系统学习,并前往厦门环卫科普馆等实训基地现场观摩学习。本次培训面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专院校、镇街及村居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人员,以及环卫、垃圾收运相关企业等报名人员,自昨日起共计八期。
昨日上午,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培训班第一期暨开班仪式启动。首批参训人员共有40余名,分别来自市委组织部、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海洋发展局等20余个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垃圾分类正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培训第一课,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熊俊骥为参训人员带来一场宏观形势分析。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易向难、从低向高,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范围层层递进,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你追我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厦门,垃圾分类工作也出现形势喜人、形势逼人的现象。自考核评分以来,厦门始终名列全国前列,然而依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市民习惯养成任重道远、低值可回收物及厨余垃圾等分类难题仍需加紧攻关等问题。该如何做,怎样做好?结合实际,熊俊骥逐一进行解析。
第二课,厦门市垃圾分类中心培训讲师王虹艳则从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分类历程、分类经验、分类基本方法及下一步工作方向等方面,向参训人员授课讲解。“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让扔垃圾更加不方便,其实,垃圾分类,往往就是在不方便和麻烦中,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文明的目的……”面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等举措在推广中遇到的难题,王虹艳也一一解析应对思路。从认识习生态文明思想及国家立法、学习国际先进垃圾分类管理经验、了解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到解读厦门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管理办法、解析垃圾分类重点工作及考评标准、普及垃圾分类标准基本知识等,在培训讲师的带领下,参训人员对当前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当日下午,参训人员一同乘车前往翔安新圩镇的白云飞生态园区,来到厦门首个市级环卫科普馆观摩学习。作为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的实训基地,厦门环卫科普馆展示了垃圾产生到资源再利用的全过程,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环卫发展历程、垃圾分类及处置成效、未来发展方向。
跟随讲解员步伐,沿弧形回廊走过“形象序厅”“重新认识垃圾”“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荣耀与未来”“观影区”等五个展区,参训人员逐步加深了解,从认识垃圾,认识垃圾的产生者,到认识生活垃圾污染产生的影响,大量图文、视频、数据展现了垃圾分类、资源循环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到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的过程、垃圾产生到资源再利用的全过程、垃圾分类的厦门经验、厦门分类的主要成效等内容时,与之相应的画面、数据等也依次映入眼帘。
在一台全息投影仪器前,常见的其他垃圾收运车、厨余垃圾收运车,以及不常见到的隧道清洗车等环卫车辆立体呈现在眼前,向参训人员更全面直观地展现了车辆各部位的功能。沿路深入展馆,一系列场景通过全息投影、互动屏幕等现代化技术综合呈现,不仅沉浸式体验到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的完整流程,参训人员也切身感受到厦门垃圾分类与时俱进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参训人员一同前往球幕观影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同步成长的厦门环卫与垃圾分类发展历程。观摩结束后,第一期培训班暂告一段落,经过考核,每名参训人员领取了一张由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由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国家开放大学)共同组建,正式成立于今年8月20日。熊俊骥介绍,本次培训是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期培训,也是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培训班首度开班,在本次培训中,将面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专院校、镇街及村居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人员,及环卫、垃圾收运相关企业等共举办八期,预计于12月29日结束。
他表示,希望各单位参训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垃圾分类相关政策要求,了解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熟悉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和实施计划,与自己辖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加强调研,搞好创新,实现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发展、领跑全国培养“明白人”的初衷,并力争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持续完善提升垃圾分类“厦门模式”,不断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向前发展。在熊俊骥看来,垃圾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也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垃圾分类培训也因此需要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更加注重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培养。”熊俊骥认为,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应该发挥讲台、舞台、平台作用。作为讲台,传播垃圾分类最新理念,传达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分析研判厦门垃圾分类工作规划;作为舞台,展示垃圾分类厦门经验,宣传各级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更多人受益;同时,作为厦门垃圾分类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感想、对各级推动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进行平等交流,就热点问题、堵点难点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厦门垃圾分类水平持续稳步向前。
据介绍,接下来,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将再根据实际需求,以专题讲座、专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定期组织系统化培训。
●厦门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参训人员林幼珠:经过系统化学习,感觉对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获得的成绩与遇到的挑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厦门垃圾分类取得现在的成绩,更需要每个人提高责任意识,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完善。对此,司法局也在普法宣传工作方面助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尤其在公共场所、办公区域等地,需要市民进一步加强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通过垃圾分类这一“小事”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文明的大事。
●厦门市垃圾分类中心培训讲师王虹艳:在本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培训中,有多个单位、不同行业的群体前来接受培训,课程设置有所不同,需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群体,同一课程在讲解时会针对行业特殊性有所侧重。如面对来自大专院校的参训人员,他们的管理对象多为年轻学生,因此可能对目的和意义进行更详细的讲解,而面对镇街及村居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人员等,或将更多展开和考评相关的详细解读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356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