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河北的乡村长大,那时的环境、自然条件非常好,春夏秋冬都能直接接触土地和荒野,不知不觉在心里留下了烙印。
2009年初开始做环保,我所在的公益机构北京地球村组织了一个活动,去参观北京南部的一个垃圾填埋场。垃圾场的那种酸臭、恶心的味道,一下子冲击了我的味觉,几十米高的垃圾山冲击了我的眼球。
在华北平原地区,为了填埋垃圾,首先要挖土,做防渗处理。之后不断往上填,一般会填一两层,一层有将近10米高。同一个填埋场,我们一年会去几次。第一次去时还不高,或者还是空着的,过了三个月再去,高度“蹭”地就上去了。
我有个朋友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当时在研究废品。我跟他去了废品回收市场,之后又去了北京五六环之间的废品交易市场。很多人能把这些买来的、捡来的可回收物品分得清清楚楚——塑料甚至被分为几十类。可回收物被他们分类后拿去卖,或者运到下游工厂里作为生产所需的再生原料。如果没有这些产业链条,可回收物就无法成为再生资源。
我发现,废品回收不只是一个经济活动。垃圾不只是物体,而是和人有关的——不管是环卫工人,还是废品回收的人。我在乡村长大,生活比较节俭。如果我们可以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垃圾问题可以从人的角度解决。
对于我来说,做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09年到2015年,我在全国各地做了一些调研,接触了很多住在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周边的人。
可能极少数人会想,垃圾去哪了?垃圾山周边有没有人家?随着城市发展,填埋场可能会建在本身就有人住的地方。比如,北京的阿苏卫填埋场在北六环,我们调研时,村里人说,20多年了,夏天再热也不敢开窗户——因为臭。
2010年4月,我去调研的受垃圾焚烧影响的家庭在江苏南通海安县。有一家的孩子脑瘫,因为妈妈怀孕时住在离垃圾焚烧场200米的地方。老百姓不知道焚烧厂的废气可能会给孕妇带来威胁。这个孩子2008年5月12号出生,后来发现他重度脑瘫。再后来,他的父亲发现,孩子的一些生长特征就是垃圾焚烧排放的有害物质的中毒表现。比如无色无味的一级致癌物——二噁英。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天晚上,小孩的父亲让我们去看看,他的孩子由于重度脑瘫,诱发癫痫,把舌头都咬破了。我们去过他家四次,他们脸上没有任何笑容。
2014年,我们去了武汉国鼎山的垃圾焚烧厂。一些小孩因空气污染而产生了呼吸道疾病,动了好几次手术。有些住在垃圾焚烧厂周边的人搬不走,不得不住在那里。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及健康受到的影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般的老百姓不知道如何发声,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的父亲是很有勇气的。
陈立雯:我们花了大量精力调研,通过申请信息公开、和企业及当地政府对话,尝试推动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相对安全的排放。但这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垃圾的根本问题是,垃圾产生后该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个落脚点,最大程度地缓解垃圾问题,减少对填埋或焚烧的依赖。那时大家想到的办法就是——垃圾分类。
2015年我去国外读书,因为调研给我带来很大压力,有种能量被耗尽的无助感。读书是一个知识储备的过程。我记得研究了一个案例,讲印第安人在资源使用中被边缘化的过程。这其实跟城市化过程中,拾荒人群失去话语权是一样的道理,其实根源问题是资源和土地的使用方式。
当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有机农业,一个是垃圾。正好有一个前同事跟中国扶贫基金会有个项目,在一个村里面做扶贫,遭遇了严重的垃圾问题,问我能不能看看怎么做垃圾分类。因为要做旅游开发,就不能有垃圾。
工业化以前,中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是没有垃圾的。土地里种出来的东西被吃掉,秸秆之类可以喂牲畜,牲畜粪便可以堆肥成为种植的养料,这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但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被打破了,有外来购买就有包装,就会产生垃圾问题。到2000年以后,塑料在农村越来越多。当时在农村有两种办法,一是全部烧掉;二是像我老家,把垃圾堆到坑洼的地方,包括池塘里面。
我记得汶川地震后,我们去了四川松潘。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那个村有垃圾收集,我们就跟着老人家的三轮垃圾车,想看看垃圾最后去哪儿了。我完全没想到,垃圾斗一翻,所有垃圾直接进了江,继续污染水系。
2017年时,河北省南峪村垃圾的最终去向是20公里外的一个山上。陈立雯 图
另外,垃圾分类最终要做的是人的工作,要打通每个家庭。城市是陌生人社会,但乡村是熟人社会。所以我当时的预判是,如果在农村做垃圾分类,没准会比城市更好做。
我记得刚到第一个村工作,很多人说,农村要做什么垃圾分类?潜台词是,城市还没做,去农村做什么?
陈立雯:第一个村是河北省南峪村,我们有点大胆。当时做的第一件事是买垃圾桶、买垃圾分类收集车、找堆肥的地方,所有东西都落实了,才去向老百姓推广。我们众筹了一笔钱做这些事。
2017年7月初到了村里,8月8号开始驻村工作, 9月4号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过程中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备受鼓舞。
老百姓不知道垃圾分类是怎么回事,但不排斥外人来做,觉得外人来帮我们解决垃圾问题了。有一个大爷每次见到我们都说,我可以给你去找个工作。我就说,你等着,回头我们给你发两个桶。
后来,我们在村里做垃圾分类启动仪式,老百姓都来帮我们贴说明贴纸。9月5号,我们第一次进行垃圾分类的收运,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当时每家拿出来的垃圾都是混合的,我们就用夹子夹出来,教他们。很多人三次就学会了,基本没有障碍。在那个村里只碰到两户人家不愿意分。因为觉得麻烦,只想随便丢出去。其实,要求所有人都达标是不现实的。
河北省南峪村的垃圾分类动员会,横幅是旧的,上面贴了打印的新字。陈立雯 图
我们挨家挨户做了两周工作后发现,只要做好所有的硬件准备,老百姓就可以分得很好。
陈立雯:第一个村我们没经验,过了几个月回去发现,有一些家庭不分类了,村委也没有管理。所以到第二个村时,我们意识到,挨家挨户解说的工作不能我们做,应该交给村委,或者交给村里能管这件事的人。后来我们去的地方都是当地政府有意愿做垃圾分类的。
2018年,我们做完第二个村时意识到,村一级没法完成垃圾分类的治理。因为村的主导体系是村委,无法形成制约,但乡镇一级有政府约束。后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东阳乡跟我联系,我提了一个条件,能不能找一个乡镇。最后就找到了东阳乡。
东阳乡党委书记王书记对垃圾分类有认同。他问我:垃圾分类会不会很花钱?我说:一个村不会超过10万。他说:那可以接受。
2018年11月,我还在老家,王书记让乡委政府的一个主管带着企业和两个村委来找我。他们看了我老家的情况后说,你们房前屋后全是垃圾,都敢做垃圾分类,我们东阳乡已经做垃圾收运四五年了,当然更有胆量做了。
2018年12月初,我去了东阳乡。去了后才发现,王书记已经带人考察过浙江的好几个地方,而且他自己是学环保出身的。他非常明白,垃圾只是收起来清走,其实没有解决问题。
有了乡政府和广丰区的支持,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垃圾分类桶很快就布置好了,分类收集车也布置好了,堆肥厂不到两周就建好了。我们当时把街上的大桶撤掉,换成每家每户用来分类的两个小桶。
有件事是我后来才知道。乡里人说:大桶不能撤,万一大家乱丢垃圾怎么办?王书记说:既然陈老师有经验,我们就要相信她。
撤桶第二天,街上就有一群人讨论。有一个原来当过村委的人很生气地说:赶紧把大桶弄回来,我们怎么丢垃圾?我说:不是给你发了两个小桶吗?他说:这个怎么放得下?
他其实不知道那两个小垃圾桶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在撤桶前,没有跟所有人说清楚。
我当时觉得这些抱怨是好事,因为他们愿意参与进来。如果我们耐心介绍,他们会慢慢接受。现在,他们觉得,垃圾分类后更干净了。
其实,农村地区的大桶间隔距离远。丢垃圾要走很远,嫌麻烦的就会随便扔。但是如果自家门口就有一组桶,就变容易了。东阳乡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把可腐烂垃圾丢到绿桶后,很多人觉得可以拿来作肥料,就自己拿回地里种菜。以前,垃圾收到填埋场要称重结算。垃圾分类开展后一个月,垃圾量比上一年同月减少了一半。
一些村委在前期只是参与垃圾分类,到了后期理解了垃圾分类,就用自己的办法跟老百姓做工作。在熟人社会里,如果有村委挨家挨户做动员,老百姓很快就能跟上了。
陈立雯:大桶放在垃圾车上收垃圾。东阳乡在垃圾分类施行近两年后,收支达到了平衡。而且,现在花的钱也少了,包括运到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费、运输等费用。最重要的是,村委会、老百姓被动员起来了,垃圾分类改善了干群关系。
刚开始,也有村委跟王书记说:不做可以吗?王书记就说:全乡都做,你也得做。做完以后,那个村干部觉得,没有想象中难。
等做完了,他体会到了成就感。因为,老百姓不排斥这件事,而且很认同。所以,我们需要慢慢训练村委,让他们也能讲解垃圾的治理问题。
陈立雯:最大的挑战是持续管理的问题。以东阳乡为例,如果王书记调走了,垃圾分类能不能形成常态化的运行管理机制?我们想通过两个渠道来尝试解决,一是帮乡里制定考核机制;二是让规模再往上走一个台阶,比如覆盖广丰区和上饶市。区域性规模越大,可持续的风险越低。
其实,经济也很重要。农村地区处理一吨垃圾要300元左右,这不算污染控制和建垃圾焚烧厂的钱。这些钱都来自公共财政,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但我们总觉得花的是别人的钱。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可以随便丢垃圾。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是下意识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公共治理中如何约束消费的选择。比如,如何把一次性用品换成可重复使用的材料?
在我初入环保行业时,我看了《寂静的春天》,它是触发美国环境运动的重要节点。也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塑料海洋》。塑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但也造成了很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是健康问题。现在很多慢性病都和塑料的使用有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702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