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拎得清!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23的上海人实现了分类“肌肉记忆”
2021
12-14

拎得清!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23的上海人实现了分类“肌肉记忆”

  2019 年 7 月 1 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到如今已满一周年。从一听到要垃圾分类就头大,到家里添置了多个分类垃圾桶,每天掐着点去倒垃圾,2019 年底上海居民区分类达标率已经从 15% 提高到 90% 以上。为了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上海还给予了绿色积分奖励,有居民用垃圾分类获取的绿色积分兑换了植物园门票、纸巾等生活小物。

  一年过去,有多少 拎得清 的上海人掌握了垃圾分类这项新技能?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到 2019 年底,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 15% 提高到 90% 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 90%。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小区志愿者完全撤守,一些小区在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上有所懈怠。不过,据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调查,仍有三分之二小区坚持做好破袋投放、自觉分类,三分之一的小区有分类实效, 大多数居民已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行为习惯。

  2020 版上海垃圾分类标准近日出炉,进一步完善标准细节。其中,沿街商铺被纳入垃圾分类考评,设置以物业为主的分类投放管理负责人,还明确湿垃圾破袋投放、垃圾投放点无异味和垃圾桶必须有盖等标准。

  上海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投放制。2019 年 7 月 1 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实施条例》(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上海进入垃圾分类新时代。

  严女士住在上海嘉定南翔,去年刚开始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时候,她内心是不大情愿的。 五雷轰顶 ,虽然没给生活带来什么困扰,但是太麻烦了。为了垃圾分类,严女士家里按照上海的分类标准一共添置了 4 个垃圾桶,时不时还刷刷小程序了解具体分类。但小区垃圾投放时间设定为早上六点半到八点半,她经常加班回去就赶不上扔垃圾。在去年垃圾分类初期,还多次出现居民趁夜色多次偷倒垃圾被罚的情况。

  经过居民的实践反馈,一些小区做出了调整。家住上海市南桥镇的王女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所在的小区设置的是流动垃圾箱房,开放时间是上午 7:00 到 9:00 和下午 17:00 到 19:00。为了加班等晚归群体,小区还在大门附近设立了保安看管的误时投放点,设置时间为晚上 19:00-21:00。

  《条例》甫一出炉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管理条例。如果单位乱投放拒不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个人 30 日内混投垃圾 3 次以上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不仅是罚款,上海还发动社区力量进行宣传和志愿服务。2019 年,上海市《条例》集中培训 1.6 万余场次,培训 150 万余人次,完成居民入户宣传 980 余万次,发放宣传资料 4500 余万份,垃圾分类查询搜索量突破 3000 万人次。参与分类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了 38 万人次。

  除了针对单位和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条例》还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5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罚款;上海酒店不再主动提供 六小件 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在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平台,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已成为上海外卖必选项。今年 3 月,张女士在上海一快捷酒店住宿时也发现房间已经不再供应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产品,需要的话要从前台自领。

  磕磕绊绊实践了一年,多位采访对象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养成了分类习惯,在外不会乱扔垃圾,在家产生的垃圾也会及时分类入桶。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到 2019 年底,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 15% 提高到 90% 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 90%。

  目前,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问题。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 1.5 亿吨,并以每年 8%~10% 的速度递增。全国 688 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遭遇垃圾问题,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 250 亿 ~300 亿元。

  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有业内人士指出,垃圾分类不彻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政策与居民的互动性不强,仅凭宣传难以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对此,上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早在 2013 年,上海就尝试推行 绿色账户 制度。到现在,如果垃圾分类正确,就可以在绿色账户上积分,积分可兑换米面、优惠券、门票等商品。

  截至 2019 年底,上海绿色账户注册用户已遍及全市各区,平台覆盖用户 740 万,日均活跃用户达到将近 100 万;绿色账户发卡 630 万张,累计积分 67 亿,可用积分 28 亿分。

  王女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误时投放点是无法积分的,但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扔到流动垃圾箱房且分类正确,箱房那里会有扫描阿姨给自己绿色账户积分。过去一年,王女士因工作原因也常去误时投放点,但一年积累的积分也兑换了两张单价 40 元的上海植物园的门票。 楼下的阿姨刷了一年分,还兑换了两袋大米 。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也在通过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等中后端环节倒逼居民垃圾分类。

  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徐汇区收运作业公司率先开展垃圾分类收运试点,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确定了专车专用、认桶作业、台账记录、质量反馈等工作要求,通过 不分类、不收运 督促服务对象做好垃圾分类收运。通过前期试点及不断增加收运班次,徐家汇地区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全覆盖。

  截至 2020 年 6 月,所收运的干垃圾量较 2017 年下降约 52%,居民区湿垃圾收运量增长约 390%,餐厨垃圾收运产量增长约 655%,分类收运成效显著。

  5 月 9 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上称,2019 年上海在住建部全国 46 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中,始终排名第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小区志愿者完全撤守,一些居民垃圾不分类的习惯出现反复,不少小区出现湿垃圾不破袋处理的现象。

  严女士所在的新小区新上海人比重大,家里老人没跟在身边,年轻人白天又都要工作。工作地点和居住地距离也不近,往往加个班再回去,小区垃圾房里的垃圾桶就都被清走了。尤其是最近天热,湿垃圾不及时处理就会产生味道,怎么办? 没办法,就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就会扔到垃圾房里面。

  不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调查显示,仍有三分之二小区坚持做好破袋投放、自觉分类,三分之一的小区有分类实效, 大多数居民已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在专题审议上表示,今年将攻坚突破垃圾分类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针对误时投放点管理、车容不洁、湿垃圾就地处理等问题,梳理归纳、及时回应、深化研究,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

  上海市人大代表马列坚建议进一步完善定时定点的投放机制。针对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适当延长湿垃圾投放时间,或是增加中午投放时间段,或是个别点实行全天候投放,或是延长每个投放时间段的时长,以减少居民误时投放的现象。

  今年 4 月,上海市发布了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接诊考评标准变化》。对比 2019 年版本更加细化,将沿街商铺纳入垃圾分类考评,设置以物业为主的分类投放管理负责人,还明确湿垃圾破袋投放、垃圾投放点无异味和垃圾桶必须有盖等标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