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选择什么技术路线个垃圾焚烧厂是否太多……为破解广州3年内即将面临的垃圾围城问题,广州市政府继本周一召集专家学者和主要媒体负责人参观调研广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后,昨天再次召集上述人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来自本地和外地的10位专家普遍认为,广州可选用焚烧方式进行垃圾减量化,但广州需要同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陈建华市长表示,下周还要与公众代表座谈。
对于垃圾焚烧在广州是否合适的减量道路,选择以焚烧为主、填埋和生化处理的技术路线是否科学,新快报记者对专家发言进行统计发现,过半专家表示赞成。
“转变垃圾处理方式能为广州节省很多的土地。”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王伯光指出,广州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还比较传统,90%靠填埋,7%靠焚烧,而上海的焚烧处理占到了20%。在参观完兴丰填埋场后,他一想到这个每天担负广州8000吨垃圾处理的设施两年多内能填完,就很担心广州的垃圾何去何从的问题。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认为,广州目前确立的2015年以焚烧作为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路子是正确可行的,并且该种方式具有占地少污染低减量快效率高等优点。“焚烧工程本身是环保项目,二恶英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孙国萍表示,广州现在没那么多资金和土地,焚烧能让垃圾迅速减量到原来的20%。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环保所所长原效凯评价,广州选择的垃圾处理路线是科学的,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艳华认为焚烧处理能为广州节约因填埋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适宇也认为,焚烧是很成熟的技术,目前也能控制污染,当务之急是大力建设垃圾终处理设施。
根据市人大通过的方案,广州6个新的垃圾焚烧项目建立起来后,2015年每天焚烧能力能达到1.5万吨。对此,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周昭阳认为,广州应订立循序渐进的垃圾处理目标,现有的2015年目标明显过高。原效凯则明确指出,目前不少市政设施建设拖延的例子可证明广州需要订立更切合实际的目标,“能在2015年前把垃圾焚烧设施都建起来,已经是很好的预期了”。
也有专家认为,市民无需担心这个处理规模过大了。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指出,广州目前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8000吨。但是人口还会不断增长,随着经济水平发展,消费能力提高,产生垃圾的总量也会不断增长。建设基础设施时要按可能出现最大量来建设。不能忽略的是,广州还有很多污水处理厂,每天在处理污水后会留下1000吨的污泥。“城市垃圾减量时,焚烧厂可以烧污泥。我们还可以把以前填埋的垃圾挖出来烧,足够烧二三十年,为城市重新腾出地块。但如若没有足够处理设施,政府会相当被动。”
陈建华对此进行解释,垃圾处理必须有超前的规划,不能一修好后马上又满了,又得论证搞半天。2015年1.5万吨的日处理规模是包括了增城、花都、从化、南沙、番禺的。垃圾分类如果分得好,也可能减少到日产1.3万吨的规模,但绝对不会少于1万吨。此外,设备每年要大修,时间不会少于一个月,这就令投入实际运营的规模要减掉1500吨,每年大概是13500吨。“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营”。
新快报讯继市政府近日通过垃圾产生区向垃圾处理区付费的生态补偿机制后,昨天座谈会上又有两名专家呼吁:应该学习台湾经验,对垃圾终处理设施周围的群众建立长期补偿机制,降低群众对垃圾终处理设施的反感。
原效凯则指出,目前建设垃圾终处理设施很容易引起周边居民的反对,导致征地困难、建设困难。他建议学习台湾经验,对垃圾终处理设置周围的群众建立长期补偿机制。不仅是征地时的一次给予费用,而是建设好后持续对周边居民给予健康补偿和休闲娱乐服务。“台北的处理厂周边配套建设大片绿地,还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居民把都体会到建设垃圾终处理设施带来的配套设施改善,最后都不愿意离开垃圾终处理设施周边居住。形成了长期共存,友好邻居的机制。”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伟斌持相同观点。他表示,考察台北后确实发现垃圾终处理设施附近建有完善的休闲娱乐场所,当地政府每年还有固定经费给周边居民,让他们对垃圾终处理设施进行监督考察,联谊交流,因此当地建设垃圾终处理设施时遭遇阻力很小。
新快报讯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所有专家(包括赞成垃圾焚烧的专家)一致认为,广州要同步做好垃圾分类。对此,市长陈建华指出,十位专家认可、认同垃圾要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社会也要共同把垃圾分类办好。
参与讨论的王伯光指出,调整垃圾处理模式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强化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就应该分出来,采取生化方式去处理”。许振成也指出,垃圾进入任何处理设施前面都应该是分类。孙国萍则称,目前填埋的垃圾实际上不少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潘伟斌则希望广州市政府对广州生活垃圾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区分政府、高校、街道、社区、企业等不同垃圾产生源的排放行为,分析各环节影响因素,调节因素,从而制定出分类型,分区域,提高源头分类收集的方案。
李适宇也赞同,要先调查清楚广州的垃圾如何产生的,谁扔了多少东西,怎么收的,怎么处理的,有什么问题。
陈建华总结说,有害垃圾如果能分类出来,能减少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餐厨垃圾分类彻底,也能令垃圾无害化程度越高。“这两类垃圾混在一起烧是不行的。”至于有人质疑,到2015年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而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才有2600吨,陈建华认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规模要进一步研究。
座谈会上,陈建华举着《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对大家说:现在我每天都在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我为垃圾分类投放想了三句话,不知行不行?希望媒体帮我登一下,征求一下全市1800万人的意见。昨天下午,广州市长陈建华在为垃圾处理工作专家媒体座谈会总结时为垃圾分类念出了三句自创的口诀: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而对于专家们引述日本、德国用了十几二十年才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陈建华希望挑战一下,用几年时间就走完这条路。
“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昨天,陈建华在为垃圾讨论总结发言时,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地念出了这三句口诀。陈建华表示,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各级政府要做的事情,但是分类投放则是市民要承担的。他直言,广州的垃圾分类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这有点复杂。自己每天学习《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加上受城管委对垃圾分类初步要求“干湿分开、先易后难”的启发,编出了这三句口诀。“请媒体征求一下大家意见,修改一下。垃圾分类不需要大口号,三句话就行了”。
昨天,陈建华还在现场解读这三句口诀。第一句“能卖拿去卖”,指的是可回收垃圾,他希望广州家庭能够积极卖废品,谁卖都没有关系。不仅家里的妈妈、小孩、保姆可以拿去卖,环卫工人也可以拿去卖。第二句“有毒单独放”指的是有害垃圾,他认为,有害垃圾尽管占家庭垃圾总量不到1%,却是对环境、对垃圾无害化处理最有害的。“家庭里的有害垃圾并不多,一个月才那么几个用完的电池、几根灯管、过期的药品、用完的洁厕净瓶子,分出来并不难。”第三句“干湿要分开”,指的是餐厨垃圾,他希望市民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捏捏,觉得湿的就分开放。
为了这三句口诀,陈建华表示,曾专门请示过市委书记万庆良,两人也进行过讨论。“万书记认为第二句和第三句要调换次序,不过呢,我还是坚持了。”陈建华笑着说,有害垃圾单独放更重要,对后续垃圾无害化处理更有帮助。“我拿这三句话作为给垃圾分类的建议,也当是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市人大二号议案,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依据,是必须做的。政府不仅要对人大负责,还要对广州市全体人民负责,包括对流动人口负责。”陈建华指出,公共服务是和每个市民都有关系的载体,主要包括空气、水、食品、垃圾几种。垃圾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位市民。“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粪便、动物死尸、普通生活垃圾,这几种垃圾每一样都要处理好。哪样处理不好都是对城市、子孙不负责任。”
提及去年4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陈建华认为,实施了一年了,媒体可以再次广而告之,再向市民争取意见。把垃圾分类办好是政府和市民的共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也是垃圾处理的思想路线。“暂行规定里管用的坚持,不大管用的修改,该删的删,该增的增”。
对于专家认为广州垃圾分类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建华希望广州能挑战一下。“创文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广州创下来了。亚运前很多配套工程,很多人认为广州会知难而退,广州还是拿下来了。广州人精神,按汪洋书记说的成于思,厚于德,敏于行,有没有可能用几年时间走完人家几十年的路?我们要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新快报讯在昨天的垃圾处理工作专家媒体座谈会上,陈建华对广州垃圾围城、未来可能出现的垃圾增长数字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直言,此前一直关注广州垃圾围城的问题,座谈会上却被专家点醒:广州周边围着其他城市,广州还没有资格垃圾围城。如果不加快建设垃圾处理终端设施,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伟斌指出,伴随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垃圾产生量会呈现增长态势,纽约目前每人日均产生3公斤垃圾,我国的台北每人日均产生1.6公斤垃圾,广州每人日均产生1.2公斤。“发达国家国民每人每天接近产生2公斤垃圾。”陈建华一听,脸色马上严峻起来,“2公斤,这很恐怖!”
随后,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指出,广州其实还没有垃圾围城的资格。因为北京六环外大把空地,上海城外有海,但广州周边紧挨佛山、中山、东莞等城市,外环就是人家的地。陈建华接过话:“这个雷语是把我信心一点点打掉了,广州原来没资格垃圾围城。”许振成继续表示:“有点垃圾跑去佛山,人家马上告你。”
陈建华转而把目光投向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笑着调侃道:“廷贵建议垃圾没地方填埋时由城管委出钱,每户配大冰箱放垃圾。亏你想得出来……”
对于在垃圾减量上广州可以采取的立竿见影措施,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廖宗文提议,菜市场的剩菜目前很多都被送进填埋场,也占用了填埋场很大的地方,建议政府先把这些收集起来堆肥。未来也可以把净菜上市抓紧一点。陈建华市长插话:“广州之前已推广过净菜上市,对垃圾减量起很大作用,以前去菜市场买菜,菜根都有,表示今天刚刚拔。今后净菜工程还能再抓紧一点。”
新快报讯2012年1月11日,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陈建华为广州市长。从那天起,到昨天短短的4个多月内,陈建华亲自远赴上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经,为广州的垃圾围城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调研广州的垃圾压缩站、垃圾分类小区,追问垃圾分类达人巴索风云的来信,为广州的垃圾围城问题把脉……一直在为垃圾处理奔波。
陈建华在3月就曾指出“幸福广州”需要解决空气质量(PM2.5)、垃圾围城、食品药品安全三大问题,才能达到善治的目标。
追溯起来,陈建华为广州垃圾围城问题寻求解答的外地调研第一站是上海。利用在沪公务间隙,3月29日,他调研了上海社区环保服务、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在上海潍坊街道“地球家园”环保服务中心,陈建华细心查看废弃物回收价格表,对居民在社区利用分类垃圾换购大米、食用油十分肯定,还边听边记社区经验……
在动用“外援”方面,4月12日,陈建华率领广州市代表团赴全球知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调研,与垃圾处理国际权威美国工程院院士尼古拉斯教授座谈。商讨垃圾处理和回收技术,陈建华边看边问,不知不觉耗了3个多小时,还错过了中饭时间。“我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一时间成为陈建华的口头禅。
4月28日,陈建华花了一个下午调研广州的垃圾分类。他先后去了保利心语花园和平云路垃圾压缩站。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他听取专家意见花了最多时间,还不忘追要著名网友巴索风云写给他的信。
“我每天都带着这本《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手册》,每天都学习。”昨天,陈建华终于在垃圾处理工作座谈会上袒露自己的雄心:希望广州市民能够挑战垃圾分类养成习惯需要十几年时间的定律,用几年时间就走完这条路。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663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