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上海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后,上海多个小区都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而即将来临的7月,上海将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
澎湃新闻推出“垃圾分类经验吧”专栏,我们将探访垃圾分类经验丰富的小区,建立垃圾分类分享交流的社群。
第七期“经验吧”,我们的记者来到了徐汇区虹梅街道,该街道在辖区范围内设立“一区三点”湿垃圾回收处理模式。目前所有清运的湿垃圾纯净度已达90%。如果你的小区也有垃圾分类的新经验、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5分钟“消化”一桶湿垃圾,上海这个街道基本实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的“小目标”。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该街道在辖区范围内设立“一区三点”湿垃圾回收处理模式。目前所有清运的湿垃圾纯净度已达90%,日均处理餐厨垃圾近25吨,基本实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就地处置利用的目标。
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时介绍,“一区”是指该街道刚刚落成的市民环保体验中心,在这个集中处置区域,他们又划分了4大块,即湿垃圾装卸点、处理加工、油水分类装置和科普展示厅。
黄时说,一方面这里配置的4台处置设备每天可处理20吨左右餐厨垃圾。另一方面,这个向市民开放的科普展厅,显示了从餐厨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和完整的闭环系统。
“三点”则分别位于华悦家园小区、捷普科技厂区和越界园区(即将建成),这些点位同样安装了湿垃圾处理设备,减少垃圾清运成本,就近处置约5吨左右的湿垃圾。所有分类处置机器共同作业时,便可实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的目标。
黄时介绍湿垃圾就地处置后,很快分离出中水。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李佳蔚图记者在市民环保体验中心现场看到,湿垃圾投入设备后约15分钟,经过油水分离和挤压等程序,很快分离出中水、可用作生物柴油加工的油脂,以及饱含生物菌种的堆肥原料。
虹梅街道的末端处置设备,15分钟左右可处理一桶120升湿垃圾。“这台机器体量在常规情况下处理一桶120升的(餐厨)垃圾,大概在15分钟左右。”黄时告诉记者,这种依托微生物技术的湿垃圾分类处置“神器”,是虹梅街道与辖区内生物科技企业天微环保合作而成。
黄时说,15分钟初步压榨后,湿垃圾残渣再由天微环保带回公司进行其他工序处理。最终,使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出一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我们的肥料经过农业部门认可,有一个菌肥证,可以(用它)种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
虹梅街道湿垃圾处置利用后,生产的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实际上,在2018年四、五月虹梅街道决意建设这套湿垃圾就地处置体系时,他们就结合自身特点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说,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域,居民人口不足3万,而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开发区园区职工则达到了近30万。
一方面,虹梅街道早在2016年就开始对社区居民宣教和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和湿垃圾破袋等措施。到了2018年,虹梅街道年均湿垃圾量增涨了80%,干垃圾清运量则下降20%。
另一方面,虹梅街道又深入园区,提升年轻白领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这里拥有捷普科技、3M集团、中核浦原等大型职工食堂68家,各类餐饮企业300多家,每天形成的厨余垃圾至少在20吨以上,是辖区内餐厨垃圾的重要来源。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现在园区企业食堂湿垃圾的纯净度普遍达到了90%左右,这为湿垃圾就地处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餐厨垃圾的纯净度问题,是就地资源化处置的重要关注点。”蒲亚鹏说,一旦有异物混进来,比如一个小铁勺子,处置设备就可能遭受损伤。反过来,餐厨垃圾的纯净度提高后,末端处置压力就大大减轻,产出的有机肥品质更好。
现在,虹梅街道有了这套就地处置体系,已可以做到对辖区内绝大部分餐厨垃圾日运日清,尽量确保垃圾不过夜,从而改善长途运输及中转带来的垃圾渗滤污染。
“每天下午2点把上午的湿垃圾运到处置点处置,下午到晚上产生的湿垃圾,在晚上10点左右再次运到处置点处置。”蒲亚鹏说,这个做法保障了居民区湿垃圾桶的清洁度,避免了隔夜湿垃圾发酵造成的污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817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