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信息化观察丨邢台探索推行智能化垃圾分类新模式
2021
11-15

信息化观察丨邢台探索推行智能化垃圾分类新模式

  “这儿的阳光堆肥房是邢台第一个建成投用的,它利用好氧堆肥技术,使容易腐烂的垃圾变成绿色肥料。”邢台环卫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这个阳光堆肥房主要处置西牛峪、东牛峪、西柏山等村居的厨余垃圾以及树枝、秸秆等,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产生的绿色肥料可用于大棚种植等,不仅激发了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还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洁净。

  不止是阳光堆肥房,在邢台,从垃圾收集到运输再到消化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探索应用了智能化的科技手段,为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轻了基层垃圾分类管理压力,明显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一条“智慧路径”。

  邢台环卫公司智慧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大大提升了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的精细度。

  近日,在邢台市信都区长城花苑小区,张女士来到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箱前,只见她拿着手机对着垃圾箱上的屏幕一扫描,标着“其他垃圾”的箱口缓缓打开,之后,她把分好的垃圾投了进去,整个过程仅用了几秒钟。

  “我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已有两年。”张女士说,现在,年轻人丢垃圾都用手机扫码,不仅分类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累计积分,兑换奖品,一举两得。

  现场注意到,这批智能垃圾分类箱分为两类,分别设在小区门口和各单元楼前。设在小区门口的,箱体长约3米左右,分为蓝色和红色两部分。蓝色部分的箱体用于回收可再生资源,又分为金属、塑料、玻璃、纸张和织物等小类。红色部分的箱体用于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分为细长灯管、化妆品、废手机、过期药品等小类。每个小类都有单独投放口。这款智能垃圾分类箱分类较细,左上角还有详细的操作说明,看起来科技感十足。放在各单元楼门口的另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箱,只将垃圾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两类,箱体相对小一些。此类垃圾箱箱体上分别用图片和文字标注了“干垃圾”和“湿垃圾”包含哪些物品,投放者可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像我们这样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环卫公司还发给卡片,想扔垃圾的时候拿着卡片对着大屏一扫就行了。”附近正在陪孙子玩的王大爷介绍,前不久,邢台环卫公司又推出“大件垃圾上门回收”服务,以前像沙发、床垫这样的大件垃圾,都无处投放,随意丢弃也破坏小区整体环境,现在打个电话人家就上门回收,省了很多麻烦事儿。

  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据统计,邢台环卫公司已在全市30多个居民小区,通过配备垃圾分类智能设备、发放“一卡通”、集中投放点持续升级改造等多项举措,让垃圾“各就各位”,引导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不规范的垃圾清运方式,不仅会破坏前端分类的成果,更会打击市民做好分类的积极性。对于垃圾清运,“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一直是人们比较担心的问题。

  近日,邢台经济开发区国际新城小区门口,一辆厨余垃圾清运车正在作业,传送带将装有厨余垃圾的垃圾桶向车体上方传送,与此同时,环卫公司智能化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信息:这桶厨余垃圾一共27千克,称重时间是16时46分。

  据了解,这是一辆安装有智能称重系统的分类垃圾清运车,该车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自动称重,相关信息还会实时传回后台管理平台。

  目前,邢台环卫公司共有6台厨余垃圾清运车安装了智能称重系统。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套智能称重系统,公司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住宅区、机关单位实际清运的各类垃圾种类及数量,也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能追溯到每个接驳点,并通过数据了解源头分类收集情况,掌握垃圾分类运输动态,居民也可以清楚了解自己小区的分类效果。

  特别在智能化中转方面,邢台环卫公司各台垃圾运输车辆均安装了GPS点位感应器,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末端数据对车辆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垃圾车司机赵师傅表示,以前对收运的垃圾需要人工称重或者目测估计,而现在,数据更精准,效率更高效,管理也更加精细。

  11月4日,在邢台市信都区长城花苑小区,工作人员引导居民使用垃圾分类二维码卡片精准区分垃圾。

  走进信都区太子井乡西牛峪村,村道两侧植被丰富,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不见垃圾落地。

  据了解,太子井乡在202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启动伊始,主要利用网格入户巡查指导,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发放垃圾分类垃圾桶等措施,引导村民开展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现在,阳光堆肥房投用以后,从源头上减少了生活垃圾外运量,同时实现了有机肥还田。邢台环卫公司还在李村镇设置了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用于集中存放、统一处理可回收物,利于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同时最大化地创造经济价值。

  高效有序的垃圾分类,使得越来越多的村庄主动要求加入。邢台环卫公司负责人王凡表示,他们将在管理运营好阳光堆肥房基础上,把太子井乡周边十几个村落全部纳入进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居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的成败。所以,引导居民认真做好分类工作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方向。”王凡介绍,日前,他们创新推出“监控录像+实时语音对讲”模式,打造垃圾分类督导升级版,利用新科技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

  之前,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下班后,时而发生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因此还要安排人员轮班值守。自从对垃圾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对现场24小时实时监督和自动识别,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垃圾收集点的监控并实时对讲通话,对居民随意乱扔垃圾、不按要求分类等行为进行劝阻和管理,同时,还能对督导员保洁工作履职不到位情况及时纠正。

  设施完善、标识规范,一个个垃圾投放点不仅外观时尚,功能也更加强大,部分还具备自动触感闭合开关和除臭等功能。此外,投放点还配备了洗手盆、纸抽、照明等便民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以前,我们到投放点扔垃圾,一手拎着垃圾,一手去掀盖子,现在只要靠近它就会自动打开,扔完还能洗手,既卫生又方便!”小区居民陈女士对升级后的垃圾投放点赞不绝口,她和家人也对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有了新的认识,自家垃圾分类准确率也比以前更高了。

  截至目前,邢台已在国际新城、盛世公馆等30多个小区完成了垃圾投放点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