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自古有之
2021
11-08

垃圾分类自古有之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产物,自人类开始聚居在一起,就面临如何处理垃圾的问题。其实,不光现代人讲究垃圾的科学分类处理,古人也十分重视垃圾的处理。

  商代城市已具规模,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垃圾,对此商朝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灰,即为垃圾,城市居民如将垃圾倾倒在街道上,就会受到断手的处罚。

  这种严酷的刑罚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了秦代,对乱扔垃圾的处罚依旧残酷。《汉书·五行志》记载:“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黥。”黥,即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用作刑罚。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案例,我们在晋朝找到了这么一个人。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有一次,工人在制造战船时,留有许多木屑和竹头,本来扫掉也就完事了,但陶侃下令造船的工人,把这些木屑和竹头全部扫起来收好。当时大家只觉得麻烦,抱怨不满。

  然而等到第二年春天,一连下了几天大雪,积雪融化时,地面又湿又滑,很难走。这时候,陶侃叫人把原先收藏的木屑拿出来铺在路面上,行人走起路来果然方便了许多。

  几十年后,桓温担任荆州刺史。伐蜀造船时缺少钉子,这时候陶侃储藏的竹头又发挥了作用。有人说,老陶家门口应该挂个牌子:晋朝第一垃圾分类处理场。

  “街道司”是宋代专门设置的以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的机构,可以招募五百名“环卫工人”,月薪“钱二千,青衫子一领”,其职责包括整修道路、疏导积水、洒扫街道等市容市貌工作。

  城市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粪溺,也有专人收集、运走,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这些专业倒粪的行业叫做“倾脚头”。到了春天,大街小巷有“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

  古人处理城市垃圾的技术与他们产生垃圾的速度、规模是相称的,因而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到过临安城的马可·波罗就发现街道非常干净、卫生:“行在一切道路皆铺砖石,蛮子州中一切道途皆然,任赴何地,泥土不致沾足。唯大汗之邮使不能驰于铺石道上,只能在其旁土道之上奔驰。”

  当然,在一个具备相当规模的城市里,仅制止乱扔垃圾还不够,还是需要推动垃圾的回收利用。

  早在殷商人们就已经开始给农田施肥,《氾胜之书》有云,“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为了积肥,开始有了厕所,并对家畜进行了舍饲。

  刚才提到,唐代依靠行政管理希望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处理,但对于长安这样的大城市显然是不够的。《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不知道是不是最早通过收废品发家致富的了。

  包括《梦粱录》提到的“倾脚头”,他们将收集到的百姓倾倒的粪溺运到农村卖掉。“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这生意竞争还挺激烈。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