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局部”,狠抓厨余垃圾“短板”达成分类“增量”;着眼“整体”,完善全程分类系统实现有效“减量”。
在家中摆放不同的垃圾桶,“随手”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添置生活物品时,习惯性地下单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在小区内的垃圾集中投放点,一边和熟悉的督导员打招呼,一边熟练地将垃圾按类别投放进桶……
如今,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一年后,许多深圳人的生活习惯已悄然发生变化。
众人拾柴、涓滴汇海。一件件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举动”,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变化”,累积成了深圳垃圾分类日新月异的“大数据”,结出了这座超大型城市绿色发展的累累硕果。
据统计,深圳垃圾量相较去年同期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34.3%;有害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28.2%;厨余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90.4%;其他垃圾日均处置量下降6.1%。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5%。
过去一年,为有效拉长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短板”,破解大片土地稀缺难题,深圳还大力推进小型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最大限度提高处理规模。
在深圳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不仅体现在多方合力、全程分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见实效;也体现在,抓短板、补弱项,实现“三增一减”新局面。
“在居民家庭的日常垃圾中,厨余垃圾数量多、处理难,成为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所在。”有相关人士指出,“抓住厨余垃圾处理这一主要矛盾,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质量就会明显提升。”
为提升厨余垃圾分出量,一年来深圳紧盯“设桶、督导、管桶”三个关键环节,居民分类参与率逐步提升,相比《条例》出台前,深圳厨余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90.4%。
后端处理能力是前端分类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为有效拉长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短板”,深圳还大力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优化设施运营管理,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处理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处理规模。
小面积、大用途。在福田区,园岭街道依傍八卦岭垃圾中运站,在面积约90平方米的空间内,建起了一座能够处置10吨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站,让园岭街道居民当天所有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实现了当天运送、当天处理完毕。
今年2月,园岭街道办的就地处理站正式启用,站内的小型化处理设备运转了起来。“当日分类好的厨余垃圾送到站后,设备自动上料,经人工二次分拣,进入烘干仓,经设备运作处理后,出料装袋,运往有机肥合作厂,制成再利用的有机肥料。”园岭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通过就地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厨余垃圾的处置越发高效。
截至2021年9月底,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达5240吨/日,基本满足前端分类需求,较《条例》实施前增加2865吨/日,增幅超过121%。
既要“补短板”,也要“强弱项”。这一弱项,便是许多市民时常忽略的废灯管、杀虫剂、废电池等有害垃圾。
为了安全处理有害垃圾,深圳构建全品类有害垃圾管理链条,不仅研究制定家用化学品收运处理指引,还在全市开展全品类有害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数据显示,相比《条例》施行之前,目前深圳全市有害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28.2%,显著的垃圾分类成效,正成为深圳人新的骄傲。
率先全国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焚烧➕科普教育➕工业旅游➕休闲娱乐”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园建设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向全国推广的47条“深圳经验”清单。
一系列的“增长”成就了难能可贵的“减量”和绿色发展现实。数据显示,深圳的其他垃圾产生率有效减少,日均处置量比《条例》实施前下降6.1%。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5%。
在位于宝安区的假日名居小区,8个垃圾投放点的分类设施,已全部升级为新一代密闭式智能柜机,具有人脸识别、红外线感应、称重积分、满溢报警等功能。“之前每次扔垃圾都要用手把箱盖掀开,现在只需要一两秒钟进行人脸识别,箱盖就可以自动打开,比之前卫生、方便了许多。”小区居民余女士对此颇为满意。
投放设备的升级和投放点环境品质的提升,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了解,自《条例》实施后,深圳充分发挥社区基层治理功能,以社区为单元,督促辖区住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落实垃圾分类责任,统筹引导业委会、村股份公司、物业管理单位、市民全面参与垃圾分类,高标准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此外,深圳市住建部门还将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纳入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物业企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各区不断优化住宅区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的设施设备配置,全力推动密闭化标准桶建设。
在“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也越发完备。其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每天准时出现在垃圾集中投放点的分类“督导员”,已从小区的“陌生人”变成了居民的“老熟人”。
全市4030个住宅小区和1715个城中村全面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共建成22座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1806个机关事业单位、2696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12类公共场所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深圳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8%以上。
深圳各区不断优化住宅区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的设施设备配置,全力推动密闭化标准桶建设。
在此基础上,全市共配置分类收运车辆797台,对不同类别的垃圾,委托不同的收运处理企业,做到专车专运、分类处理。共建成分类处理设施设备153处,为前端分类提供有力支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020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