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垃圾桶,环境反而比以前更好了。”迎着清晨的阳光,家住高新区泰悦湾小区的肖大爷步伐轻快。
肖大爷所说源于小区垃圾分类——从门前垃圾堆积到干净整洁清爽,泰悦湾小区的垃圾桶撤掉了27个,取而代之的是4个集中垃圾分类收集点。作为成都的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泰悦湾小区的居民率先享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近日,记者来到泰悦湾小区,这里绿意葱茏、温馨别致。“这就是家的感觉,干净漂亮,感觉很幸福!”肖大爷在这里住了7年,两年前,小区的环境与现在大相径庭。
肖大爷家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厨余垃圾,一个装其他垃圾。傍晚6点多,肖大爷散步时,就把垃圾投放到集中收集点。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已成为泰悦湾小区居民的生活日常——居民们每天6点半到10点、18点到21点,在4个集中垃圾分类收集点投放垃圾。
“现在大多数居民都可以把垃圾分好类后投放。”小区物业经理李金锁告诉记者,目前,小区每天产生1吨左右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的约500公斤。翻看小区的垃圾台账,记者发现,实行垃圾分类两年以来,即便住户有所增加,小区的垃圾清运量也基本稳定在1吨左右,增幅较小。
不止肖大爷一家,小区其他居民也有意识地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区分开来。这些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其实都跟孩子有关系。“党员们发动孩子参加小小志愿者活动,逐一入户宣传,实践‘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小区党支部书记宋沁娟说。
“一开始需要劝导,现在基本上不需要了。”李金锁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小区住户的正确投放率不断提高。在清运时,还会有专门的工人分拣。“垃圾清运外包给第三方,可回收物卖的钱归他们,能卖的他们都尽量清理出来。”李金锁说,这是一种正向的激励机制,分拣越彻底收入越高。
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涨的,还有金牛区现代城小区。原来,这里要回收所有的可回收物,包括“卖不脱”的,也与其他可回收物同价。
据了解,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一些因其循环利用价值不高,单靠市场难以有效回收处理。这些可回收物被称为“低价值回收物”,即很多回收企业所说的“卖不脱”的,比如废玻璃、废塑料泡沫、旧织物等等。
10月30日下午,在现代城小区,一位小区居民将积累的快递纸盒、泡沫箱逐一投放进一个约2米高、1.5米宽的黄色“箱子”中。投放完成后,一笔3.78元的收益即刻显示在屏幕上。这个“箱子”,就是小区里设置的智能回收机。
“‘卖不脱’是因为分得不够细,除了在前端投放回收机,我们还在后端建了分拣中心。”据介绍,看似差不多的纸板、塑料等可回收物,会细分为40多种。它们的“身价”会随着更精细的分类上涨,最高的甚至能翻倍。
现场投放垃圾的居民表示,有了智能回收机,一周最高能卖20元钱,现在他们更愿意把可回收物单独分出来再丢。同时,有人来翻垃圾桶拣可回收物的情况也少了很多,小区环境卫生也更好了。
据了解,该小区的回收机平均每天会被装满七八次。“刚开始,我一趟能跑十几个小区,现在只能跑三个小区,可回收物的投放需求越来越大了。”清运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卖不脱”的废品投放量逐渐上升,大约占总投放量的52%。
每天,成都要产生1.8万吨生活垃圾;今年,成都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预计达到657万吨。如此多的垃圾,每天运走后到哪儿去了?记者来到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寻找答案。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周围植被葱绿,没有臭气和异味。走进这座现代化的环保发电厂,干净、安静的环境让人以为这是某个高科技企业的车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全市各区开来的垃圾转运车到达发电厂后,直接开进卸料大厅,把垃圾卸到垃圾进料坡道内。值班工人张师傅介绍,卸料大厅是全封闭的,可以防止垃圾气味溢出。卸料大厅还设有植物液除臭系统,大厅及垃圾进料坡道共有4套植物液高压雾化喷洒系统,可将植物液雾化,在臭气源上方形成一层薄雾。当臭气散发时,与植物液雾化层接触,就会发生反应,达到除臭效果。垃圾到达垃圾仓后,将被储存一个星期左右,干燥、发酵。
从垃圾仓往上看,操作室引人注目。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隔着玻璃看到,一个巨大的“抓手”抓起垃圾送入焚烧炉,“这一抓就是11吨重的垃圾。”焚烧温度达850℃到1100℃,保证垃圾充分燃烧。“大家最关心的垃圾燃烧产生二噁英的问题,其实在高温燃烧时已经处理得很好,二噁英在850℃以上的高温下会被分解,产生的烟气也会经过六次处理达标后排放。”
据了解,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2020年12月建成投运,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09.5万吨,日发电量120万度,可提供30万户居民用电。
成都推动市、区(市)县、街道(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三级督查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垃圾分类新路径,攻坚小区分类投放、“前分后混”问题治理、厨余垃圾和大件垃圾处置等重点难点工作,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成建制推进”工作模式,建成肖家河街道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示范标杆,评选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26个。据了解,截至2021年9月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小区1.81万个,覆盖率达99%,回收利用率达36%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
成都积极探索环保经济的餐厨垃圾处理路径,基本形成源头分类减量、政府收运和社会收运并存、“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协同处置的工作模式。目前,在全市约1.88万家餐饮企业、单位食堂等开展前端油水渣分离,实现餐饮垃圾减量40%以上。建有4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43座分布式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超过800吨/日。
伴随着4座环保发电厂项目点火投运,成都市已先后建成九江、祥福、万兴一期、隆丰、金堂、万兴二期、宝林、简阳、邓双9座环保发电厂,焚烧处置能力达1.8万吨/日,基本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到2022年,成都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更加完善,社会参与氛围更加浓厚,分类投放准确率不断提升,居民小区分类实效达标验收合格率达70%以上,垃圾分类产业逐步壮大,焚烧处置能力达2.12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2000吨/日,形成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模式。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垃圾分类产业链更加完备,建立“统筹城乡、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成都模式。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到2025年,成都将全面建成社区回收站(点)4000个、分拣中心50个、回收利用基地4个;届时,成都全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达到35%,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量达到700万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174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