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全国垃圾分类工作首批46个先行先试的重点城市之一,今年杭州也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6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
今天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予以批准。 修改决定将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之日起施行。
杭州市城管局明确表示,杭州现在乃至今后的垃圾分类法,没有“干垃圾”和“湿垃圾”之说,还是采用原先“四分”法,只是名称上有稍许调整,分别是有害垃圾(红桶)、可回收物(蓝桶)、易腐垃圾(绿桶)和其他垃圾(黄桶)。
目前,杭州全市日均产生垃圾12000余吨,3年便能填满整个西湖,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按照新的分类标准,《条例》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原来的“餐厨垃圾”改为“易腐垃圾”。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目前杭州垃圾分类存在“知行不合一”的问题,他们正在想办法。“我们这段时间梳理了杭州市民日常的生活垃圾大概有1.6万余种。那么多垃圾,大家都要分清楚,确实有难度。”
目前,市城管局已制作完成一系列科普类生活垃圾分类手册,马上就会和市民见面,教大家怎么分类。同时,城管联合科技公司开发的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也即将亮相,今后大家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快速识别垃圾,不会再“傻傻分不清楚”。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罚了之。翻阅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其中不仅明确规定公民有义务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还对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资源再利用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垃圾越少,越有利于垃圾分类。”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推进垃圾减量,千万不要小看细节。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要自觉强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开动脑筋,积极作为,多在细节上下功夫,努力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此前,杭州推行垃圾分类的效果欠佳,既与群众的意识淡薄有关,也与后期处置不够规范、不够到位有关。
不少市民吐槽“我家的垃圾明明分好类的,清运车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垃圾分类我们肯定支持,但前面分、后面混,这样的分类要不得”。“混装混运”无疑是垃圾分类的绊脚石。
新修改《条例》加大了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的处罚力度。新《条例》规定,禁止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等,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收集运输单位,将受到最高10万元的罚款。
目前,全市已全面推行“绿车对绿桶、黄车对黄桶”的管理模式,对803辆垃圾清运车进行了标识,一旦发现“混装混运”,可以第一时间向市城管局反映。
此外,《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可回收物应当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有害垃圾应当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经营者,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餐厨废弃物应当交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其他易腐垃圾应当投放至易腐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市城管局表示,目前杭州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项目建设。等到明年临江焚烧厂等项目建成后,杭州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基本建成。
事实上,2000年6月,杭州就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开始了垃圾分类的尝试和探索;2015年,杭州又入选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其实杭州垃圾分类已经倡导很多年了,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都非常熟悉,也认为非常值得去做。现在有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做不好就被罚,倒逼我们把这件早就该做的事情做好。”下城区武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国宏说,武林街道还专门开设了学习垃圾分类的课程,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新《条例》修改了对乱丢垃圾、丢错垃圾的行政处罚:个人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单位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除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新《条例》还新增加了一条“信用处罚”,将违反规定受到的行政处罚,依法构成不良信息的,记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根据市统计局以及学校的社会调查,杭州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高,达到了96%,但实际的参与率却并不高。截至目前,杭州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有3400余个,各类机关、事业单位2036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已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4个。
“对于修订《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我第一时间关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能感觉到,一些群众会对此不适应。”家住西湖区名仕家园的宋家骏说,这就好比当年的杭州礼让斑马线写进法条,一开始大家也觉得不适应,如今在杭州斑马线前礼让已经入脑入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分类也会从一项制度要求逐渐变成一种自觉习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350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