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北京把“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写成大文章
2021
10-31

北京把“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写成大文章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大基本品类,强调了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市委领导强调,要狠抓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动形成社会新时尚。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北京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体现的是首都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一步,更是北京综合实力和首善标准的重要体现。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全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是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首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北京作为首都,人均GDP已经达到2.4万美元,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且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所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市民“五性”需求。

  实施《条例》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2021年4月2日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垃圾分类新规实施11个月来,全市已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2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394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3月份,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798吨,分出率为19.59%。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与2020年相比下降4.11%,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环比提升5.4%。通过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初步形成了全民有共识、同参与的局面,逐步构建起规范完备、运行有效的城市垃圾治理体系。

  发挥党的组织优势,逐层压实责任。各级政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到每个社区、村。基层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体系。通过党建引领聚人心、抓行动、促长效。例如丰台区针对垃圾分类增设社区工作组,成立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小组,把工作一竿子插到底。

  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员参与。利用“双报到”机制,发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所属党员、职工参与垃圾分类。组织各单位职工签订生活垃圾分类个人承诺书,形成个人自我约束、单位与社区双向监督的机制。全市各企事业单位职工已签订承诺书和主动参与“桶前值守”。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厅等方式,动员物业单位、楼门长、网格员、热心群众、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群团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利用工会服务站等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例如丰台区马家堡、云岗街道的党员,自觉成为垃圾分类引导员,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站点设置、清扫运输方式上,通过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议事厅等各种方式听取市民意见。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政策讲究人性化,没有强制要求垃圾在投放时必须“破袋”;对餐馆、宾馆的要求是“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洗漱用品,让居民自行选择,旨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让居民在便利性下实现垃圾分类减量。

  发扬服务精神,以居民方便为先,用柔性政策引导居民了解和参与垃圾分类。例如在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村干部、志愿者跟随保洁员上门收垃圾,逐门逐户指导分类,逐步实现了多元主体共治共享。

  对于社会单位,执行明确的惩罚机制,市城管执法部门立案查处餐馆、酒店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曾在单日高达50起。2021年5月开始,21项执法权下放基层,餐饮单位向消费者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行为,都将由街道、乡镇直接处罚,确保政策执行质量。

  在《条例》实施之初,对于个人违规投放以宣传教育为主,慎用处罚和信用惩戒。从2020年11月开始,北京市召开《条例》实施半年情况新闻发布会,开始进一步探索解决“个人不分类投放”等突出违法行为。尝试了多种办法提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积分管理、荣誉表彰等激励方法。例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实行垃圾分类“双积分”奖励制度,居民通过领取现金或者现金积分,再用现金积分去换取生活用品。

  科技助力垃圾便捷投放。通过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站、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实现无接触、准确投放垃圾。智能垃圾分类站可通过红外感应、机械手等设备,实现厨余垃圾整包投放、自动分离、免手动破解和感应开盖。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可实时了解社区垃圾投放情况,如遇垃圾投放不规范时进行语音提示。还有能够定位垃圾桶站的小程序,市民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掌握最近的垃圾分类站点。例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引入智能垃圾分拣站,提升了垃圾投放的便捷程度。东城区龙潭街道的生活垃圾桶站,可实现语音提示、人像跟踪摄像和夜间照明等功能。龙潭街道还建立了能够线上预约回收和线下上门回收模式的智能回收体系。

  科技支撑垃圾分类全过程控制。通过大数据实现综合比对、监管指挥等功能,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监管。例如海淀区为所有厨余垃圾桶和运输车辆安装了身份识别卡,对接所有小区,同时建立包括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垃圾分类物联网服务平台、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和市民服务平台的大数据网。朝阳区设置了大件垃圾投放点和可以把有机垃圾变成活性肥料的特殊垃圾桶,还规划建设集生化、焚烧、废弃物资源化等方式于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条例》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持久战,绝不能有半点松懈,绝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战速决念头。

  推动垃圾分类投放、回收、运输和处理处置全产业链的发展。下游产业是上游产业的客户,只有全产业链都打通,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垃圾处理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带动垃圾治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和规范化,真正实现解决垃圾问题,惠及广大市民。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行,全产业链的需求将不断释放,尤其是厨余垃圾处理市场、垃圾处理处置中的再利用市场、环卫服务市场将大力发展。垃圾收转系统、配套服务系统产业的发展也会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坚持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实现全覆盖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进入市民的茶余饭后。注重垃圾分类宣传的长远效应,从幼儿园、小学生抓起,培养市民从小就垃圾分类的习惯。

  实施“刚柔并济”的宣传思路。一方面,让市民意识到不进行垃圾分类是违法行为,引导市民严格施行《条例》。另一方面,以简单易理解、人性化的方式,让市民意识到垃圾分类是全民默契的爱护共同家园的行为。以服务促管理,将垃圾分类的宣传融入到市民的日常活动、娱乐休闲中,推动市民文明习惯养成。

  进一步发展垃圾分类的创新技术,包括垃圾收集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和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提升垃圾分类质量。提高配套设施的质量,包括垃圾收集、清运、暂存、转运和处理设施和机具。提升垃圾焚烧、生化、填埋等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聚焦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升级,持续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减量。

  同时,利用大数据强化垃圾处理全过程控制,优化作业流程,不断提高整个过程的智能化、便捷化和人性化设计,真正实现智慧垃圾分类。结合各机关单位、社区的垃圾分类空间和设施,考虑投放者和车辆的行驶路径,不断改进配套服务系统的科学性,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