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建一个对象时,为此对象分配一个引用计数器。当有其他对象引用这个对象时,计数器就+1。当引用失效了,计数器-1。
上面的例子中,这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器永远不为0,回收不掉,造成内存泄漏。
这种算法的思想:判断一个对象和GC Root是否有相连的引用链,如果没有,则可以进行回收。这种算法解决了引用计数法的缺点(对象间循环引用问题)
缺点:回收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导致内存环境质量下降。印象是:当分配一个较大对象时,如果找不到连续的内存地址空间,则会提前出发一次GC(Full GC-全堆GC)
根据研究,新生代的对象98%都是用完即扔。所以再划分内存空间大小时,按Eden(80%)和两块Survivor(10%)。每次是使用Eden和其中的一块Survivor。所以在这种优化下,新生代的内存利用率达到了90%。
所以GC调优的目的是:尽量减少Full GC的出现或者延迟Full GC的到来
左图表示Java目前所支持的7种垃圾收集器。有连线表示可以配合使用。比如Serial和Serial Old可以一起使用。如果没有连线,就不能一起使用。
1.Serial单线程收集器,特点是:垃圾回收时,会暂停所有的工作线程,而且停顿时间较长。这是java最早的收集器。
2.ParNew多线程收集器。用于回收新生代的垃圾数据。因为是多线程收垃圾,所以停顿时间比Serial更短。
此外,ParNew还可以和CMS配合使用。CMS收集器停顿时间是最短的。
CMS的使用场景:对于服务器响应要求低延迟的场景使用,即注重服务器的低延迟相应速度。
3)重新标记有停顿,仅是扫描对象引用链,所以停顿时间非常短,作用是修正并发标记阶段的引用链变化
4)并发清除垃圾清除阶段变为和用户并发处理机制,因为清除垃圾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可以极大的降低停顿的时间。并且清除垃圾的线程数可以调节。
②:垃圾收集线程和用户线程一起工作,共同抢用CPU时间片,所以可能会降低正常工作线程的执行效率。
③:CMS(Concurrent Mark Sweep)底层在回收垃圾时,用的时标记-清除算法,虽然快,但是会产生内存碎片。所以需要定期做碎片整理。
G1GC舍弃了传统GC收集器的特点,不再将整个heap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而是再heap创建一个一个的区域块(大小可以设置,最小是1MB,最大是32MB)进行处理。每一个区域块内部不进行新旧分区。而是整体被标记为Eden/Survivor/Old。
1.内存利用率非常高,利用了整个Heap的内存空间。而之前的传统GC收集器可能出现的情况:新生代内存紧张,老生代内存空余,这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的体现。
2.对于GC,有两种,分别是Minor GC和Full GC。如果使用G1,触发Full GC的条件是:在整个Heap中找不到全空区域时才会发生Full GC。
3.G1 GC引入了RememberSet的概念,避免在整个堆中扫描引用链,使得每个区域块的GC更快、更加独立。RememberSet记录了当前区域块中对象的引用关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874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