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垃圾分类工作最新“成绩单”公布。全省生活垃圾设计日处理能力突破5.7万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年处置能力达510万吨,垃圾焚烧发电装机量居全国前列。未来,拟在合肥打造有机固废集约化协同处置全链条产业示范基地,力争2025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近年来,安徽全力推进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发展,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作为国家级试点城市,合肥等地正在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各系统工作任务。其他14个地级市,积极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垃圾分类覆盖面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全省生活垃圾设计日处理能力已超过5.7万吨,而且今年已经实现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500吨目标,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01座。
与此同时,全省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年处置能力已达510万吨,全省有11个地级市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已达2195吨。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等一批生活垃圾处理重点项目建设在提速提效,形成了开工建设一批、建成运行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全省正积极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向焚烧方式转变,补齐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装机达到73.2万千瓦,约占全国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的4.81%。今年,全省垃圾焚烧发电厂继续加快布局,已增加至48座,设计处理能力为41760吨/日,焚烧处理能力跃居全国前列。
安徽还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典型流域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重点专项项目立项,拟在合肥市建成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协同处置全链条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可推广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该项目将针对巢湖流域核心城市合肥市的多源有机固废产排量快速增长、成分复杂等问题,构建垃圾精细分类分选及大数据智慧管控平台,突破生物及热化学转化技术瓶颈,开发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及固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安徽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分类成效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分类投放(收集)点42357个,投入分类运输车辆3691辆,已有4778个小区、313.9万户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今后,全省将进一步优化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站点布局,改造城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
按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以清洁焚烧为主要方式的处理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设施。规划到2023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此外,加强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处置设施建设。完善有害垃圾处理设施薄弱环节。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目前,合肥经开区公共机构已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全面展示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榜样力量,真正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截至目前,10条背街小巷共清理垃圾25.1吨,消除卫生死角71处,整治公厕环境卫生3个,新装和改造照明路灯4个,清理乱搭建290平米,清理牛皮癣1500余处,临街招牌整治提升626个。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132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