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果品批發區,工人們正在忙著將裝滿了果皮、果葉的垃圾桶送進區域一角的鐵皮房。在這裡,一台佔地不大、“胃口”卻很大的方正機器,在等待著“投喂”。
“很神奇,也很方便,以前這些垃圾都運走處理,現在就地分解,真是省了不少事。”負責打掃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
在現場,蔬果皮、菜幫菜葉等垃圾被眼前的“大胃王”吃掉后,不過4個小時,在高溫復合微生物菌的作用下,就會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目前,這台智能化設備每天能處理新發地市場內約500公斤的果蔬垃圾,而在不久的未來,整個新發地市場的8個批發區域都將陸續上馬配套設備,屆時將每日處理100噸果蔬等廚余垃圾。
廚余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在垃圾分類中,它們屬於“濕垃圾”。這些家庭、學校、食堂及餐飲行業等產生的食物加工下腳料(廚余)和食用殘余剩余物,特點是極易腐爛變質,散發異味,容易傳播細菌和病毒。
在不少城市,當廚余垃圾被分離出來后,通常會由收運單位通過垃圾車送到中轉站,集中一起后在送到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中轉站存放的廚余垃圾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及引來大量昆虫,可能會對中轉站周邊居民生活帶來影響﹔另一方面,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又產生拋、洒、滴、漏等,也可能對環境衛生造成二次污染。
處理廚余垃圾,顯然不只是做好垃圾分類就能一勞永逸的事,一套完善的餐廚垃圾處理系統,需要將“分類–運輸–處理”作為一個整體方案來解決。
在新發地試運行的“胃口大、吃得快、生冷不忌”的廚余垃圾處理設備,無疑為廚余垃圾的就地處置找到了新的解決路徑。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台設備有“大腦”,它能對非廚余垃圾進行識別和分揀。當廚余垃圾在進入設備后,他們會添加具有專利技術的高溫復合微生物菌,在廚余垃圾和微生物菌進行充分攪拌融合后,隻要短短4小時,無論是各種剩菜剩飯、菜幫菜葉,還是難啃的大棒骨,都神奇地“消失”了。
據介紹,變魔術的秘密就在生物菌裡。這種生物菌常溫下處於休眠狀態,當溫度達到70度以上時才被激活,用它們“消化”廚余垃圾,垃圾減量率能達到95%以上。
此外,設備產生的有機物殘渣非常少。以500公斤的果蔬垃圾為例,處理后的余渣僅為20公斤左右。這些殘渣可以作為有機肥料用作園林綠化等再利用,可謂一舉多得。至於機器內的生物菌,則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即可,既經濟又實惠。
這種實行垃圾“就地處理、源頭減量”的運營模式,為諸如新發地等批發市場節約了人工開支及運輸成本,不僅有效解決了市場垃圾處理的實際需求,也實現了廚余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北京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北京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通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672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